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位于永定河上游,张家口市东南部,距北京125公里。北有黄羊山保护,南有桑干河环绕,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清水秀,风景秀丽。

翻山城,位于涿鹿东部,是人文三位始祖黄帝、炎帝、蚩尤、和服、京城、创业、繁衍的起点和奠基地。唯一的聚会地点。三位先祖在涿鹿经过长期奋斗、工作、生活,开创了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中华民族从蒙昧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

著名历史学家苏秉奇先生说过

“如果你看中国一百年,你可以去上海;看千年中国,可以去北京; “千年华夏在涿鹿”再次凸显了涿鹿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位于涿鹿的三祖文化资源在全国占据垄断地位,

县内有史书记载的“崩埋黄帝桥山”等黄帝时代古遗址23处,还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黄帝城、黄帝泉、蚩尤村等。有战国、秦汉、明清古墓葬20余座,斜阳关、燕长城等古关,宝峰寺、塔尔寺等古寺,桥山石刻、万仞天等古寺寺庙。观摩摩崖石刻及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战国等朝代的大量珍贵文物。

1.阪泉之战和阪泉(帝王泉)

阪泉之战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之间的一场战斗。通过这场战争,炎帝投降了黄帝,黄帝取代炎帝成为黄河流域部落的首领,并组成了黄炎部落联盟。可以说,这一战是华夏部落形成的根本之战,也是关键之战。这场战争的原因不仅包括争夺领导权,还包括争夺适合农业的土地。

原本黄帝、炎帝居住的吉水、江水地区,因黄河泛滥,逐渐不适宜畜牧业和农业生产。黄帝有首先带领部落东迁。最终他来到张家口市涿鹿区定居下来,努力工作,很快富强起来。

在黄帝部落东迁的同时,炎帝部落也相继东迁,到达了现在的山东地区。就这样,与已经居住在这里的蚩尤九黎部族发生了冲突。炎帝与蚩尤之间爆发了战争。炎帝战败,北逃至涿鹿,黄帝定居于此,向黄帝求助。但黄帝不支持,炎帝又心怀怨恨,于是黄帝部落之间就发生了“阪泉之战”。最终,炎帝被击败,形成了以黄帝为首的新黄炎部落联盟。

黄帝源头位于0.5公里处位于涿鹿县范山镇黄帝镇东。相传黄帝曾在此泉“浴龙身”,故又称涿龙池。相传黄帝为表彰黑龙在阪泉之战中对黄帝援救的功绩,将这泉水命名为“黑龙潭”,后来人们在泉水附近修建了一座黑龙庙。

黄帝泉为自流泉,水从地下涌出,积聚在周长97.2米、直径31米的盆地中。十多个村、万余人饮用。黄帝拳有很多神奇的特点。池底有七股北斗七星泉,据说来自5000米深处。

冬天不结冰,夏天不腐烂,不干涸。在长期干旱期间且不会因积水而溢出。水色漆黑如墨,接起时晶莹剔透。此泉为天然冷泉,水深1700米、3000米、5000米三层。日流量4600-4800吨,可供1万多人使用,还可灌溉1万多亩良田。如今,已用泉水建成了两座矿泉水厂。经专家测定,黄帝泉是含有碳酸氢锶、钙、镁的优质天然矿泉水。据专家研究,经常饮用此水可以保护身体,滋润皮肤,治愈多种慢性疾病。

2.蚩尤之败与蚩尤泉、蚩尤寨

炎黄桥之战,蚩尤还追杀了天子。r燕又赶往涿鹿。最终,蚩尤战败。并被斩首。

蚩尤泉位于涿鹿县范山镇东南1.5公里处的龙王塘村。村中心有龙泉寺一座。寺内有著名的蚩尤泉,直径2.5米,水深3米。泉边有一棵20米高的千年松,名“品蚩尤”。蚩尤泉位于蚩尤村下,是蚩尤部落曾经饮水的地方。此泉水色清澈晶莹,水面光亮如镜,水质为优质天然软矿泉水。蚩尤泉旁原来有三棵古树,现在只剩下榆树和松树,树龄都在千余年。

