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假期(国庆假期必去景点推荐)
假期旅行的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刚刚过去的国庆7天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或许,因为疫情限制或者工作需要,很多人在这个假期没能像往年一样出行,但却获得了难得的陪伴家人或者“放空自己”的机会。从媒体报道和评论来看,过去一周舆论场虽然没有平时那么喧闹,但也有一些事情引起关注甚至引发争议。
首先是假期旅行的话题。即使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仍然希望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同时享受旅行的乐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游客另辟蹊径,开始了所谓的“逆向旅游”。螺蛳粉闻名的柳州、“宇宙尽头”的铁岭、一套房子要两万元的鹤岗、小房子克拉玛依石油城等都成为“逆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光明日报》在《“逆向旅游”为何触动年轻人心弦》评论文章中指出:“它所宣示的态度是超前和清醒的:旅游不是照搬别人说的,它不是刻板的,它是纯粹的,应该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让我们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能够更舒服地找到自己,找到与世界的联系。所谓主流热门城市和热点停留太久,远离了旅行的初衷和本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逆向旅游”表明,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体验,不会听从别人的建议,而是根据内心的喜好选择目的地。
当然,一些知名景区还是首选对于大多数旅行者来说,这些景点也很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例如,这个假期期间,一段名为“江西萍乡武功山女子雇轿夫背狗上山”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北京青年报》就此事发表评论文章《“雇人抬狗上山”为何引起争议》,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抬狗上山”山,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承载人我觉得这涉及到尊严的问题,不过是正常的劳务,只是有些人敏感地认为承载人的尊严受到了伤害。这是谁的问题?如果真的关心职业尊严,就应该关注从业者的待遇和权益保障,而不是打着关心职业尊严的旗号,给这个职业贴上‘低等’的标签。”
这个视图是相对理性、内敛,没有过度沉浸在网友的争吵中。文章指出了问题的本质:如何看待职业尊严问题。职业不分贵贱,体力劳动者没有足够“面子”的观点更值得反思。
面对此事,媒体评论保持足够理性,体现了新闻评论的专业价值。正如红星新闻在《指责“雇滑杆挑狗上山”》一文中所说,这种道德大棒不应该挥舞,“在开放包容的社会,尊重、关注和理解他人的选择是我们观察公共事务的第一个视角。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根据主观感受来评判他人的自主行为。从这一点来看,每个对滑手抱有傲慢和偏见的人首先应该学会“与自己和解”。 ”
除了旅游,看电影也是很多人国庆假期的选择。很多人都注意到,国庆档电影以题材电影为主,比如《归途》、 《平凡英雄》、《钢铁意志》等影片受到广泛关注,正如《经济日报》在评论中所说,“坚强、聚能、提振,构成了今年国庆档影片的主基调。主旋律电影更符合国庆观影氛围,是国庆档的主力军。
当然,国庆假期期间,很多人坚守工作岗位,一些新出现的劳动保障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杭州王女士聘请了住家育儿嫂,工资是日薪,放假期间她和丈夫带着宝宝回老家待了3天,阿姨留在杭州王女士家独自休息。回到杭州后,阿姨提出:这三天是带薪休假,也算三天工资。但王女士却感到很委屈:“这三天,阿姨没有工作,吃住都在我家。”在这种情况下,我必须支付额外的工资。 ?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对此,《新京报》在评论文章中指出,“家政服务人员是家政服务企业的员工,就像员工一样其他企业的他们享有基本权利,带薪休假的合法权利应得到保障,用人单位应重视。只有全社会正确认识家政服务行业及其从业人员,尊重家政服务行业,保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家政服务行业才能规范健康发展。 “保姆或者其他家政工都是受劳动法保护的,只要雇佣关系合法,用人单位就应该遵守合同,表现出正视问题的诚意,尊重员工的劳动。(黄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