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江西婺源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硚口镇李坑村是李致成的故乡,全村260多户人家大多居住在溪流两岸,形成了小桥流水的家庭画卷。山庄内有明清古民居、古桥、古亭、古树等景观年龄。村里清澈的小溪倒映着衣着少女的曼妙身姿和白墙黑瓦的古民居,处处都会驻足你的脚步。王口余氏宗祠位于县城东北30公里处,面积1000多平方米。该建筑为清代中轴线歇山式建筑。祠堂内所有木构件均精雕细刻,有大中小、造型各异、图案百余组。刀法有浅雕、深雕、透雕、圆雕等。它们精美绝伦,被古建筑专家誉为“建筑艺术的宝库”。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七小七是清代两淮盐务使姜仁敬的故里。它位于十字路口位于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段心河、小七水畔。村屋大多建于清代,各具特色。村里的小巷全部用青石板铺成,曲折蜿蜒,环环相扣,犹如一盘棋。主要景观有高耸的双亭、枫荫、进士殿、大福殿、荣禄殿、蒋氏宗祠、砖门盖、养生河、古拙台等。 2000年被评为江西省现代农业生态示范村。文公山风景区 这是一座文化名山,位于县城南部小林乡,距县城紫阳镇29公里。朱熹(文公)祖坟葬于山腰,故名。山上森林郁郁葱葱,主要景观有吉庆阁、古驿道、朱熹墓、桂花池塘、敬亭等。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亲手栽植的古杉群。现存树16棵,最高38.7米,胸围最粗3.07米。被誉为“江南杉王集团”。 198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古城旅游区 古城位于江西省婺源县富春镇,毗邻鸳鸯湖、金山茶馆。古城地势险峻,三面环山。其如屏如墙,蜿蜒起伏如城墙,内部平坦,入口数尺。南宋岳飞路过此地,见其形似古城,赞道:“真是,古城也”,故名古城。城里的枣林、青堂瓦房、清泉倒影、田园风光、水石庵、高山和平坦的湖面,映照着过去与现在。 “石熊门”、“石顶帝王盖”、“海巨鲸”、“二龟归来”、“龙床莲花”等栩栩如生的景点,犹如人间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回来。金鸡山:山上长满了桂花树,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如云霞彩,芳香四溢。游古城,古香古色; AAA级旅游区。婺源至景德镇的公路经过,距县城40公里。金山生态茶产业观光园是游客参观、采茶、泡茶、看茶表演、品茶、买茶的场所。闻鸟语花香,碧水垂钓,享受旅游休闲参与的乐趣,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无限乐趣。金山生态茶叹采园拥有有机茶700余亩,所产有机茶获得欧盟有机监测认证机构认证。园内有“五牛枣”、“上梅洲”等各类茶树,均为国家优良茶树品种。茶园周围绿林环抱,青山绿水,与白墙黛瓦的茶楼相得益彰,体现了人文与生态的和谐之美。鸳鸯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部富春镇,水面2300余亩。湖区幽雅幽静,空气清新甜润,山色苍翠,湖水清澈如玉。碧水中央矗立着一座湖心岛上,有湖心亭、廊桥、观园阁等景观,还有桃、李、柑橘园。自1986年每年有2000多对鸳鸯聚集在此过冬,它们友善而快乐,是全国最大的野生鸳鸯栖息地,被国内媒体誉为“生态奇观”和国外。 1997年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道教名山——凤游山位于镇头镇西角与景德镇市交界处,相传有一只彩凤在此飞翔,故名。山顶有净音寺,香火相当旺盛。池塘、舍身崖、望湖峰等。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石林。虎滩漂流全程6公里。河水时而缓慢,时而湍急。 《闪闪的红星》潘冬子竹筏拍摄地 婺源博物馆 婺源博物馆位于县城儒山上。那里有陶瓷、玉器、金银器、工艺品等各类国宝及一、二、三级文物10000余件。有“展览陈列室”、“婺源古建筑展”、“砚台历史展”等展品。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商代陶器、西周青铜鼎、汉代陶杯、陶权、唐代铜镜、宋代名瓷名砚、盘龙玉带、羊脂玉冠、明清字画等珍贵文物。古董,一定会让您惊叹不已。大开眼界!婺源博物馆因其藏品丰富、珍贵,被誉为中国县级第一博物馆。著名的茶商村——严村位于寺口镇,距县城18公里。村内有商人兴建的民居56栋,大部分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明朝。建筑风格多为一至三层斗式木结构,四周有风墙、火山墙,大门为石库门房,水磨青砖立面。平面布局一般为三开间,分为前厅、后厅、厨房,前后均有浅天井。方柱石基,格子门窗,地面青石板。最令人惊叹的是“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徜徉其中,犹如置身于一座建筑艺术的殿堂,让人流连忘返。是江西省古建筑重点保护村。四溪村 四溪村的古建筑大多建于明末清初。鼎盛时期有70多座建筑,现在有30多座建筑。其中,“敬序堂”大宅落成建于清朝雍正年间。房屋由庭院、正厅、后厅、花厅、厨房、花园组成。占地一亩多。客堂建筑雕刻精细完美,殿堂呈长方形藻顶,古色古香,1987年电视剧《聊斋》曾在此拍摄。更为难得的是由96个不同字体的“寿”字组成的“百寿图”,刻在十二扇门的中间,堪称“精品”。村内还有其他古民居和通济桥。凤山龙天塔 龙天塔矗立在婺源县北凤山村头的浙江河畔。该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砖石结构,六面七层,高30多米。