封氏,字称卞,古称老丘、奇封、大良、俊义、汴京、汴梁、相府等。在古时候。东与商丘市接壤,南与许昌市、周口市接壤,西与郑州市接壤,北与新乡市隔黄河相望,东北与山东省菏泽市毗邻。地处华北平原腹地,黄河穿过北界,贾鲁河、会稽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过境内,注入颍河、郭河。全市总面积6240平方公里,人口454.26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

1.杞县大蒜

杞县大蒜种植已有1000多年历史。经过多年的经营,已形成了特色产品unic,深受国内外客户青睐,并远销英国、美国、香港、东南亚等国家。

蒜个大,蒜大,蒜白,鲜脆,辣味浓,特别是生吃蒜时,嘴里没有腥味,所以很受人们欢迎。中医认为大蒜生时辛,熟时甘微温,有小毒。

杞县大蒜是一种辛辣食品,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的食欲。把它放在肉片里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还有大蒜、咸蒜、青蒜、什锦蔬菜等。目前,中国粮食进出口公司已将其列为全国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

2.汴绣

汴绣源于刺绣歌曲。 《宋徽要集》记载:“崇宁三年三月八日,张康伯在堂上奏曰:今朝廷,一切衣裳,皆服,皆定。然官无织工,所以每次把织工都托付给巷子里的妇女,或者附在寺庙里,以寻求更高的价值。我想建一个刺绣坊,招收三百个刺绣师,但有擅长刺绣的工匠作为工匠。如果有成功,必有大赏。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也有“文绣院”的说法。东京相国寺有一个专门的刺绣作坊,里面有一条“刺绣胡同”。 “刺绣是他们的家。”东京是最优秀的刺绣艺术家,有的属于宫廷,有的住在外面。明代屠龙在《绣品笔记》中写道《画》:“宋代,闺绣、山水、人、亭、花、丝织同质。使用一根或两根纱,以一根细纱为一根。因此,五官精致,容光焕发,丰润如初。颜色比油漆更鲜艳、更丰富。女人的手就像风一样。 ”

北宋开封刺绣灭亡后,随着城市的兴起而逐渐衰落,但仍然在民间流行。

1954年,开封刺绣厂成立,1958年由七人刺绣合作组发展成工厂。通过对“宋绣”的挖掘、收集、研究,借鉴苏绣、湘绣,“汴绣”已在“宋绣”的传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ment。开封汴绣厂1985年有职工400人,年营业额约300万元,主要生产刺绣品和日用工艺品。刺绣作品有《清明上河图》、《百匹马》等。

3.开封西瓜

开封西瓜株型粗壮,茎粗,叶厚,主蔓可达2米以上。大量侧蔓或副蔓、孙蔓可与下蔓区别,节距约10厘米,直径约8毫米。功能性叶子呈棕榈状。成熟时,叶子可达59-67片;根由主根组成,主根由多层侧根、不定根和大量根毛等组成,根的深度为头端高1.5米,水平直径1.5至2米;果皮有黑色、蓝色、黄色等,果实形状有椭圆形、圆形等。果皮光滑,色彩鲜红,色泽金黄,果实内部结构适中,香气浓郁,无杂质,无粗纤维,乙醇酸适中,耐贮藏性好。该品种抗逆性强,产量好。亩产达到2860公斤,最高达到3500公斤。总之,开封西瓜具有外形美观、色泽鲜艳、香气浓郁、品质优良的特点。

4.开封菊花

开封菊花品种多,形态丰富,株形肉质,花头整齐,花朵均匀,叶色浓绿厚实,花色鲜艳,花色鲜艳,花色多样。嫁接技术的应用、生产采用平板和激素技术,使全株生长健壮,高度一致,无病虫害。另外,利用光控可以使秋菊摆脱常年枯萎、开花的魔咒。开封菊花生长牢固,无病虫害,株型均匀,花色鲜艳,品种丰富,耐运输,花期长,造型逼真。

5.杞县柳编

杞县特有的竹制品,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手工制品。杞县柳编产品包括盘、篮、篮、筐等家居用品,以及书盒、摇篮、花瓶、屏风、相框等装饰品。扫罗们杞县的玉石色泽洁白,质地柔软,细长。独特的原材料和独特的织造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无纺布工艺。

6.开封花生

开封花生是开封著名特产,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开封地处黄河中游,气候适宜种植花生。因而,开封花生高产、优质,在九州享有盛誉,素有“花生王国”之称。开封花生籽肉厚、果长、皮薄、味香、出油率高。花生不仅是粮食和油料,还具有医疗和工业用途。人们称它们为“聚宝”、“金豌豆”。花生油炒花生、咸面花生虎皮花生、花生饼、花生糖等产品品种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好评。开封县优质花生油不仅远销国内,还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