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4张澳门景点照片(17张照片14个风景,10分钟带你游遍澳门!这些地方你去过几个?)
自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怀抱以来,已经20年了,20年来,澳门经济全面发展,很多中国人也选择了澳门作为旅游目的地。
澳门有自己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这也是吸引众多游客来到澳门品味历史、感受沧桑、领略独特之美的原因。
今天,我将用镜头带大家去澳门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点,寻找它的历史,感受它的现代,欣赏它的美丽。
澳门大三巴牌坊堪称澳门的象征、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是1580年落成的大三巴牌坊的遗迹,位于澳门市中心澳门大巴街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这是当时最伟大的东方天主教堂。 1835年,圣保罗教堂毁于火灾,仅存前墙。因其形状酷似中国传统的拱门,故名“三八北方”。
玫瑰教堂现在被称为玫瑰圣母教堂和圣多米尼克教堂。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这座教堂是西班牙圣多米尼加教堂于1587年建造的,由于最初只是用木头建造的,所以中国人称之为“半掌堂”。直到17世纪才转变为砖石结构。 1874年,教堂在火灾后重建。整个教堂建筑精美,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典雅精致。教堂旁的“圣物馆”收藏有300多件澳门天主教的珍贵文物。
该区议事亭前地旁有一座关帝庙澳门特别行政区办公厅,当地人称之为三姐会馆。它是澳门第一批华商的聚集地。 “三街”是指澳门前三街:坎普街、观前街、草堆街; “会馆”由三街的商品房组成。创建之初,这里是商人议事、商贩相互沟通、交流的地方。也是清政府发布公告的重要场所。久而久之,三街会馆成为澳门华人议论的场所;后来澳门的葡萄牙政府也将会馆作为与中国人联系的唯一机构。
早年建造圣劳伦斯教堂时,因为靠近码头,内部有一根气象桅杆。教堂,是葡萄牙人决定是否出海的重要指标。《澳门志》记载:“西南有风信庙,屋里的人每日都会返回那里,祈求风信” ” 因此,这座教堂又被称为“奉新教堂”。后来,因粤语中“信”与“顺”谐音,或许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便将“奉新”改为“奉顺”,“奉顺堂街道”、“奉顺堂区”也由此得名。 。
圣若瑟修院暨教堂位于澳门岗顶前区。年终了。圣若瑟教堂和倒塌的圣保罗教堂是国内罕见的巴洛克建筑。供奉圣约瑟夫的高坛左右祭坛分别供奉耶稣和圣母。展出各类宗教文物ci全年无休,是必去的景点。
澳门岗顶前前有一座古老的剧场,名叫岗顶剧场。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院。圆顶剧场是1860年由葡萄牙人在澳门为纪念葡萄牙国王彼得五世而建造的。始建时仅兴建主体部分,1873年在入口正面增设柱廊、拱廊及新古典主义山墙饰。过去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会议厅,也是澳门人的聚集地。 。
疯狂厅这个名字的由来当然与这段历史有关。 1568年,澳门第一位主教来到澳门。当时麻风病疫情肆虐,主教在这里开设了一家麻风病人医院,接收和照顾病人,并在隔壁建造了一座简易的木制教堂,供奉希望圣母。 。有当时,由于人们认为麻风病人是怪物,是疯子,所以对他们非常抵触,所以把这里称为疯病区、疯病斜巷,甚至疯庙。但现在它被用作游客的博物馆。
澳门有一座“荣禄大夫之家”。住在那里的人非常传奇。它叫郑观应,这个地方又被称为郑家宅。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提出主办世博会并倡导举办世博会的人。郑家大屋建于1881年左右,葡澳时期称为郑家大屋。位于澳门龙头左过道,面向奶奶井正面,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这是一栋岭南风格的住宅不是。郑家的房子也充分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 。
澳门科学馆是澳门总干事何厚铧在《2002年澳门施政报告》发表后成立的。由世界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
位于澳门路环的圣方济各堂,是圣方济各于1928年跟随日本传教士来到中国南部沿海时所建。教堂不大,造型具有巴洛克建筑特色。从大门看去,教堂前的广场上铺满了起伏图案的石头,是最传统的葡萄牙建筑风格。教堂的外观是白色的,有椭圆形的窗户和尖塔。
龙环葡式房屋博物馆位于凼仔岛,是一座拥有五栋葡式房屋的博物馆。旁边的山上就是马登记处。澳门为男人和女人欢笑。在这里登记结婚后,不少人进入旁边的教堂庆祝结婚。也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望霞堡位于望霞山上。始建于1849年,并于1864年至1866年间重建。望厦炮台由澳门总督阿马留监督兴建,是葡萄牙在澳门植入殖民主义后兴建的第一座炮台。过去是澳门主要军事防御据点之一。
新濠影汇可以说是澳门新区的代表建筑。位于澳门路凼城,毗邻连接中国大陆横琴岛的莲花大桥口岸。新濠影汇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矗立在空中130米的“影城之星”。这是一个独特的8字形摩天轮在世界上。
澳门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迷人地方。从澳门旅游塔环顾四周,可以将澳门老城区的景色尽收眼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