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一列森林小火车鸣响了汽笛,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梅水乡员村车站出发,前往下一个目的地。透过车窗望去,茶山、荷塘、生态农场、客家门匾的迷人田园风光缓缓展现在眼前。

“小火车见证了我们赣南农村6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驾驶森林小火车30多年的司机朱忠岭介绍,森林小火车于1964年建成投入使用,丰富了赣南山区。竹材运出山谷,服务沿线县市的发展。 1986年,赣南山区开始实行限伐封山造林政策。这辆森林小火车不再运输木材,而是帮助人们山里的拾荒者不定时运送化肥、饲料等农产品和生活必需品。 20世纪90年代慢慢淡出历史舞台。

如今的员村,冬日里山环水绕,满眼都是绿意。回忆往事,袁村64岁的村民吴振林不时摇头:“有一段时间,植被遭到破坏,河流淤塞,水土流失后遗症相当严重。 ”

2013年,为进一步修复生态,上虞县在员村率先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试点,实施山地“三同时治理”推进山水涵养、河道疏浚治水、工业用水保护、生态水净化、水利工程“五水共建”。热爱“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经过多年努力,员村小流域治理成效显着。2017年3月,员村生态清洁小流域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近年来,上犹县找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村里茶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建设了一系列翠绿茶树行间的岭沟、引水沟、排灌沟就地储存雨水,减少泥沙径流,增加补灌抗旱水源,县里还引进了10多家茶叶企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至5680亩,同时形成一站式产业链链上,水土流失面积12.32平方公里得到有效控制。

森林列车现在承担了新的功能。 2014年1月3日,甘南森林列车作为观光专列重启,并先后开通两条专线。当地还重点美化铁路线路和小森林列车员村站升级改造。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袁村就是受益者。”员村党支部书记陈友良指着穿行在乡村田间的小火车,“现在,小树林里的小火车很忙,每天开行7趟,拓展了茶产业业态,带动了茶业发展。” “茶香游”蓬勃发展,去年春采茶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不远处,一辆福小火车浩瀚的翠绿中,游客缓缓而来,不时发出悠扬的汽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