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周边城镇村庄(资阳周边旅游景点)
优质葡萄种植基地。
农村垃圾清运。
干净整洁的大同街。
春天赏花,夏天采果,四时垂钓,大佛镇给你一个诗意的居所。 5月23日,资阳日报社、资阳广播电视台大型采访报道活动“走遍周边乡镇”走进第十三站——乐至县大佛镇。
大佛镇位于乐至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69.96平方公里。因镇内有千年大佛寺而得名。东与劳动镇、圣池乡接壤,西与简阳市涌泉镇、云龙镇接壤,南与凉水乡接壤,北与凉安镇、泉胜乡接壤。近年来,大佛镇积极探索适合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重点围绕圆菠萝、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依托东禅寺水库特色景点,规划打造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休闲小镇。
──大佛镇党委书记杨世奇
大佛镇是钟灵毓秀、省级卫生乡镇、市级首批文明乡镇。大佛镇党委、政府将带领4.3万大佛人积极抢抓首都融入城市发展、成都“东进”战略、乐(图)金(唐)大通道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高速公路,立足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凭借水库资源优势,科学规划,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将大佛打造成为成都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农业与旅游融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小镇,实现乡村振兴。
城乡清洁
健康乡镇名副其实
微风徐徐,阳光正好。 5月23日上午,记者一行从资阳赶往大佛镇,上午9点到达大佛场镇大同街。街道干净整洁,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有序,人行道上桂花树郁郁葱葱,保洁人员不时出入清理马路上的垃圾。
友谊路是长镇的另一条主干道,商铺林立,人来人往。一片繁华景象,尤其是街道的环境卫生,大大超出了记者对乡镇街道的想象:街道全长1.5公里,大佛场镇三大主干道之一。这里也是商家最集中的地段,有400多家商家。 ...
“我在这里住了51年了,以前的环境又脏又乱,现在街道变得更宽更平坦了,卫生也改善了。”说起小镇的变化,大同街的一位剥豆子的老人卢仙芝感慨万千。
城镇里的环境管理得很好,农村也一样吗?随后,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乡村。从过境的106省道,我们进入了一条水泥村道。沿路的道路依然干净整洁,农家院外的稻草、杂草也被村民们堆得整整齐齐。
大约半小时后,在距离大佛场镇5公里的东禅寺村,一辆正在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每个村都是平等的配有特殊的垃圾收集箱。 “我们每天都要开车四处收集生活垃圾,然后转运到镇上的垃圾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垃圾车司机黄平告诉记者。这里一共有35个垃圾箱。在禅寺村,他仅一个多小时就能将7个村民组的生活垃圾全部收集并转运出村。
“以前,村民们对生活垃圾的认识不深。 “思想观念落后,环保意识差。”东禅寺村党委书记金小林说,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村委会从宣传教育入手,利用幸福基金积分等方法通过检查督导、季度总结报告、环境卫生星级评价等方式,村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内生动力被激发,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自觉将垃圾分类放入桶中的好习惯。
镇长田红兵告诉记者,为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该镇以被评为省级卫生乡镇为契机,以首个市级文明乡镇为契机,围绕环境卫生乡镇和农村两个重点领域,从突出人居环境改善、压实社区管镇街道、收购第三方等方面入手。党的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责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可随时收集、可随时转移、可集中处理。同时,还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化开展临街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加大对辖区442户散养农户的宣传教育和环保专项整治,新增秸秆粉碎设备35台,加快提升生活水平。污水处理厂建设及配套雨污分流管网工程……
产业蓬勃发展
集体经济不断发展
上午10点30分左右,记者一行来到湘潭子村,看到两台挖掘机在半山坡之间来回作业……
“‘新农场’”拥有2400头生猪的中联牧业公司正在这里建设,看到记者的到来,在现场忙碌的村民易军一行7人高兴地说,这是镇政府为生猪养殖做的一件实事。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别墅蒙古族还有另一个增加收入的项目。 “农民想要增收致富,光靠种粮食是不够的,还要靠发展这些特色产业。”
