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德克萨斯州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旅游线路和景点

第一天:苏禄王墓——皇明太阳谷——古运河风景区

1.苏禄王墓

苏禄王墓位于德州市北区北营村。它已被列为重点文化遗址。 1997年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古代苏禄王国位于菲律宾苏禄群岛。这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酋长国。国家分三个诸侯:东王、西王、东王。明永乐十五年,苏禄群岛三位国王东王巴都格巴哈拉、西王玛哈拉格玛丁、东王巴都格巴拉,携家人进行了一次由340人组成的友好使团。他来华进行友好访问并受到热烈欢迎明永乐皇帝朱棣所为。三位国王在北京愉快地停留了22天,并沿着京杭大运河乘船南下回国。东王在经山东回国途中不幸患病,于1417年9月13日病逝于德州北部的安陵城。

永乐帝闻讣,深感哀悼,遂遣礼部郎中携祭书至德州,按皇家礼仪安葬。东王长子都督马汉回国继承王位。格穆宁公主、次子温哈拉、三子安都鲁以及十余名侍从仍留在德州看守陵墓。永乐十六年秋,永乐皇帝亲自上书,下令石庙“永存”。太子死后埃斯东和两位王子,他们被安葬在墓地的东南角。清雍正九年(1713年),根据东王后裔入籍中国的请求,清廷决定以文、安姓入籍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东王后裔至今已传承21代。 1980年,菲律宾驻华大使雷耶斯博士专程前往德克萨斯州参观东王墓,会见东王后裔。 1986年,中菲合拍大型历史传奇故事片《苏禄王与中国皇帝》。

2.皇明太阳谷

中国首家太阳能主题公园,拥有9个世界级可再生能源中心、10座太阳能建筑和唯一的车站n 该国湿地的微排放旅游。世界上,这就是黄鸣太阳谷与众不同的地方。

海明太阳谷以太阳能为基础,结合多种节能技术的节能建筑为特色,被誉为“21.5世纪绿色城市典范”。

3.德州古运河风景区

德州古运河风景区以运河文化场所为中心,以一河两带为主轴,呈现出全球“一纵、二带”模式的格局。一横六区”。广场的主题体现了德州的河运文化。主要建筑有体现德州交通枢纽地位的九大天衢牌坊、代表德州历史的运河门、代表运河潮流的九龙喷柱以及小型雕塑等。作为码头和旧船。

运河文化广场的造型和布局以方形、对称为主,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广场的庄重和体量;广场中央的主题雕塑象征着德州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雕塑周围宽阔的广场为人们休闲、旅游、娱乐、聚会提供了场所,同时展现了磅礴的气势该地点的;广场两侧设计为绿树成荫的广场,广场四个角的绿地为游客提供了宜人的休闲空间。一侧的大型海滨台阶通向水面。与运河码头结合,不仅连接运河水道观光,还可以让公众观看水上表演。拟设计在广场上看到并建造了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三门四柱拱形建筑。整个广场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此外还有九龙喷水柱、桅杆、入口石牌坊、柱子、运河漕运雕塑等景观小品。增加了频道的文化氛围。新的文化旅游景点。

第二天:九龙湾公园-新湖风景区

1.九龙湾公园

九龙湾公园位于德州古运河岸边。原厂址是一个开放的森林公园。公园内还有一个巨大的鱼池可供游客钓鱼。每个人都可以在公园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休息娱乐空间。

古景阁、敬一阁、厚德阁、中华阁等古建筑九龙湾公园内还修建了文莺水、骑楼和木栈道。青铜民间雕塑星罗棋布其中,艺术设计深厚,堪称点睛之笔。传统的门、亭、廊、亭、广场、茂密的自然植被、园林周围的湖滨长廊和堤道等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九龙湾的六大景点:绿揽胜、沁园樱花园、紫藤雨花、翠绿花园。静水、清心、葱郁,是德州园林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

2.新湖风景区

位于德州市中心,北邻东方红路,南临东风路。主要由中心城市广场和新湖两部分组成。这是集文化、休闲、娱乐、体育于一体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景区占地面积1200亩,水域面积600亩。它由中心广场、百年广场、文化中心和新湖组成。

中心广场建于1998年;世纪广场建于2000年; 2001年,市委决定还湖还民、山水还民,搬迁政府机关,改建为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电影院、老年活动中心; 2002年,清风园、运动健身区、希森欢乐岛建成,两座原有建筑改建为博物馆、剧院。整个景区由五个湖泊相连,水面如镜,园林高耸翠绿,风徐徐,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来自德州。市中心广场分为休闲广场、文化广场和体育广场。新湖区是一个开放式的湖滨公园,总面积28公顷。分为东湖、中湖、西湖、南湖。 “知春阁”、“梅园”在德州独具特色。通过街桥与城市中心广场有机连接,相得益彰。

那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德州的风土人情

一、赛驴

德州传统民间舞蹈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年。演员身上绑着一头“驴”,给人一种骑在驴上的感觉,演员的双腿在“驴”裙下模拟驴的奔跑。表演有“一头驴”、“两头驴”、“一队驴”等,并有锣鼓、唢呐等伴奏。

第二,挑花杠

“挑花杠”最初源于人们提着花篮祭祀“大姑神”的仪式。上帝爱花,所以人们佩戴花。在“大姑庙”前敬献花篮,做各种事,让大姑神观赏,表达对“大姑爷”的尊敬,赢得大姑爷的青睐。

三、绣球灯舞

“绣球灯舞”是一种集武术和舞蹈于一体的娱乐性民间艺术活动,表达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生活安宁的愿望。它诞生、发展于齐河县抓镇官庄村,后流传至济南市长清、北苑。

四、斗蟋蟀

它们起源于南北朝后期,发展于宋朝唐宋,盛于明清,兴盛至今。宁津蟋蟀个头大,皮厚,牙齿坚韧。最典型的是布普勒尔迪安镇、杜吉镇和其他城镇。斗蟋蟀起源于蟋蟀养殖。通过欣赏和观察蟋蟀,人们逐渐发现雄性蟋蟀具有攻击性的特征,蟋蟀的战斗风格也逐渐显现。

五、马蹄吹腔

马蹄吹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流派,属于唢呐剧种,主要伴奏乐器为笛、笙、唢呐、三弦等管乐器,故俗称吹腔。它的前身是柳子戏,是五百年前流传到山东、河南、冀南、苏北等地的民间戏曲。不同的地方叫法不同。清代,柳子戏传至运河以东,黄河以北的临清、夏津等地称吹调戏。

今天的介绍就到此结束,别忘了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