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调查有哪些作用-旅游资源调查进行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调查的要点:掌握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程序和内容 调查区域旅游资源状况。第一节 旅游资源调查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含义 旅游资源调查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有关旅游资源及其状况的资料和信息。相关因素是确定旅游资源存量状况,为旅游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客观决策依据的活动。 ①旅游资源调查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②旅游资源范围客源调查不仅包括旅游资源本身,还包括相关的影响因素。 ③旅游资源调查过程,收集、记录、整理、分析、总结旅游资源信息。 ④旅游资源调查的实际目的是确定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最终为旅游经营、管理、规划、开发和决策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二、旅游资源调查的作用 (一)描述 旅游资源调查可以了解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的存量状况,摸清旅游资源的状况。 (2)诊断功能能够清晰地认识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经济特征、文化特征等,以及各种特征的形成环境和原因,旅游资源的功能价值,尤其是旅游资源的时间变异性。 (3)预测功能 可以完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为旅游预测和决策奠定基础。 (四)管理作用 可以全面掌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管理,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5)效益函数 理解旅游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旅游资源效益函数的体现。第二节旅游资源调查的种类和内容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种类 (一)根据旅游资源调查要解决的问题 1、旅游资源普查:指对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或探索性调查。 2. 一般情况旅游资源调查:对旅游资源开发区各类旅游资源及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调查。 3、旅游资源详查:经过普查、普查结果筛选后,确定一定数量的高品位、优质旅游资源景观作为开发目标,并对这些开发进行更详细的实地调查目标。 (二)根据旅游资源调查的不同对象划分 1.典型调查 2.重点调查 3.抽样调查 )地质地貌要素:调查记录调查中岩石、地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分布特征区的发育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了解调查区整体地质地貌特征。 (3)水体要素:调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呃,季节性水量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可供开发的水资源,现有的和可能发生的水灾害及其对旅游资源的不利影响等等。 (4)气象气候要素:调查区域的年降雨量及其分布、温度、光照、湿度及其变化,大气成分及其污染,气候类型、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 (5)动植物元素:调查区域动植物的特征和分布,具有观赏价值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定生存环境中存在的珍稀动植物,调查其分布和数量、生长特征和活动规律、供游客观赏的客观条件和保护措施。 2.人文环境调查 (1)历史沿革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3.政策环境调查主要了解影响和限制调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包括:区域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对外政策的调整和变化、旅游机构设置的变化以及资源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旅游管理条例和旅游管理条例的实施情况。旅游管理措施等条件。 (二)旅游资源存量调查 1、类型调查: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调查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归并,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旅游资源。 2、特征调查(各类旅游资源特征调查,国家旅游局规定的155个基本类型调查) 3、旅游资源类型调查成因:对该地区各类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进行资源调查时,需要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发展历史、时限、可能的利用价值、以及自然与人类相互依存之间的因果关系。 4、规模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资源类型、各级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的数量、分布范围和面积。 5、组合结构调查:了解组合结构调查区域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自然景观的结合、人文景观的结合。 6、开发状况调查:旅游资源包括已开发状态、未开发状态和潜力状态三种形态。调查与开发开发状况包括:旅游资源当前开发状况、项目、类型、时间、季节、游客人数、旅游收入、消费水平以及周边地区同类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和开发规划。 (三)旅游要素调查 1、交通调查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状况,旅游车、出租车、景区缆车、高架索道、观光游船等设施,车站数量和质量、码头、港口、交通方式 到景区的距离、出行时间、路面质量、交通能力等。 2、住宿调查 包括餐厅、酒店、汽车旅馆、民宿、别墅、农家乐的规模、数量、档次房屋、房屋等各类住宿设施的功能、分布、接待能力、床位数、房间数、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利润总额等度假村、露营帐篷和游轮酒店。 