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新闻:“这个瓜真大,又甜,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土豆也新鲜,买点蒸着吃”在大河工业扶贫基地村子里,瓜果蔬菜成熟了,香气扑鼻。保险公司10余名员工兴高采烈地摘瓜买土豆。

前松村扶贫产业基地于2017年9月建成,由区委、区政府投资建设,包括标准化大棚15栋,采用“村民集体+企业家+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从2019年9月至今,他一直被该村村民宋锡武聘用。

承包大棚后,宋锡武主要种植蔬菜、瓜果。第一次收获时,他种了 13 粒豆荚大蒜和2瓣芹菜。第二季,他种植了7个土豆大棚、4个“绿宝”瓜大棚、1个豆大棚、1个红薯大棚、1个花生大棚、1个芝麻大棚。

“今年第一次种瓜,而且还是第一个瓜,很甜。”宋锡武说:“虽然前段时间下了很大的雨,但是有大棚隔离雨水,这样瓜子不受影响,施肥也不受影响。这些都是有机肥、饼肥,都是有机肥。” “自然成熟,香甜可口,放心购买。你可以自己去温室采摘,也可以从这些篮子里挑选刚采摘的。”宋锡武热情地拉出几篮又大又圆的瓜。向公司员工问好。

“今年的瓜不用愁卖了。”宋锡武高兴地说,前几天刚开始在园子里采摘,已经卖了4000多元了。村里及附近的人来基地接他们。现在基瓜开花了,土豆成熟了,正是收获的时候。

“两个土豆棚收获了,在村长宋兆胜的帮助下,昨天禹州蔬菜批发市场老板来基地,开出0.8元/只猫的价格,他们来采摘,我把货准备好了这两天很忙,要收土豆、收杂草,为下次收割做材料。

“我经常在基层工作,除草、种瓜。今天我们拔草,昨天我来了放置土豆。我一天可以赚50元。我已经工作一个多月了。从今年四月份开始。深涧县宁庄村60岁村民袁桥擦着额头的汗水告诉记者,和他一样,前松村60岁的五保户宋建坤,经常来基地干除草之类的轻活。

“我粗略算了一下,一个大棚占地0.5亩,可产瓜类2000多斤,土豆4000多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瓜2元计算,一个棚子能卖4000多元,按土豆批发价0.8元每猫计算,一个棚子能卖3200元,加上第一批大蒜和芹菜售价4万多元,今年收入预计不错。说到这里,宋喜笑了我五次了。从头到尾:“我打算种几茬作物。种完这茬作物后,我还要种大蒜和芹菜。每年三茬作物将使土地收入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