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公园

东山公园位于城东5公里的东山半山腰。景区主要由东山寺、海会塔、革命烈士陵园组成。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区批准的省级旅游景区。东山寺又名松鹤寺,始建于明初。由祖师殿、灵官殿、大士阁、百寨洞、回廊、海会楼等主要建筑组成。是一座集佛教、道教为一体的建筑群。 。原来的寺庙主要建在悬崖上。经过多次火灾和修葺,只剩下原崖寺的残存部分,寺院主体已迁至山腰神奇的平地上。寺内古木茂密,庭院众多,清泉涌出。山腰悬崖上平地清泉,这实在是一大奇观。东山寺绿树成荫,水如明镜。千年“梅树”和茂密的古柏林荫蔽阳光;九龙潭的水清澈见底,给寺庙增添了不少灵气。游客在寺庙内流连忘返,随处可见画柱雕梁飞出婆婆的影子。祖师殿内,佛像栩栩如生,炊烟袅袅,木鱼声响;庄严肃穆,是东山寺的一大景观。

周建平故居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塘塘镇塘塘村委会下街村23号。周才明、周宏伟三家人住在那里。

周建平,字宗耀,字行堂,又名紫燕。 1892年8月26日出生于宣威县塘塘村,赣东北革命革命运动创始人之一y 基地。早年参加滇军,参加过1911年辛亥革命、反袁护国起义和北伐战争。 1927年经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八一”南昌起义; 1929年被派往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工作。 1师师长,独立师改编扩编的红10军师长; 1933年3月,在闽、浙、赣三省第二次省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江西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 10月,任红军红十九师、独立二十四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的佩特; 1934年2月,9月在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红军北上抗日,周将军率独立二十四师驻守赣粤边境,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35年任赣粤边区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北方武装部队部长; 1937年整编红军主力后,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第4师师长;晋察冀边区成为模范抗日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因脊髓炎去世,不幸去世。

田坝红军烈士墓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天坝煤矿花果山。

1936年3月23日,红二军、六军在宣威城北虎头山与追击前线封锁数日的国民党军队激战。重伤敌人后,他们转移到天坝地区。在田坝休息两天,带领群众打土豪、分发浮财,通过写标语、贴布告、演讲、文艺表演等方式,向群众广泛宣传红军的抗日思想和革命原则。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虎头山战斗中受重伤的两名连队干部因救治无效,在田坝湾子村死亡。红军大部队离开田坝转移后,留在龙德村的两名红军伤员被追击红军的滇军杀死。y。四名红军烈士牺牲后,当地群众就地安葬了烈士遗骸。解放后,当地政府为烈士树立了纪念碑。田坝煤矿建设后,为了用红军精神教育职工和子孙后代,煤矿党委将红军烈士陵园纳入矿区建设总体规划进行建设。 1979年上半年动工,当年国庆竣工。红军烈士墓矗立在矿区中心的花果山公园内。墓碑高5.5米,由黄瓦镶嵌大理石而成。纪念碑正面刻有“红军烈士碑”,背面刻有“红军烈士永垂不朽”两个金色大字。基座外侧内空,四面镶嵌大理石,刻有叙述。基座内安放着四位烈士的遗骸。陵园后山顶还建有红军纪念亭。

“六六”起义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格邑镇第一中学。

1947年6月6日,中共云南省工委直接领导的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六”支队在宣威格一法多乐山马坡年正式成立时,有领导骨干13人。蒋永尊负责全面工作,谢敏负责军事指挥,柴爱国负责群众运动,也就是农村工作,卢大邦是直属卫队长。支队成立后,成立了专门支部,成立了7个党小组,有党员63人。成立“六六”支队拉开了云南反蒋武装斗争的序幕,对云南武装斗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支队已在格邑、保山、云贵边境地区活动近5个月。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进行军事训练和政治工作,培养大批干部,发动多支武装部队,在敌占区积累了大量军事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运动的宝贵经验,为滇东北武装斗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先烈,激励后人,于1995年8月立碑。2006年6月13日,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泽根据地纪念塔

中共六编总支部西泽根据地纪念塔中共滇东北地方委员会位于云南省宣威市西泽乡政府驻地北2000米处。

1948年12月,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成立中共滇东北地委,同时设立地直直属单位委员会——云南人民自救军永昆支队抗击蒋介石,统一领导滇东北的革命武装斗争,宣威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而凯撒则被视为建立的重点地区革命根据地地理位置优越,群众基础良好。 1949年3月,县委机关、支队司令部、军政干部学校进驻西泽,建立了办公、办公的立足点。d 随后建立了后方医院、印刷所和修理厂。中共滇东北地委、第六支队在西泽开展清算反霸斗争,开展减租、降息、反奸反特等工作,组织民兵和游击队参加支援前线、阻敌。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泽人在反蒋战争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纪念英雄,教育后人,这座纪念塔于2007年12月建成。2008年2月,被命名为曲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宣威革命烈士陵园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美丽的东山公园南侧。

