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少年网

中国青少年网成都9月24日电(记者饶婷)2021年9月23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第七届中国(四川)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九寨沟风景区恢复开放仪式在成都举行。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颜飒双同志宣布,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暨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修复开放仪式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举行。 2021年9月28日在九寨沟口举行。游客服务中心户外广场举行。

发布会图片来源:四川省发布

自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以来,九寨沟风景区恢复重建工作持续推进。全区开放时间已准备就绪,受到社会关注。经过三年多的恢复重建,九寨沟基础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旅游服务升级换代,智慧景区实现新跨越。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核心的“一核多极”全域旅游新格局已基本形成。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门以九寨沟为核心内容,持续打造“三大九大”金字招牌,加快“十大旅游景区”建设和推广打造“大九寨”等文化旅游品牌,着力深化九寨沟“童话世界、人间仙境”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单体旅游景区向全球旅游目的地转型的典范,保护和发展世界的典范ld自然遗产。

会议期间,游客将看到九寨沟县12个新景区新景区、7条精品旅游线路、17个乡村旅游综合体。从传统观光旅游向“旅游+”的综合立体旅游转变。作为四川文化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焕然一新的九寨沟是对四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创全省文化和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生动注解。

地震后九寨沟有哪些新变化?对此,九寨沟管理局局长赵德猛同志表示,新的变化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九寨沟既是世界自然遗产,又是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最终将向游客开放。整个过程中重建过程中,防护和安全问题是我们考虑最多的。重建以来,我们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分类实施、合理避让、重点整改的原则。全面开展灾害排查评估,彻底消除隐患,对灾害点进行全天候监测,实现了景区170处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全天候监控保护,全方位管控,景区安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阿坝州大熊猫宣传部供图

二、景观恢复较快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们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抢救诺日朗瀑布、火花海等受损景区通过有效的人工干预,恢复到了震前的美好状态,赢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全面保护景区生态系统,累计补植树木27万棵,修复恢复生境2585亩,快速恢复受损山体和植被;生态环境全面监测,长海、树正等5个自然保护区新建保护站并定期监测动植物、水质、空气等,景观地表水质和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国家一级、一级标准。通过一系列工作,景区景观质量已全面恢复至震前水平。

三是服务全面提升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我们认真落实省委书记Ts清华大学声明“九寨沟建成了,不能只是恢复到震前水平,服务、基础设施等至少要跨越10到20年”,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工艺。材料,全面完善景区道路管网、栈道休息亭、环保厕所等旅游服务设施。它是沟口立体旅游服务项目,在国内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长海环保厕所被省列为四川省旅游厕所优秀案例。重建期间,我们全面覆盖干部员工能力素质培训,景区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广泛应用大数据、人脸识别、融合计算等先进技术,全面启动智慧景区管理景点,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程度和景区管理水平。

九寨沟长海阿坝州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九寨沟核心景区灾后重建已纳入战略布局党委“一州两区三院”统筹推进“全球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紧扣“一主两核三带”绿色发展新布局,着力打造旅游新业态,实现震后华丽蜕变,今年1-8月,九寨沟全县共接待游客277.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2亿元,同比同比分别增长52.7%和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