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垦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对策(旅游发展对策)
2022年7月5日至6日,刚刚上任的海肯集团(以下简称“海岑”)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洪文带队调研儋州地区企业垦区指出,海垦旅游资源丰富,要以农垦资源、土地开发一体化、招商引资四大支点为基础,推动农旅结合和康养产业发展吸引力、医疗保健和农业。加强与三亚市等市县旅游景区联系,打造差异化旅游产品,连接优质旅游景区线路,吸引更多游客。结合热带水果同期推广展示打造体验式农业旅游。
如何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和海南岛旅游航线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海肯特色旅游及相关产业,分享海南旅游岛建设应得的国际化发展成果重要课题的关注和研究。
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最大的国有农业企业,海肯如何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融入海南旅游线路建设,大力发展海肯特色旅游,做精做精海肯的旅游品牌? ,在海南旅游产业上“握一手”?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下我的理解和反思表面上,希望能够起到招玉的作用。
1.环海南岛旅游线路建设是海肯旅游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海南省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力争五年来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突破2200亿元。门户枢纽竞争力大幅提升,对外综合交通通道四通八达。交通强国先行区建设取得成效,有力支撑和保障了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目标的顺利实现。 《方案》强调,“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围绕“全省一盘棋、全岛一体化”,协调境内不同交通方式的资源配置。岛内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城际综合交通建设。交通网络促进城际交通快捷、通勤便捷和城乡交通一体化,推动中心城市与周边形成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格局。城市。 “丰”字+环高速公路网将加速推进。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00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占普通国道和省道的比重达到80%。 “十四五”期间海南省将持续优化交通服务的全球功能将基本形成“1431交通圈”,一日内实现全球互联互通、通达全国主要城市。四小时内完成,三小时内顺利穿越岛屿。 “‘大三亚’两大主要商圈均一小时车程,‘出行即服务’广泛应用。
海南环岛观光高速公路及车站项目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突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标志性项目。 1000多公里环岛旅游线路的建设,以及40个邮政站点的规划配置,将为海南自由贸易港镶上璀璨的“金”“珍珠”的瑰丽“项链” .
2022年,海南岛旅游高速公路全线建设加快推进。米乡、乐东莺歌晚、万宁日月追浪、文昌龙塔兰悦、海口东港米谷等首批8个重点邮政站已正式启用。 7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启动重点岗位规划。 “主劳教所”的设计,8位建筑设计大师独具匠心,沿线相关市县全力配合,保障后期建设要素。 12月,作为首批确定的循环岛旅游线主要投资主题的4个示范站,“火山海岸”“夕阳丹儿”、“莺歌晚会”、“太阳”开工建设和追月“海浪”标志着环岛旅游线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23年初,海南岛旅游公路项目也开始“提速”,预计2023年上半年竣工。2023年,海南还将启动新一批10个重点邮政站的规划建设。据悉,“莺歌歌夜”驻地位于黎族自治县黄流镇乐东建街村,项目占地195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主题为“日出峰、日落银山”,以黄流莺歌海盐遗址传承的“盐文化”游览体验为主题亮点亮点:“夕照担儿”驿站位于儋州广村镇沙井村城市。颈部项目占地157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将建设摩托车营地、汽车旅馆、精品酒店、游客集散中心和海水疗中心。以及其他支持设施; “火山海岸”驿站位于儋州市阿满镇天来村。以“地球演化的海边火山自然体验地”为主题,开展地质探险、火山攀登、海上运动等活动,打造具有独特感官体验的火山自然体验地; “日月追浪”驿站位于万宁镇日月湾。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5亿元。以“圣地”为主题,集体育、旅游、休闲、资源为一体餐饮娱乐等全国、海南首个人工冲浪池,力争成为冲浪爱好者的狂欢圣地。
海南省商务厅将继续履行特工阶层办公职能、推进环岛旅游公路、邮站建设、项目综合旅游知识产权创作和纪录片拍摄等。课程将从三亚海棠花语、文昌玉兰波光、琼海青阁龙湾、儋州椰蓉金沙滩、万宁山秦澜梦、东方感恩、东方琵鹭四庚子、澄迈透游听涛、临高彩桥最后的梦想开始,新一批10首长江悠然敲棋子等张贴钥匙,将进行规划设计。结合国际设计竞赛和训练营进行工作
