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游业的发展(新加坡旅游局潘正志:“灵活性”可能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词)
2月6日起,国内旅行社、在线旅游公司已恢复试点中国公民出境团体旅游和“机票+酒店”活动。 “我相信2023年将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稳步复苏、充满希望和热情的一年。”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董事潘正智在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认为,随着国际航班的增加,商务休闲出行将变得更加便捷。
他强调,随着消费者旅行偏好的演变,关键将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想要什么、想要什么,以及提供更个性化、更身临其境的体验的能力。
潘正植r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董事。
商务休闲结合的旅游目的地受青睐
新京报贝壳财经:出境游恢复后,国内游客及联营企业有何反应?有哪些产品或计划?
潘正植:出境旅游市场的复苏动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航班恢复的速度,二是政策优化的速度。航班恢复方面,目前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每周航班数量已恢复至57架次左右,约为疫情前水平的10-12%。相比大众旅游市场,目前商旅和高端游客占比较大。国家旅行社发布恢复旅游的通知后2月6日,出境游活动试点,携程相关数据显示,消费者出境游、跟团游产品搜索量瞬间上升,新加坡跻身前五名之一。目的地的搜索量,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新加坡当地旅行社不断更新和完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新加坡游客的团体游、休闲游和商务游需求。例如,樟宜机场集团近两年持续改善机场服务,并与合作伙伴航空公司合作,满足复苏后强劲的游客需求;新加坡不少酒店也针对中国游客推出了特色服务。
新京报壳牌财经omics:2023年中国游客的旅游需求有哪些新趋势,与疫情前相比有哪些变化?新加坡将重点推广哪些新产品?
潘正植:我们观察到,消费者对“即刻出发”的出行充满期待,出行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可持续旅行付费。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对动物的尊重,中国游客都越来越关注。新加坡旅游局始终致力于旅游与生态的双赢,也积极推动社会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包括鸟类公园、花园等项目的开发海湾的。万泰野生动物世界积极为可持续旅游做出贡献。添加砖块和瓷砖。另一个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身心的治愈体验。健康养生与文化旅游的结合可能成为未来旅游市场变化的方向之一。首届“新加坡健康养生节”于2022年6月成功举办,是为期10天的大型线下活动,内容涵盖心理健康、体育、艺术、美食、购物、养生保健等。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赴新西兰游客的构成发生了变化。从商务旅客数量的增加可以看出,商务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受欢迎。第一英里ni-微信国家级全球商旅小程序“MeetSG”将于2022年11月新加坡金融科技节重新上线,用户可以从小程序中获取当前和即将举办的展览的详细信息,例如新加坡科学等各种展览以及科技创新周、新加坡媒体节、亚太海事博览会等,同时您还可以获得美食、购物、娱乐、旅游攻略等城市介绍和优惠券。
新加坡旅游局始终致力于旅游与生态的双赢。
需要看到的是,个性化旅游也是2023年的趋势之一,深度旅游、小众旅游、高端旅游逐渐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受到更多游客的青睐。新加坡的多元化和融合性不仅能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旅游体验,也吸引更多人关注高端个性化旅游。 2022年除夕夜,我们将与携程合作推出新方式,吸引中国游客探索和体验新加坡。
这些信号为新加坡旅游局在中国市场的推广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思路。随着消费者旅行偏好的演变,关键将是更好地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想要什么,以及提供更加个性化和身临其境的体验的能力。
今年中国游客人数有望较2019年恢复30-60%
新京报贝壳财经:旅游数据如何?2019年中国消费者在新加坡的消费情况如何?今年的预测是什么?
潘正植:疫情发生前,中国是新加坡的主要游客来源国。新加坡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入境游客人数为1912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前往新加坡的人数超过360万人次;中国游客占比最高,达到19.4%,总计4.2新元。十亿。预计今年赴新加坡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将在12至1400万人次之间,恢复到2019年水平的75%左右,其中中国游客预计将较2019年恢复30%至60%之间。 / p>
新京报贝壳财经:出境旅游恢复后,您预计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解决和调整?
潘正植:2023年将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稳步复苏、充满希望、充满热情的一年。大量新业态逐渐出现,日常出行开始采用新的生活方式,这标志着人们出行热情的回归。同时,消费者出行习惯和偏好发生变化,人们对旅游目的地安全健康的持续担忧,给出境游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此,“灵活性”可能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词。这里的“灵活”不仅仅指消费者的意愿,灵活取消政策的需求是广大旅行社在推出和规划未来营销策略时需要思考的。如何及时“灵活”调整和谋划,应对快速变化的形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学习。
新加坡多元的视角和年轻的活力。
新加坡超半数摊贩开通全国统一电子支付平台并启用微信支付
新京报贝壳财经:三年来,做了哪些工作新加坡旅游局为中国市场做了什么?
潘正植:首先,我一直坚信,“休息就是走更长的路”。三年来,新加坡旅游局始终坚持通过创新的促销活动和方式与中国消费者积极沟通对话,为即将到来的全球复苏做好准备。
至于以旅游综合提升为主题,重塑安全、科技、旅游体验、可持续发展,为游客提供更深、更新的旅游体验。我们一直坚持积极推动国内线上线下融合的“破圈合作”,包括联合推出《狮子宝藏》线上场景、与王嘉尔进行全球战略内容合作等。所有这些尝试,都是为了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受到狮城的多元特色和青春活力,同时也为眼下的重启积蓄能量。
新京报壳牌财经:三年来,新加坡在设施、服务或体验方面做了哪些更新和准备没有什么?您能向中国游客推荐哪些新体验?
潘正植:首先是全新的景区体验和丰富的活动安排。从新加坡儿童博物馆的重新开放,到滨海湾花园的阿凡达世界、圣淘沙中央海滩集市、艺术科学博物馆新的“探索新领地”展厅以及夜间野生动物园的新圆形剧场,新加坡不断为游客提供增强的旅行体验。
第二,我们还完善了出行便利产品和服务。除了继续向微博、微信、视频号、小红书等主流社交平台输出有关新加坡的有趣、热门信息外,我们还在升级微信小程序“体验新加坡”,预计今年上线。 。这消费者可以更轻松地获取旅游信息,包括好产品推荐、经典语音导览、地图、货币兑换服务等等。在“掌”中。与此同时,新加坡超过一半的街头小贩开通了全国统一电子支付平台SGQR,并激活了微信支付。未来,我们将继续与支付宝、银联等优质合作伙伴达成战略合作,在优化产品体验的同时,为中国游客和从业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曲晓毅
编辑李峥重读赵琳
新加坡旅游局供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