宣威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县之一,进行较早地结束武装斗争并获得解放。它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早在1920年代,就有许多优秀儿女远赴外地寻求革命真理,投身革命,并将革命真理带回家乡,播撒革命之火。 20世纪30年代,在红军长征两次途经宣威的革命影响下,300多名有志青年参加了红军长征。较大的农民发生过几次。 20世纪40年代初,宣威地下党组织得到较大发展,以共产党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活动相继涌现。 1940年代中后期,宣威成为滇东北反蒋武装斗争的根据地,云南第一支反蒋武装“六十六班”就在宣威诞生。宣威武装斗争风起云涌。在地下20多年的历程中在革命斗争中,宣威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战斗,为宣威、云南和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贡献。

为了让烈士的事迹永载史册,激励后人,宣威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宣威革命烈士陵园。工程于1987年5月1日奠基,10月1日竣工,10月11日举行落成典礼,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0月22日,被曲靖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曲靖市第一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

位于云南省宣威市保山镇第二中学校园内。

保山革命历史悠久。抗战胜利后,保山、格邑地区早已被上级党组织列为武装斗争的重点地区之一。

宝山中学位于格邑宝山中心区,是地下党工作重点点之一。为纪念保山发生的几次武装起义,缅怀革命先烈,1996年8月建立了保山武装起义纪念碑。

改组纪念碑亭第六编总支队位于云南省宣威市洛水镇第一中学。

1949年8月1日,中共滇东北地委和云南人民自救军永昆支队抗蒋在大云召开万人会议山、洛水洞、宣威、办公室官方宣布,以永昆支队为基础,将永昆支队、宣威支队、沾益支队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云桂黔边防纵队第六支队,下辖3个主力团。这次整编,使滇东北许多人民武装力量合并起来,变得更加强大,为解放滇东北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后人,1986年11月,洛水镇人民政府竖立了这座纪念碑亭。随后,陆续设立了纪念陈列室等设施,进一步丰富了纪念内容。

虎头山烈士陵园

宣威虎头山红军烈士陵园位于宣威市以北11公里的来宾镇大坡村。面积35000平方米rs。墓地前有来宾煤矿、来宾镇党委、政府机构,吉红、长征、虎头等十余所中小学,326国道从墓地前经过。

1935年11月,在贺龙、任弼时、关祥英、肖克、王震等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出发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了长征。 1936年3月22日,红二军团、红六军团开进宣威来宾堡地区。第二天一早,他们就与阻击追击的敌军激战。乌蒙山区围歼红二、六军团的阴谋。战斗中,红二军第4师第12团团长钟子廷、第11团政委黄文邦、第53团政委段兴寿红六军十八师团长、十六师组织科长唐辉壮烈牺牲。 。为纪念革命先烈,激励后人,中共宣威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虎头山红军战斗旧址修建红军烈士陵园。陵园于1977年动工,1979年竣工。30多年来,陵园多次修缮、扩建、绿化。陵园内有烈士墓、红军战斗纪念塔、屏风、展览馆、观景台等主要建筑。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准宣威虎头山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来宾龙洞

来宾龙洞位于城北30多公里处,深度760米。洁白透明,似蛤仙撑伞,又似金蟾戏水,无不栩栩如生,栩栩如生。有一道长约15米的石帘,看上去就像一道瀑布从天而降的帘子。到处漂浮。漫步洞中,步移景移,一步一景,美不胜收。

克都河古驿道

克都河古驿道位于云贵交界处的克都河河畔,全长69公里城市以北。它北接贵州,南接云南,秦汉时期开通,洪武十五年重修的古驿道至今保存完好。驿道崎岖、蜿蜒,记录了古代频繁、艰难的商旅活动。游客爬到这里,可以听到马蹄铁敲打耳膜的声音。

自然景观驿道上,古碑、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如珍珠。诸葛亮南征时驻军的“诸葛营”,明代南征时的“古战场”和“古堡”、“烽火台”,虽然历经沧桑,但可以想象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可以跨过河北岸约200米高的悬崖,在郁郁葱葱的绿色灌木丛中露出一块白色的砂岩。远远望去,犹如“绿幕白雪”。河北岸有一座“V”形山口。山坡上,有一片桃树林。每当春暖花开时,桃花随风落入溪中,形成“锦里桃花”的奇观。对应河对岸。

“飞天老树”和“枯竹根”令人惊叹;海拔150米的翠屏崖上,刻有“山高水长,行云流水”八个大字,每个字高三米多,引人注目;翠屏崖下,倚有一块巨石,上刻有隶书“飞虹立鹤”四个大字,儒雅中透着刚劲。大门宽约四米。位于古驿道险关,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水公园

万水公园位于宣威市东南角,占地45亩,其中水面25亩。园内小桥流水,绿水潭,假山参差,翠竹翠绿,更有红柱绿瓦的“思源亭”、“观鱼亭”临水而立。春夏之际,百花盛开rden盛开,让人心旷神怡;冬天,花园里的景色披上银装素裹,别有一番情趣。

水水龙潭

水水龙潭位于宣威市西部大麦地村西侧山麓,四周竹林环绕,绿树成荫。色又静的杨波。每年夏秋季节,常有奇观,如龙戏水,故称龙潭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