未来,海南岛周边旅游交通值得研究。建设环海南岛旅游线路是海肯旅游产业的独特战略,海肯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积极融入其中,大力发展海肯旅游产业,寻找利润增长点,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海肯旅游资源禀赋效益分析目前,海肯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10;其面积占海南总面积的1/5;海垦拥有27个农场、18家工业企业,分布在全省19个市县,形成了具有传统风情的农耕小镇。风景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果精心设计,一定会成为海南旅游界的精品。
(一)文化资源。一是军事殖民地深厚的军事文化,这是一种独特而独特的垦荒文化。例如,位于宏盛农场东太平洋分公司的琼安橡胶园,被誉为“中国第一橡胶园”,周恩来总理曾参观过。西联农场内刻有“西连宝岛,南方明珠”的百年橡胶树种植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科研价值和特色。旅游资源;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c海南省文化、爱国王震“橡胶实验场”、锦江农场、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等是海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可以打造出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二是海肯科技成果丰硕。 200多项科技研究项目和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奖励。 ,包容性突出,形成了海肯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特色的军营式民居,苏联。风格古建筑等,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南阳与当地的融合,旅游发展空间大。第四,海肯博物馆建成后,收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积累了许多农业提升的文化元素,是海垦旅游发展的宝贵财富。
(2)自然资源。海肯的农舍富有浓郁的热带风情,如散落在海南绿色宝岛上的珍珠,要么闪闪发光,要么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农场动植物资源丰富,可用于旅游开发的项目很多,如原始森林、热带雨林、热带奇花异草、各种鸟类、野生动物、蛇蟒、虫蝎、鱼、虾、蟹、甲壳类等,物产丰富,不胜枚举,可食用,可喜可养殖,趣味无限。同时,围海造地还拥有丰富的水文资源,如河床、沙滩、山涧、瀑布、泉水、水库、水库等,对旅游开发极具吸引力。
(三)景观资源。垦区土地广阔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几乎每个农场都有独特的景观资源。比如报国毛公山、西大鸡公山、东河太阳河、三片热带雨林、八一石花水洞、西联世纪橡胶园、西联红树林公园、新营共享农场、南滨养殖基地、南田芒果园、兰阳温泉共享农场等。 、莲花山文化景区、红花王座大观文化园、传统农家建筑、渔村风情、寺庙建筑、人民别墅内尔、文化公园、水利工程等宝贵的旅游资源。
(四)热点农作物、海产品、野生动物资源生产。海垦已开发建设橡胶园334.54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热带水果种植面积67.46万亩,产量71.95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约25%和20%,形成芒果、荔枝、龙眼、柑橘、柑橘等热带水果优势。 、菠萝蜜、菠萝和火龙果。特色产业:种植热带作物59.9万亩,形成了以槟榔、椰子、胡椒、茶叶、咖啡、油茶等作物为主的热带作物产业。海肯还拥有丰富的恩各档次高档海鲜及海鲜制品、野生山菌及人工养殖的特种食用野生动物等山地特产,以及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农林产品和工艺品加工。待遇。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海肯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较高,聚落农业起步早。这些都可以为科技展示、聚居旅游农业发展提供“农趣”产业支撑。
(五)民俗资源。海肯的员工由归国华人、南下高管、退役军人、来自多个民族、不同省区的知青、学生和当地农民。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高。苗族、华侨生活等与少数民族风情、人情相关的要素提供了资源和人才的支撑。海兴企业可以结合现状,挖掘汉族、黎族、苗族等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使人才资源充分融入海兴旅游产业,为海上旅游的发展做出贡献。 。
3.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建设背景下海洋复兴旅游产业发展对策(一)借助环岛旅游公路建设海南岛旅游,推动现有海修复景观改造提升,发展“城市郊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观念发生变化,消费者对城市旅游的兴趣开始减弱,这对海肯来说是“城市效应游”的绝佳机遇。海肯要依托环海南岛旅游线的辐射效应,充分挖掘海肯的旅游潜力,改造提升海肯丰富的景观资源,积极融入环岛旅游线的经济旅游圈。在海南,打造城市旅游“花园”。其自身独特的山水风光、美丽的田园风光、干净舒适的农业企业居住环境等,让游客把热爱田园风光,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例如,被誉为“一颗尘封的宝石”的保亭转化研究院热带植物园,以其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新奇热带水果、热带植物资源,形成了引进、展示、推广的基础。的热带植物。水果和蔬菜在世界同纬度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基础。海垦相关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加快园区环境的改善和美化,精心规划,依托现有资源加快优化升级,打造集品种展示、科研、旅游于一体的热带作物综合体。 .显示区域。另一个例子是p团队西大农场红光浮山水库周边生产,以“咖啡浮山”为主题,开展休闲垂钓、休闲垂钓;以“海岑茶道”为主题,海肯不少茶园开展茶道游览、观茶、采茶、休闲旅游等。品茶;开发广泛的温泉旅游项目;环海南岛旅游路边的农场以“橡胶开采”为主题,举办橡胶开采休闲夜游活动,让游客与橡胶工人一起在橡胶园里漫步,欣赏橡胶园的美景。夜晚。东新农场灯笼岭风景十分迷人。海南曾被称为“漓江”。大大小小的岛屿无数,树木繁茂。如果有一些装备齐全的步道,游客可以钓鱼、划船,享受游览海岛的美景。围海造景景观数不胜数,稍加改造、现代化突出围海造地特色,将是海南各市县“城市效应游”不可多得的旅游产品。
