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区有什么特点-旅游有什么特点
在硬件要求上,与4A相比,5A标准只是要求更高、更清晰的细节和品质,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文化和特色要求上——“服务宗旨” “以人为本”贯穿于5A指南的主线。5A级景区更加注重景区的人性化和细节化,标准围绕为游客营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制定了许多细则。
国家AAAAA级景区是一套规范化、规范化的质量评级体系,产生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是目前全国旅游景区(点)的最高评价标准
与4A级旅游景区相比,该标准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能够更好地反映游客对旅游景点的普遍心理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以人为本。
扩展信息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的景区等级。中国,分为五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 5A级是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旅游景区的水平。
年接待境外游客5万人次左右的新标准要求5A级旅游区接待海内外游客60万人次以上,其中境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同时,游客抽样调查的满意度很高。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认定为旅游景区最佳品牌和重要旅游景区支持旅游业发展。国家旅游局对5A级景区的管理历来严格、动态。今后,我们将通过退市、警示等手段,督促景区始终坚持以游客为本,不断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品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二、旅游有什么特点1.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综合性、整体性。它是一个由行、住、食、游、购、娱六大要素组成的整体产业。对于游客来说,他们需要购买和消费的就是他们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全部体验。因此,整个旅游流程中的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供给不足、服务不好、甚至出问题的情况。如果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旅游者会认为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从而影响整个旅游业的声誉。
2.人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团体活动是城市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居民倾向于结伴出行。游客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他们大多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出游、周末聚会、游玩。在这里,圆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符号。各文化界、产业界、社交界、校友会、同乡会等带动休闲产业发展。
3.选择是灵活的。突破传统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不再局限于旅游景点,而是灵活多选。购物场所、街道、广场、公园、剧院、书店、酒吧、乡村小庭院、郊区景观等都可以成为休闲旅游的一部分。这一切都取决于需求和感觉居民的意见。他们的旅游目的灵活多样,以休闲生活为目标。
4、贵的香精并不贵。对于异地旅游,大多数游客都想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览最多的景点,以增强体验感;休闲旅游是对花式旅游的全盘否定,强调贵不贵,重质不量。休闲游客追求的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正常的生活。他们会选择一两个点来细细品味、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感受。这种休闲就是悠闲,他们追求的是生活品质。
5.类型多样化。休闲旅游产品丰富多样,既有适合文化素养较高人群的艺术展、摄影展、音乐会,也有适合普通民众休闲的公园、特色街区;有比较高档的酒店、度假村、高尔夫、豪宅温泉等休闲度假设施。还有一般的观光设施。
6.口碑比宣传更重要。由于居民对当地地理和文化条件有了更多的了解,信息不对称被削弱,他们的旅游决策相对较少受到广告和营销的影响,而更容易受到口碑的引导。朋友和同事对一个地方的正面或负面评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选择,负面评论的阻碍比正面评论的牵引力更强。
7.布局带动人气。城市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对休闲旅游活动具有凝聚力。一些商业街区、文化社区、购物场所很容易成为人群聚集中心,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很有吸引力。
8.重复性强。受时间限制,居民可以使用所有继承人业余时间参加休闲活动。间隔时间短,可以多次体验。虽然单次成本可能不高,但累计消耗却很大。
3、举例说明旅游景点的特点通天岩风景区位于赣州市西北郊6.8公里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代,盛于北宋。至今存有唐至宋尊石龛造像359尊,宋至民国摩崖铭文128处,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石窟”。 ”。观心岩、望贵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的五大石窟。苏东坡、杨小本、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留下了许多遗迹。在这里。景区有新石雕区、爱情园、龙凤园、十二生肖园、生命收藏园、水上游乐园六大功能区。佛祖在通天岩湖接受信徒朝圣礼拜,西岩寺药师佛为众生防病消灾,千佛洞新建石龛佛像栩栩如生,财神殿为人们提供机缘祈福、富贵、长寿、喜庆,爱情花园内绿草如茵,是人们休闲、享受的好去处……景区简介 通天岩有315个唐宋时期的洞窟、佛龛,共有359尊雕像。造像主要分布在王桂岩、龙虎岩、通天岩主岩、翠微岩等处。保存罗汉像1尊,背面保存罗汉像6尊,龙虎岩保存罗汉像3尊。其余造像分布于通天岩及毗邻的翠微岩内。现存摩崖造像可分为四组。一是位于通天一与翠微岩交界处的八尊菩萨像。这8尊造像出土于唐代晚期。雕像保存最完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二是一组由五百罗汉守护的毗卢遮那佛和文殊普贤像,位于通天岩悬崖上。这组造像出土于北宋中期。规模最大、最宏伟。三是单龛十八罗汉像,主要由明鉴和尚所建。第四处位于翠微岩,出土的是南宋初期千竹家族所建的弥勒佛像。看通天岩摩崖造像,晚唐初期,菩萨以雕刻佛像为主,但到了通天石窟鼎盛时期的宋代,则以雕刻罗汉像为主。前者明显带有北方佛教文化的遗风,后者则受到江西禅宗佛教的浓厚影响。摩崖石刻 据调查统计,通天岩景区保存有摩崖石刻128处,上至北宋,下至南宋,元、明、清,九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最早的年代为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刻刻,最晚的刻刻于1948年。碑文所用字体以楷书、行书为主,有的采用隶书、草书和篆书。文体形式有题名、碑刻、诗词、佛龛造像、对联、匾额、吉祥文字等,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是研究中国书法石刻艺术和地方历史的宝贵资料。通天岩摩崖碑刻中,字数最多的位于龙虎岩。全文共406个字符。刻于南宋嘉定十年。字数最少的作品位于玉水池旁的石壁上。最大的作品《雨邦》只有两个字。位于王桂岩前数十米高的丹崖悬崖上,高3.5米,宽2.3米。其气势磅礴,犹如日月行于天上。长度最小的位于王桂岩城墙上,高仅0.35米,宽0.55米。始建于1938年。通天岩摩崖石刻在景区内分布广泛,从景区东部的观心岩开始,沿望贵岩、景区西侧有翁湖岩、通天岩、翠微岩,止于普通塔。分布长度超过1000米,其中观心岩3级,王桂岩前32级,侧32级。现存产品18种,龙虎岩39种,通天岩15种,翠微岩产品19件,普通塔产品2件。此外,龙虎岩内还有宋、元、明、清各代碑刻原件21处,是1947年国民党军队在此修建兵工厂时被炸毁的。宋代李大正、明代王阳明、唐邦佐的作品为佳作,尤以王阳明、唐邦佐的碑刻为佳作。王阳明在《王归言》中刻有五言诗,对后来的碑刻影响很大,而唐邦佐的《铭文堪称蜀江艺术之精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