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苏州有哪些六大景点值得三日游吗?快来发现、品味江南水乡的美景,还有哪些让你惊叹不已的风景,一起来玩吧!
游览苏州两大园林(长青园、拙政园)、两处古迹(虎丘、盘门三观)、两处古镇(同里古镇、木渎古镇严家花园)并精选作者拍摄的照片本人特辑了一些景点的照片、简介和6首小诗(新童谣)来赞叹。
1.长青花园
长青花园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长青园内建筑众多,错综复杂,不胜枚举,但千万不要错过观云峰、楠木堂、天然大理石画三大景点,都位于建筑区内,都是从园林出发的。
楠木厅,梁柱均为楠木,采用红木、银杏纱屏。以分隔前厅和后厅。
楠木寺后殿有一幅天然大理石画,产自云南苍山,厚度仅15毫米。
大理石表面自然形成一幅山水画,隐约似山峦乱云飞过,顶部有一个白点,犹如一轮明月高悬于天空。
关云峰高6.5米,是苏州园林中最高的太湖石整石。 “四奇合一,相传为北宋末花石岗遗物。
《留园观云峰》诗:
留园观云峰诗:
>
湖石薄薄,波纹成奇峰,渗入四面风。
读遍了前朝的一切,早已磨砺了这一点。se 并没有争议。
2.虎丘塔
虎丘塔原名云岩寺塔,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虎丘塔是苏州城的象征,见证了苏州几千年的沧桑。
剑池,相传吴王阖闾墓的开凿就是在剑池进行的。因何鲁生前酷爱宝剑,葬礼时随葬名剑3000把,故名“剑池”。
走近剑池,却见一池绿水被陡峭的岩壁围住,顿时有“池幽暗寒”、“空山有深剑”的感觉。狭长的骨盆也如一把利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冷冷的光芒。
诗《苏州虎丘》:
虎蹲如山为了保护古城,云岩寺的塔倚天。
池中有三千把剑,倒映着阳光和清冷的空山空气。
3.拙政园
拙政园是我国一座经典的私家园林。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至今仍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明代建筑风格。
拙政园的一景一物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数百年来,明朝官员、清朝将领以及太平天国的忠实王李秀成先后来到这里。花园经常更换主人。花园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更加精致,建筑物的名称也根据情况不断变化。花园主人的心态。
采用“框景”造园,入口处的洞穴缩小视野,出洞后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借景是造园中重要的艺术手法。借近一般是指借园内的山水,借远是指借园外的山水。距正园一千米的北寺塔,堪称一处独特的景观。
流亭亭,取自李商隐的“秋影未散,霜来迟,荷花须听雨声”。亭四面开窗,可赏秋荷,听雨声。
一首短诗《拙政园》:
<假山花园飞虹水榭,柳影荷塘听雨声。五百年频繁易主,很多人现场了解情况。
4.苏州盘门三景
盘门始建于春秋时期吴国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现存盘门。为元代(1351年)重建。
位于大运河河畔的城池“盘门”、运河上的“午门桥”和临溪而建的“瑞光寺塔”,浑然一体。
瑞光塔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清咸丰十年(1860年),她遭受太平天国战乱,仅存砖塔仍存。
城门有内外两层,两层城门之间形成城门。
城门上有匾额“水陆万古”,水路与陆路交汇,水门与陆门交织。
水门在鹿门南侧,亦由内外两城门组成,相距约5米,并设有锁门。
五门桥,古运河上,盘门三期。始建于北宋,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修。单拱石桥至今还能通航、通航。
一条缓缓弯曲的水道直通水城门,这里曾是必经之路古城外有船。
《苏州盘门三景》诗:
帆船下的吴门桥,水陆双闸紧闭。
宝珠有瑞光塔,面江两千多年。
5.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宋、元、明、清各代古桥保存完好。每栋房屋都面水而建,房屋前后都有石阶从水中升起。是江南最美的小桥水屋。
同里有桥梁49座。三大名桥是长庆桥、吉利桥、太平桥。
同里人在生孩子、结婚、生日时有“走三桥”的习俗,祈求幸福、吉祥、吉祥如意。和平。
《同里古镇》诗:
船行柳荫河畔,声声响桨搁在水边人们的枕头上。
走在三桥上,浮在月光下,吴农在岩亭里轻声说话。
6.燕园
燕园位于苏州木渎老城区。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信(严家干先生的祖父)买下,花园下层经修葺增建后更名为“仙园”。因园主姓颜,当地人称其为“颜氏花园”。
进入公园,亭台楼阁,廊榭错落有致。各个景点各具特色。
弧形廊厅错落有致,形成许多别具特色的小院落鲜明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当地政府投资修复严家花园。台湾前统治者严家淦于1993年12月24日在台北病逝。
诗《木渎古城严家花园》:
岩石花园和洞穴夏季凉爽,秋季桂花满园。
四时胜景各异,唯园主却在异国他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