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有什么特点 - 乡村旅游有什么特点
乡村旅游有什么特点?据北京山河水一规划设计院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近70%。即使是城市居民也有浓厚的乡村情结。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其特点是:一是旅游者的一切旅游活动都发生在“村”这一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其次,旅游资源应是农村已开发和未开发的、原始的或再生的集体或个人拥有的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三是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相互关联。具有浓郁的地方、乡村、民族特色。第四,为游客提供各种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应以经过培训的农业人口为主。第五,乡村旅游经济既有农村集体经济,又有农村个体经济。纳入农村经济核算体系,部分核算内容可以无形中纳入整个全国旅游经济统计,以反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三、乡村旅游有什么特点旅游具有以下特点:
(1)地方不同。旅游是一种异地暂时的生活方式,不能离开居住地而在目的地永久居住。但他能活多久,他没有解释,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划分标准。然而,这个含义已经包含在定义中,以便与当地的日常生活区分开来。你住的地方。
(2)业余。提出了旅游的业余化。业余主义是许多国家学者所说的休闲。这种提法,从主观上看,是把以商业为目的的旅行、考察活动排除在旅游之外,但以科学为目的的考察,是古今中外的一种旅游项目。因为旅游的目的之一就是“求知”,既包括业余求知活动,也包括经营范围内的旅游求知活动。因此,关于业余旅游的规定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区分。尤其是在我们国家,用它来开会、出差的人很多。据统计,来京旅游的人群中有41%是会议游客。还有很多外国游客利用国际会议来旅游。例如,1985年,有274个国际组织第 238 次国际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第 238 次在英国伦敦举行,第 219 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第 212 次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参加国际会议的人既是出于某种专业目的而去的会议参加者,也是利用会议参加旅游活动的游客。英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利用这种方式获得了可观的旅游收入。例如,198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会议收入70亿法郎,其中30亿法郎是专题会议收入。
(3)享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是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后出现的一种追求欲望。一位社会学家表示,旅游者的心理有三件事:“求新、求知、求乐”,这是旅游者心理的共同特征。游客出行数千千里之外只是为了领略异地的新风景、新生活,获得在异地不易得到的知识和快乐。
(4) 知识渊博。旅游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见识,增进了对各地的了解,丰富了人文知识。这就是旅行的真谛!
(5)休闲。现在高速的生活和工作频率让人们越来越感觉生活压力太大,所以需要在一些假期放松自己,去沿海城市享受阳光、沙滩、大海、蓝天白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