声音。塔内有台阶可直上顶楼眺望。慧墨名品V红关古村建于南宋建炎年间。明清时期,虹关是徽墨的主要产地。詹氏墨店有80多家,占全县80%以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历经300多年的风雨,由徽墨名家建造的明清民居依然展现出古朴典雅的风韵,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村头溪边,矗立着一棵已有1000多年树龄的古樟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三亩。古诗有“下根雄伟达九原,上枝摇曳如云烟”的赞誉,被誉为“江南第一香樟”。民国时期,有一个嘘声《古张隐集》出版,专门吟诵此树,堪称图书之乡的又一高雅盛事。沱川李坑 沱川李坑,始建于南宋初年。该村镶嵌在金凤秀岭之中。青松翠竹与黑瓦白墙相得益彰,古道石梁与湍急流水相得益彰。沿清溪河而建的明清府第,如工部尚书余茂学、余茂衡的“尚书第”、余茂亨、“上清第”、余茂慈、 《都监第》里客侍中,副都御史于子仪。木堂”、余威书、兵部首领“司马第”等,角角飞檐、“三雕”工艺精湛,图案寓意深远,被称为创作灵感的源泉。艺术家。这是一个关键c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长寿古里——洪村 位于清华镇洪村,是洪姓聚居地,建村于北宋初年。村子地处狭窄蜿蜒的山谷中,一条小溪从村边经过,溪上建有三座石桥。村内有光裕堂、三叔堂等宗族建筑,《茶规》、《养生河》、《禁赌》等碑刻是宗族制度的见证。该村古时盛产“松螺茶”,村民善于养生,长寿者不少,故有“长寿古黎”之称。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山村里,居然有一个“四代医”家庭,可见婺源书乡的“十户之村,永不放弃读书”确实是名副其实!一个祠堂精仪堂,又名白竹宗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祠堂为砖木结构,由庭院、门楼、正堂、后堂、后卧室组成,面积1200平方米。再往前就是九脊顶和五凤式门楼。大雄宝殿正中悬挂着清代文化殿大学士张玉树题写的“敬一堂”匾额,刚劲有力。梁上木雕精美,有“鳌鱼吐云”、“龙凤呈祥”等,四座石基上深饰“鹭戏荷”、“凤戏牡丹”、“鹤攀”。云”、“喜鹊衔梅”。该寺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于1982年在法国巴黎展出,现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洞纳提奥纳尔森林公园 该公园以其雄伟和深度而闻名。分为灵岩溶洞群、石城古树群、石林仙境三个区域。 1993年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 灵岩溶洞群由青云、莲花、寒虚、灵虚、翠岭、琼枝等36个溶洞组成。现存吴徽、朱熹等名人题刻千余处。已开发开放含须、莲花两个溶洞。村庄。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小江江地八世祖迁居江湾,子孙繁衍,成为豪门。自唐代以来,江湾一直是婺源通往皖、浙、赣三省的水陆交通要塞,成为婺源的东大门。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文化繁荣。绿色的茶与雪梨久负盛名。还诞生了清代儒家、音韵学家蒋雍,明代隆庆年间户部侍郎蒋依琳,晚清著名教育家、佛教学者蒋谦。 ,以及一大批学者。官吏有25人,是婺源“书乡”当之无愧的代表。村内至今仍保存较为完好的三圣堂、顿冲堂、培心堂等徽派古建筑,以及东河门、坝井等公共建筑,极具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江湾是婺源文化和生态旅游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小蒋氏宗祠”是小蒋氏发祥地江湾占坑氏族修建的建筑。是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祠堂。不仅规模巨大规模宏大(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宏伟,雕刻精细,人文丰富,历史悠久……不愧为“江南第一寺” ”。小江氏是帝王将相的后裔。它起源于萧,成于汉,显于梁,盛于唐。堪称“文武世家”。民俗陈列馆 婺源人民素以崇尚美好、品味生活而著称。以此为基础的婺源民俗文化,成为众多地域文化中的一朵绚丽之花。婺源古代民俗陈列馆以“猫眼”的视角,生动、典型地展示了明清时期婺源的手工艺品和艺术品,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风貌和艺术风格。其中,木雕、竹编、银器、刺绣等多个品种被选为高品质工艺品。优质的产品。工艺精湛,精彩绝伦,栩栩如生。该馆共展出18个品种500余件作品。每一件艺术品都是色彩缤纷、充满美丽的东西。它是婺源人一个时期的品味和意境追求的记录和写照,也是不可估量的精神食粮。以及教科书演示。或许,这就是创始人十几年来的痴迷与执着,不惜重金、苦心经营这个展厅的全部用意。希望通过展出的作品,让大家领略婺源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灿烂文明。开放时间:上午8:30至晚上10:00地址:婺源县文博路金牛宾馆前300米(化龙木雕、青莲茶社旁) 头镇阳春村古戏台,阳春古戏台,建于明代。方氏家族前联祠堂设有露天大厅,可容纳400至500人。十六檐前后对称,造型柔美曲折;梁架为牛角支架,圆形牛角藻顶,层层重叠,造型美观,结构坚固。舞台高约1.7米,前后舞台面积约50平方米,腿(柱)40个。根据传奇剧的要求,前台设置了8扇门,供演员同时进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