蚩尤村是蚩尤的聚集地。涿鹿之战期间,这里曾受到涿鹿之战的困扰,堪称京西第一古兵寨。位于涿鹿县范山镇西南3公里处的黄土悬崖上。这是三个牛角相靠、紧邻的土村遗址。分为南、中、北“三村”。南寨东西宽72米,南北长100米。西、北城墙尚存,东城墙残存一小部分。

中寨距南寨200米,仅西南角有少量遗址。北村距中寨300米,呈长方形,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20米。蚩尤寨发现的文物有陶器、石器等。陶器以陶器为主即砂质、灰褐色、砂质、红陶,饰有粗弦纹、格纹、凸纹等。陶器包括高壶、鼎、壶、盆等。石器包括利器、刮刀、石镞、石斧等。 1993年被河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蚩尤村北村南端,有一棵树龄1200多年的“怪树”,形似榆树,却又不是榆树。当地人称其为“蚩尤奇树”。 ”。这树的树身和叶子与榆树相似,但每到秋天就会结出黄色的浆果,榆树结出果实,蔚为奇观,实属罕见。

3.釜山河父

黄帝杀蚩尤投降炎帝后黄河流域的部落更加拥戴他,献他为天下的“共主”。

如有不服,黄帝就会“击败”他们。大巡之后,黄帝的实力和德行进一步展现。

为登上“天子”之位奠定了基础。随后他率部“征北山戎”、“猎北肉粥”,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让黄河流域各部落感受到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完成这两项重大活动后,黄帝审时度势,在战败而成为天下“主公”的蚩尤故乡涿鹿釜山举行了类似于开国大典的“釜山和服”。釜山河父不仅奠定了黄帝在各部落中最高军事首领的地位,而且与黄帝平起平坐。确立了他最高行政首长的地位。凌驾于部落酋长、部落联盟首领之上的“共主”出现在社会中,形成了国家的雏形、王权的雏形和礼仪的雏形,成为人类文明的象征。

如今,张家口市涿鹿县黄帝镇附近,有一座盖鼎山。

三祖中华堂位于涿鹿黄帝镇轩辕湖东侧、黄帝泉北200米处,是黄帝城三祖旅游区文化中心的中心景区。三祖殿依山脊而建,居高临下,附近没有宫殿,孤零零地矗立着,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周围有黄帝泉、黄帝镇、轩辕湖前后接吻,更显其威严。三祖殿仿照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唐代建筑佛光寺而建。木结构,屋顶坡度平缓,檐口宽阔。风格古朴、庄严、雄伟。全殿占地104亩,由平坛、三祖殿、后殿组成。三祖殿内,12根雄伟的柱子支撑着巨大的木质屋顶,拓展出780平方米的庄严空间。黄帝、炎帝、蚩尤造像古朴逼真,高5.5米,宽4米。三祖殿内有生动的壁画,生动的“涿鹿之战”、“坂泉之战”、“和服釜山”、“定都涿鹿”的形象,描绘了五千年前三位始祖开国的岁月。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以具体而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向后代夸耀。

中华和服坛位于三祖殿南侧。为纪念黄帝和服在涿鹿釜山和中华民族第一次融合的伟大历史事件,弘扬和服文化而建。贯穿和府中华坛的千年文化神道上,依次布置有嫘祖浣纱、三祖桥、华表、中华统一广场、和府中华坛、民族图腾、九柱龙等景观。

4.黄帝城

黄帝与釜山诸部落会合后,还在涿鹿山下宽阔平坦的地方筑城。

“黄帝城”遗址现位于涿鹿县范山镇三宝村。这是一个不规则的方形土镇,高低差30米。路向南有一条狭窄的路。南墙长540米,南墙长510米。东西落差50米,东墙长500米,西墙长450米。面积约300亩。黄帝城的东、西、北城墙较为完整,南城墙有数处缺口,东南角已塌入轩辕湖水中。城墙外缘用夯土筑成,内缘用夯土筑成。土坯层厚15厘米。城墙顶部宽2.5米,底部宽10米,高6米。城内遗存较多,有砂红陶、泥灰陶、黑陶,还有石杵、石斧、石凿、石环等石器。e.黄帝城下层尚存有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有待进一步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