“通过与‘正大集团’合作,采用‘公司+农户(贫困户)+村集体+社会资本’的模式进行经营。”镇党委书记杨士奇告诉记者,该项目总投资450万元,其中:湘潭子村向上级争取100万元,全镇其他31个村各出资2万元、3个贫困村利用产业发展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投资该公司,让全镇35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效益。今年10月竣工后,将采用养猪的方式。 11月首批出栏生猪2400头,累计出栏4800头每年分两批进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头育肥猪可获得180元左右的代养费,代养回报率在15%至18%之间。仅此一项,公司每年可实现总收入约86万元,湘潭子村征集整体经济纯收入约15万-18万元。部分收入将分配给贫困户和股东,村集体用于发展公益民生事业。
随后,记者一行走进铁牛湾村。一到村口,一股清爽的果香和乡村泥土的味道就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前方路边,是一片“梨花梨海”。这就是铁牛湾村集体经济项目——袁黄里种植基地。
“租赁农民的土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农忙时我们会请一些贫困户帮忙,他们一天能赚几十块钱。”村书记李刚说,这些果树成年树是镇鼓励引导铁牛湾村、滚龙坡村等三个贫困村发展30亩圆菠萝作为村集体经济10亩,预计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同时,三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每年还从周边群众收购圆黄梨,统一包装,并安排人员到成都蒙阳水果市场等地销售。村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8000余万元。
“突出优势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品牌,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田红兵介绍,全镇在做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聚焦优质水果、订单蔬菜、现代畜牧业、特色种植业和种植业的“四张名片”。其中,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立了7000亩原黄梨种植基地和650亩优质葡萄基地,大佛原黄梨也成功进入2018年北京国际农业·农产品展览会,开发反季节秋海椒近1500亩,新开发大棚蔬菜200余亩,榨菜面积达1万亩,现有2.2万亩生猪存栏、出栏5.75万头,标准化猪圈3.1万平方米,其中年产规模养殖场3个。屠宰生猪5000多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在观音寺村等村建设180亩水产养殖基地,在泰山村建设山鸡、野鸭、野猪“鹏城生态园”,成为当地特色名片配种。
农旅融合
休闲小镇建设加快
中午12点30分,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东禅,距大佛场镇寺水库7公里。坝上微风徐徐,湖水波光粼粼,湖岸上成片翠绿的森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山水交融,风景秀丽,恰到好处。就像一幅水墨画。
东禅寺水库建于1973年,为中型二级水库,设计库容12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容量950万立方米。中间有两个岛。 “龟坡”和“小龟坡”面积分别为30亩和4亩。
停留15分钟后,记者一行从大坝出发,绕过水库,经过米陀寺村、黄莲嘴村、铁牛湾村、东禅寺村,来到大乌龟坡对面,沿线风景优美,柑橘、黄梨等特色产业发展喜人。
穿上救生衣,登上木船,还没上岛就看到附近岸边至少有10个渔民正在捕鱼。“这里生态好,鱼很多。”我和几个朋友几乎每周都会来这里。”渔民吴峰说,自从两年前无意间来这里钓鱼一次,他就“上瘾了”。就往这里跑。
“几百人”周末和节假日来玩。他们只花“钓鱼35元一天,住宿100元一天,非常划算。”李刚笑着说。水库水域面积3000多亩,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成都金堂土桥仅13公里,几乎70%的渔民来自成都方向。”
田红兵介绍,目前,镇上正积极与省垂钓协会等对接,准备适时举办垂钓比赛等相关主题活动,游客可以在享受垂钓乐趣的同时欣赏大佛风光。
<依托水库丰富的水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库区沿线发展的1000亩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与旅游融合步伐,引进相关服务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直辖市提供服务。深度开发田红兵表示,根据规划,大佛想要打造的不是传统的农家乐、乡村游乐项目,而是乡村生活体验,将农耕文化与本土文化融为一体的全新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游客春来大佛赏花,夏季采果,四时垂钓,平时体验农耕文化,走时购买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农旅融合成为推动大佛经济发展、效益提升的“加速器”人民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载体。文字图 资阳日报记者 黄建伟实习记者卢凌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