3、餐饮调查 包括餐馆的规模、数量、档次、分布、名小吃、特色菜肴、卫生条件、服务质量等。 4、其他服务设施调查 (4)客源市场调查 分布区域、民族类别等。了解每日最大和最小客流量、月客流量、季节客流量和年出行量。了解游客停留时长、过夜次数、自费游与商务游比例、跟团游与自由行比例等。 2、旅游收入调查 对游客消费构成进行调查统计食、住、行、游、购、娱等,人均每日消费、最高、最低消费比例,调查日、月、季、年旅游收入,境外游客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收入占当地国民经济的比重、社会贡献率等。 3、旅游动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为了消除紧张、焦虑而进行健康锻炼的愿望、满足求知欲望的文化动机、探亲访友的交往动机,体现自尊、取得个人成就、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地位和威望动机等。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和方法 一、调查程序 (一)调查准备阶段 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目标→设计调查方案→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二)调查实施阶段 1、收集二手信息 二手数据是指为其他目的而制作、收集的证据、图表、地图等现成的信息材料。目的和用途,但可用于当前的旅游调查项目。 2. 收集第一手资料(实地调查数据):包括:普查、系统调查、明细调查 (三)旅游资源调查整理分析阶段 1、整理数据 ① 识别、核对、更正数据,审核申报审查数据及其准确性,消除错误数据,补充和修正数据,使其完整、准确、客观、一致。 ② 采用科学的编码和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类,便于分析和利用。 ③采用常规数据存储方式或计算机存储方式,将数据批量存储,以备将来查阅和重复使用。 2. 分析数据 排序后的数据、数据和地图应该能够表达一定的含义。只有通过调查人员的分析和解读,才能对资源调查项目产生影响。 3、编制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它由标题、目录、摘要、正文、结论和建议、附件组成。2、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1)文案调查法(间接调查法) (2)询问调查法 (3)观察调查法 (4)综合调查法(实地综合调查法) (5)遥感调查法( 6)统计分析法 (7)分类分区法 将调查区内的旅游资源按照其形态特征、内在属性、美感、吸引力等进行分类,进行研究调查,并对同类型进行比较评价或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区,获取该地区旅游资源的类型、一般特征和独特特征、质量和差异,从而制定开发规划和建立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帮助开发以及该地区各地旅游资源的利用。 3. 编译调查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制 旅游资源详查与旅游资源普查所需资料(图)的种类和精度有所不同。旅游资源详查需要完成全部文件(图片),包括填写《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数据表》,编制绘制《旅游资源图》,编制《旅游资源调查报告》。旅游资源普查需要编制《旅游资源图》。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要求,各调查区编制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如下: 前言 第一章 旅游调查区环境 第二章 旅游历史与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章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第四章 上篇旅游资源评价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
2、旅游资源调查的调查与评价1 按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查。 2、保证结果质量,强调整个操作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准确性,尽量使内容简洁、定量。 3 充分利用与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资料和研究成果,完成统计、填表和编制调查文件。调查方法主要是收集、分析、转化、利用这些资料和研究成果,对个别旅游资源进行一一现场调查核实,包括访谈、实地观察、测试、记录、绘图、摄影、必要时进行抽样和室内调查。分析。 4 旅游资源调查分为两个等级es,“旅游资源详细调查”和“旅游资源普查”,调查方法和准确性要求不同。适用范围及要求 1 适用于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和掌握全地区旅游资源的整体情况。 2 完成所有旅游资源调查程序,包括调查准备和实地调查。 3 要求对全部个体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提交全部《个体旅游资源调查表》。调查准备 调查组 1 调查组成员应具备调查区域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等相关专业知识。专业人士参与。 2 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技术培训。 3、准备好现场勘察所需的设备,如定位仪等、简单测量仪器、影像设备等。 4、准备多份《旅游资源单项调查表》。数据收集范围 1.与单项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相关的保存各种与环境有关的文字描述材料,包括地方志、地方教材、旅游区和旅游点的介绍、规划和专题报告等。 2.与旅游资源调查区相关的各类图文资料,重点是反映旅游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专题图。 3、与旅游资源调查区及单项旅游资源有关的各种照片、视频资料。实地调查程序和方法。 1、确定测区及测区内的测线。为方便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统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运行和需要,整个调查区域分为“调查区域”。调查区域一般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例如,省级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地级行政区域;地级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县级行政区域;县级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县级行政区域)。