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主持人:杨涛(来也有限公司旅行社)

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来也听力学院。

在这里,

学习文旅融合的创新理念,

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

分享山水万水千山。

文化旅游的本质,“阅读”独树一帜。

第二章旅游规划的基本原理

学习指南

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取决于规划所依据的相关要素。 。最重要的要素是市场、资源、政策法律、工程技术、规划程序等。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理论和理解构成了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这个不同的要素在旅游规划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从不同方面保证了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构成了规划的基本要素。简而言之,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形容它们的功能:市场需求是导向,资源评估是基础,项目规划是灵魂,政策法律是保障,工程技术是支撑。因此,这些成为本章各节的标题。

学习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知识点如下:

1.市场需求

2.项目规划

p>

3.政策法令

4.工程技术

5.资源评估

第二节以资源评估为基础

资源评估方法旅游资源

所谓旅游资源评估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进行的。方向和发展潜力,为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评估应考虑其在国际、国家和区域领域的相对重要性,以及潜在的旅游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可达性、保护等和因素。例如发展的相对成本、资源的环境容量以及发展可能对环境、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影响。应该强调的是,这些要素通常并不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在规划或规划时,应选择适当的评价项目或指标。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并赋予所选指标不同的重要性。这往往是一项仅依靠一些标准化评估模型或标准无法完成的任务。

评价的结果至少应该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开发潜力、哪些类型的资源是该类别区域的主要资源。最后一个条件通常是市场分析的重要先决条件。一般来说,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不同重要性的资源组成的。

旅游资源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定性、半定量或定量。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

传统的定性评估一般是依靠经验和知识,对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后,对资源进行结论性的描述,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有的研究者根据资源本身的某些特征,如资源是否具有“古、特、奇、美、名、用”等特征来评价旅游资源,也有的研究者总结出一定的定性评价标准,如美观性等。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围和开发条件等。 (刘振立,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旅游资源的特征。不便否认的是,它非常主观,无法量化,相对不科学。准确与否取决于评估人员的经验和素质。因此,这种评估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却非常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与定性评价方法相比,定量评价方法主要通过数学或其他方法来考虑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的各种影响因素。量化得出科学结论。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种定量评估方法并不完全是定量的,它们在评估指标的选择和各指标重要性的确定上都涉及到一定程度的定性分析。因此,这些米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如果评价者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专业经验,即使采用定量评价方法也无法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

一般来说,经过大量的调查和走访,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应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评价指标的选择

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实践中,构建满足所有资源条件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很困难的。索引系统。卢云亭(1991)、郭康(1995)和宋建霞(1994)根据对北京、河北、陕西的实际调查和归纳分析,提出了“八度”评价指标体系,有意识地提出了“八度”评价指标体系。其规模、资历和稀有性。 、独特性、保存性、美观性、组合性、流行性。郝晓兰和李兰伟(1994)在呼和浩特地区旅游资源评价过程中,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区位条件两层综合评价指标。评级因素指数也有多层。 。其中,旅游资源价值综合指标层包括4个评价因素指标层,旅游区位条件指标层包括3个评价因素指标层。每个评级因子指标层可以由多个评级因子组成。这些估值因素是最基本的指数单位。例如,评级因素观赏价值由美观、奇特、规模三个评价因素组成。这样,整个评级指标体系由三层组成:全评级指标层、评级因子指标层、因子评级层。

需要指出的是,2003年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确定了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分为资源项价值、资源影响力、环境保护和环境安全评价三个可以计算附加值的项目。每个评级项目都有几个固定的评级因素。看起来是统一的、权威的。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特别是具有相对独特价值类型的资源,显得很不公平。事实上,很多情况下硬性定义一套资源评估指标是徒劳的,因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类型、价值和方式如此丰富,很难用单一的通用指标体系来衡量。评估旅游资源。适应这种多样性。这也是现行国家标准受到许多学者批评的重要原因(黄元水,2006;刘毅、黄翔、刘家明等,2006;朱宏,2005;王建军,2005;王良建, 2006;杨振智,2006)。

2.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性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具有相同的重要性。这些要求决定了重要性各项指标根据实际规划或规划情况而定。通常,每个指标的状态通过分配给它的权重来表示。资源评价中经常讨论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根据权重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灰色模型法、五点评分法等。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夹杂着主观因素。是否客观、科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员和专家团队的知识和经验。

3.确定评估分数

评估分数的作用是比较相对状态相同资源的tif。付文伟(1994)采用评分法将资源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张国强(1998)将景观资源分为5个等级,即特级风景资源、一级风景资源、二级风景资源。分别相当于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地方级的景观资源、三级景观资源和四级风景名胜区;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也将旅游资源单位评价分为5级,并规定5级旅游资源称为“特级旅游资源”,级别5、四级、三级旅游资源统称为是“优质旅游资源”。一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俗称“优质级旅游资源”、“普通级旅游资源”。

4.评级

根据既定的评级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单项评级。然后,根据资源的单项指标得分和指标权重,根据加权求和计算出资源的总分,最后根据最初提出的评价分类对资源进行评价和汇总,得来判断资源的级别,加权求和公式可以表示为: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也行动”

< p>发布者: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