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化州(茂名化州景点)
化州市,广东省茂名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尖江中游,东经110°21′至110°45′之间位于北纬21°29′与22°13′之间,北与广西北流县接壤,南与广东省吴川市接壤,东与高州市、茂名市茂南区接壤,与广西陆川县接壤位于广东省和廉江市西部。境内主要语言为粤语子方言化州话和客家子方言雅方言。化州是中国著名的南菜北运基地之一,有“中国橙红之乡”的美誉。
化州北有浮梁山。东北有龙王山,又名来安山。茂名水北界位于东北部,也就是斗河。东北陵水的另一支则发源于广西北部。入境后,曲男到达合江市场。曲东南,跨州治北与鉴江汇合,向东南流,入吴川入南海。
化州地势狭长,形似狮子,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南北距离80公里,东西宽度40公里。耕地面积65.9万亩,林地面积161万亩,果园面积90万亩,淡水鱼塘面积1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查明,有金属、非金属矿山20余种。其中钛矿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
中文名
化州
国外名
化州
别名
Orange城市, 橙色国家
行政区类别
县级市
地区
中国广东省茂名市
辖区
河西街道、杨梅镇、中东镇等
政府驻地
东山街道[1]
< p >电话区号0668
邮政编码
525100
地理位置
粤西南< /p>
面积
2354平方公里
人口
117.89万人(2010年常住)
方言
p>
粤语-五花片-化州话,客家话-鸭话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鼓楼、石龙风景区、剑岗岭、中火章、刘家、宝山公园、橘园、文庙等
机场
粤西国际机场(下属)建设)
火车站
化州站
车牌代码
广东K
行政代码
p>
440982
特色菜
花菊红、中东猪、白切鸡、簸箕炒菜
风景旅游:
剑岗岭
剑岗岭
古剑岗岭古称“化州之镇”。位于广东省化州市中部的黎港镇。因其在方圆百里中独具一格的美景,又被称为骊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圆4.8平方公里。远远望去,西北连绵的群山,犹如大海碧波荡漾;东南平原一望无际,村庄田野交错。骊山有一件奇怪的事。每逢寒冷霜冻,山左右两侧无霜,庄稼不枯萎。剑岗岭以石景闻名。石室位于山顶东南侧。其深12米,宽15米。它可以容纳容纳数十人,是游客休息的地方。该井长50厘米,宽33厘米。井壁和井底均由花岗岩制成。该井终年不涸,水清如镜。溪在仙洞下,长20米,只闻水声,不见流水,故称“石底流泉”。此外,还有石台、石塔、石林、石床、石盘、石砚等,形似实物。山上还有玉皇宫、落变仙宫、载农知章、望月墓、蝴蝶谷、仙人台、仙人洞、落仙翁、玄帝庙等景点。
中火岭
中火丈
俗称大丈、中火岭,位于广东省化州市以西10公里处。石湾区面积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雄伟,景色野趣,景色独特。化州河西铁路旁边,有从下郭到中火岭的班车,直达中火岭山脚,山脚下有一片圩田。中火章在中国历史、军事、文化中具有显赫的地位。南朝宋朝,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巾帼英雄的冼英曾征战此地,与割据势力作斗争,有力地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宋代文人苏辙、范祖愚,明末才子陈鉴,民国李宗仁都曾游览此地,留下了壮丽的诗篇。
玻璃泉
玻璃泉
化州市新安镇,有一口古井,名叫“玻璃泉” ”。自始至终千古以来,泉水源源不断,观泉游人亦如此。明崇祯年间,村民在此建庵,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云集于此赋诗饮茶。某县城清宫遇难,逃至此地。他改名山国,躲进尼姑庵。他剃光了头发,出家为僧。他带着五位小和尚为伴。他带领众人在悬崖下挖了一口“玻璃井”,采树叶当茶招待路人。古人曾为这个春天写下“饮一杯茶配新罗”的诗句。从此,“来尝一勺明泉糖”的人络绎不绝。琉璃泉水清澈如玻璃。比普通水重5%,长期不腐烂。即使没有煮熟,吃起来也是甜的。用玻璃泉水浸泡当地榕树茶,茶色黄亮,香气幽静,味道醇厚,如甘蔗、如酒。附近的一个山村里,人们经常饮用此泉水,许多人都长寿了。
宝山公园
宝山集萃”。1964年辟为烈士陵园,1984年改建为宝山公园。面积约2.5万平方米。正门公园东在墓地交汇处,景阳、橘子、积翠、龙吟等亭台楼阁;两条环山道路,旁有石台、石凳,供游人休息。清风楼
清风楼
位于旧城衙大院后最高处的古城墙上,始建于唐代。其址及建筑名称几经更迭,唐代称观风台,宋代称清风楼,元代称观风楼,明代称清风楼。明代,清同治年间重修。树空映衬的原野风光,茅屋鸡声隔水向东”,如今已是“三河六岸桥连,车如流水,人如龙龙”的繁华景象。 ”。
化州文庙
化州文庙
化州文庙,又名文庙、学宫,是位于化州市宝山南麓,面向南栏,雄伟壮观,是当代著名的古建筑。文庙原是化州古镇的文化教育中心。包括崇圣殿、明伦殿、相贤殿、明还殿、石龙书院等。这些建筑群分布在宝山南部,楼阁林立。威力堪比文昌儒门位于广东南部海南省。化州文庙历经宋、元、明、清历代。宋嘉定二年(1209年),刺史范良辅迁旧学于州。南阙,这就是文庙的雏形。元、明两代曾迁建重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迁原址。嘉庆五年秋至次年,文庙的规模和布局终于确定。建筑内有中华文化《十三经》、《二十一史》、《史记纲目》等。正殿西侧有长廊通向石龙书院,石龙书院始建于清代。崇祯年间,周围有长廊。自从科举废除后,崇拜孔子之风渐盛。寺院逐渐改为学校,解放后为化州第一中学校址。现主要建筑“大成殿”、“尊经阁”尚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