划分为调查区域(一级调查区域可按乡镇级行政区域划分为调查区域),也可按现有或规划的旅游区划分。调查路线根据实际要求设定,一般要求贯穿调查区域内所有调查区域和主要旅游资源所在地点。 2、选定调查对象 选择以下单体进行重点调查: 具有旅游发展前景和明显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单体;集体旅游资源m的代表性部分单体;代表性调查地区旅游资源单体形象。下列旅游资源单体暂不进行调查:品位明显较低、无开发利用价值的;违反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开发后有损社会形象或者可能造成环境问题的;影响国计民生的;特定区域内的某些。 3 填写《旅游资源单项调查表》,每个调查单位填写一份《旅游资源单项调查表》(见本标准附录B)。调查表内容填写要求如下: ①单位编号:调查组确定的旅游资源单位编号。 ②个体名称:个体旅游资源的常用名称。 ③“代号名称”项:代号所代表的名称由汉语拼音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即“表示单体位置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单体类型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示调查区域单体顺序的阿拉伯数字”。单体所在调查区域为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单体代码按照《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省份代码2位-地区代码3位) ——3位县县代码,见GB/T 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3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码; ——2位旅游资源个体编号”,a共5组13位,每组之间用短线“-”连接。单体所在调查区域为县级以下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单体代码按照《国家标准行政区划代码(2位省代码-3位地区代码-3位县代码,见GB/T 2260-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乡镇代码(2位确定调查组编写的)——3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码——2位旅游资源个体编号”,共6组,每组15位,每组用短线“-”连接。如果同一单体可分为不同的基本类型,则可在“其他代号”后按另一种类型填写,同时确认其为某一类型。操作时,只需更改“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码”即可,其他代码项保持不变。填写表格时,一般可以省略行政区域及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④“行政所在地”项:填写单位所在地。行政归属的,填写单位所在地。行政单位名称从高到低。 ⑤“地理位置”项:填写旅游资源单元主要部分的经纬度(精确到秒)。 ⑥“性质与特征”项:填写单位旅游资源本身的个性,包括组成部分的性质、形态、结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形成过程、演化历史、以及单体人员的影响。提示如下: 1)外观结构: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引人注目)点;代表图像的细节的变化;整体色彩及色彩变化、奇异绚丽现象、装饰艺术特点等;结构细节和景观元素是单体的主要部分。 2)内在属性:旅游资源单体的特征,如功能特征历史文化内涵与风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用用途等。 3)构成类:构成单一旅游资源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材料等。 4)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类:代表单个旅游资源的发生、演化过程、演化的时间序列值;生成和运作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时代和最初建造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历史沿革、现代运动过程、成长、存在方式、展示和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5)规模、体量类:表示单一旅游资源的空间价值,如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体量、体量等;单个值,例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深度、表面宽度、高度、高度差、输出值ue 、数量、生长期等;矿化度、曲率、坡度、覆盖度、圆度等比例关系值。 6)环境背景类别:单一旅游资源周围的环境,包括其具体位置和外部环境,例如共存的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都与它们密不可分;影响单体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役、主要矿产等;个体旅游价值、社会地位、水平、知名度等。 7)相关事物:与个体旅游资源的形成、演变、存在密切相关的典型历史人物、事件。 ⑦“旅游区域及出入境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位所在区域的具体位置、出入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及主要旅游区(点)的关系等。 ⑧“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名录本体保存、保护措施、开发等现状⑨“共同因素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稀有或奇特、规模、丰富度和概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旅游时期和范围单一实体的使用、污染状况和环境安全。适用范围及要求 1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特殊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 2.需要对涉及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调查技术要点 1 参见《旅游资源详查》中各项技术要求。 2 简化工作流程程序。不需要成立调查组的,由其参加的项目单位指派调查人员;数据收集仅限于特定目的所需的范围;您可以选择填写《旅游资源个人调查表》等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