(二)发挥环海南岛旅游线路辐射优势,加快新型农场小镇建设,发展“农家乐”旅游。海垦土地资源优势显着,类型多样:既有适合开发高端商业地产、高品质住宅公寓的城市用地,也有适合开发高端旅游的乡村特色旅游用地海滨度假胜地、水疗中心等领域山地运动。从区域分布来看,海肯养殖场大部分位于市县郊区,部分生产队位于海南旅游公路旁。交通便利,社区安定,民风淳朴。 、热带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经过70多年的开发建设和历史积淀,围海造地已形成了特定的文化生态和特色的围海造地文化。同时,海肯原有的农业小镇和文明生态团队,为新农场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各农场能结合实际,依靠新农场建设的利好政策,建设一个具有军事文化、青训文化的新农场。将海肯独特的人文精神融入到新农场的建设中,将是一项伟大的成就。未来,“新农家小镇”将成为一张靓丽的“农家乐”生态旅游名片。比如,享受八一总部城镇化的基本红利,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做好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规划,推动八一儋州西南地区人员和产业进一步集中,打造土地整治与新型城镇化融合示范。然后复制“8月1日模式”,从一处到另一处推动海肯新农场建设,推广海肯旅游新模式“农场乐趣”。
(三)发挥环海南岛旅游航线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推广热带高效农业,打造“农业旅游体验旅游”。经过70多年的开发建设,海肯已形成了庞大的生态农业产业链,数万公顷的热带果园和花卉园遍布整个垦区。 “农垦绿”是海南不可多得的宝贵旅游资源。近600万亩橡胶林和人工林是海肯的绿色旅游宝库。除种植天然橡胶外,各农场还动员农场工人发展独立经济,种植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热带农业资源丰富,如神泉集团“神泉牌”芒果、瓜类和反季节蔬菜等。来自牛岭农场、肯热佐梧桐“白沙绿茶”海鲜尝试集团、锦江农场的红毛丹、乌石农场的青橙、龙江农场的红橙、东路、鸿明农场的荔枝等。依靠上述基础,海垦企业可以在标准化范围内进行规模化经营,规划多品种和单品种旅游园,品种结构合理,适合早、中、晚熟,让果园香浓。四季皆宜;将参观果树、采摘、品尝、加工包装、实验示范、体验式营销和热带农业知识融为一体,使旅游行程不因季节变化而改变。此外,每个树种或品种区旁边应有一个标志,标明该水果的名称和介绍。它写在上面,让游客从中获利;还可以开设纪念果树种植区,游客自己种树,丰富旅游产品内容,让游客亲自参与采茶、炒茶、泡茶、品茶等体验。住在农场,吃农场的饭,干农活,享受农场的乐趣。体验农业生产活动,组织游客和农场工人共同采摘、品尝热带农产品,采访农场工人,考察生态农耕和农耕社区。 , ETC。体验农业生活的空间,让游客参与农业劳动,学习栽培种植技术。资源、农业机械操作技术、热带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农业管理等,了解热带农业的生产过程。亲自产品。海肯企业要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机遇,培育、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在区位优势、特色、规模、品牌等方面多做贡献。创意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四)利用环海南岛旅游线路延伸,挖掘农业强化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海兴历史形成的文化包括江河文化、红色文化、军兴文化、知青文化、海岛文化、移民文化等,在这里包容融合,得到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资源。 。海肯有很多当地村庄,是20世纪70年代末并入农场的,村民以黎族、苗族为主,也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华侨,风俗民俗独特。挖掘收复海的历史变迁所形成的军事收复文化、知青文化、海岛文化、移民文化、华侨文化(海外华侨)以及“融合村民”的黎苗文化,并加以融合有机地。结合热带农业资源,形成独特的围海造海文化旅游资源。海肯是最大的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也可以遵循“文化寻根”的旅游发展模式。比如,西联农场可以依托周恩来总理的题词“西联金银岛,南国明珠”,宏盛农场可以依托“琼州一号”的橡胶林。导游以简洁、生动、活泼的方式讲解历史,帮助游客了解橡胶树的生长情况及其战略地位;经过简单的橡胶树培训后,游客就可以亲自体验橡胶树了。还可以在中坤农场黄岭分局修建知青墓,对知青进行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开发荣光农场毛公山“红色经典观光”新线路;建立培训中心并南京农场中瑞分局党员干部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在红花农场“海南四大才子”——石珏王佐的家乡头滩村大做“明代文化游”大文章,打造了独特体验、具有海肯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中国农垦》2023年第3期
作者:吴世章
作者单位:海南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者:陈可欣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