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山东省下辖县级市,隶属于潍坊市。秦设立高密县,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高密市(县级)。

高密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胶莱平原腹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6°8′44”至36°41′20”、东经119°26′16”至120°0′38”之间。全市南北长60.1公里,东西宽51.2公里,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大陆性程度64.5%。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多变,冷空气频繁活动,晚春天气寒冷。

高密市是其中的县之一以及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沿海开放重点城市。这里也是中国灰年画的故乡。

高密市文化体育公园

高密市文化体育公园总占地面积268亩,总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总投资2.95亿元。是集文化、体育、科技、展览、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群众活动场所。分为体育区、文化区、创业服务区三部分。有体育场、体育馆、体校。由大楼、文化中心、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室、科技室、游泳池等9个场地组成。文化公园高密市体育馆已成为高密市文化旅游内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已成为市民文化娱乐、体育休闲和外国游客了解高密丰富历史底蕴、体验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的好去处。

高密东北乡旅游区

高密东北乡旅游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高密东北乡旅游区是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主要包括莫言故居、红高粱影视基地、东北乡旅游服务中心和其他领域。这就是影视旅游。具有浓厚中国乡村文学色彩的目的地。自创建以来,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游客。

东北乡旅游区作为莫言的故乡,有着独特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

高密郑宣墓郑公祠

郑宣墓位于山东省高密市坎家镇双阳社区后店村西,又名郑公墓。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春,袁绍令其子袁谭逼迫郑玄参军。初葬于巨洞(今青州市郑母镇)。后因坟墓受损,葬于家乡。原楼高6米,建于1993年,作为挡土墙。

郑公祠始建于十九世纪贞观年间。唐朝。几经毁坏,历朝历代又数次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7年重建,1993年修葺,四周有院墙。院内有祠堂3间,高8.1米,长9.6米,宽5.7米,砖石结构。从地面到寺门有台阶,内有泥塑,龛门顶横匾为“海岱大师”,左右楹联为“清净异域”。海岱,优雅的洪泽”。祠堂东南有亭,郑公祠碑于1987年重修。祠前有石碑两块,东侧一为郑公重修的祠碑。金成安五年,额上刻有《大金重修郑公庙志》,记载了郑康成的履历和功绩。 ; )重建郑公祠碑。

高密革命烈士陵园

高密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他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优美诗篇,为祖国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共有2047名烈士为国捐躯。

高密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占地40余亩。陵园大门是一座古式建筑,正面是迟浩田同志亲笔题写的“高密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陵园中央,高17.5米,碑高17米。方柱建筑。后部是革命烈士纪念馆,分上下两层。一楼是烈士纪念馆,馆内藏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献和烈士照片、日记、信件等遗物;二楼是党史陈列馆。无名烈士墓安葬着1947年为解放高密市而英勇牺牲的99位烈士。整个建筑由上圈和下圈组成。墓顶立三块将军红花岗岩竖板,寓意“烈士精神与大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园内还有汉白玉浮雕、长廊花坛、八角亭、英雄烈士长廊等建筑。

2001年,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