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通知。

通知提及

600个传统村落纳入2018年中央财政扶持范围

其中13个湖北村庄入选

未来乡村旅游新目的地

有黄石

▼▼▼

< p>一武汉市罗家港湾,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罗家港村

罗家港湾面积5.9公顷,人口约200人。村内明清古民居建筑集中,是聚落罗氏家族的建筑风格与大鱼湾如出一辙。罗家港古民居建筑风格自然清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对于研究黄陂地区近代农村居民文化和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罗家港现存古院落数量较多,形式丰富。错落有致的农舍,依山而建,古色古香,蕴含着岁月沧桑的感觉。商人大院和农家大院并存,各有风味。

二黄岗市红安县永嘉河镇玉帆村

永嘉河镇玉帆村位于红安县东部。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15条天然垸,369户,1368人。这是一个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D革命战争时期,英雄的永嘉河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王嘉南将军、李天焕中将从这里走出来,将军们和铁血的红安英雄们给今天的永嘉河留下了宝贵的红安精神和红色文化,也为今天的永嘉河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美丽的乡村。

三恩施州恩施市盛家坝乡大集场村

大集场村位于恩施市西南60公里处,东与车寮坝村接壤紧临宣恩草坝场,西、南毗邻咸丰金洞、清平,北与下营坝村相望。地势北高南低。恩县公路穿境而过,是西南门户。

这里有“忠烈宫”、“裕宫”、“万寿宫”。有省级文物单位1处,市级文物单位7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土家吊脚楼技艺、南戏、石雕、木雕;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油茶汤制作技术、恩施节。

▲盛家坝南戏/田宗礼 摄

武汉市黄陂区蔡家闸街道蔡官田村四

p>菜馆田湾是黄陂区一代建筑群的名胜。自1412年建村以来,大部分历史建筑已被现代砖混结构所取代。目前,蔡济民故居、一口古井、一棵古树等少量民居建筑已被保存。它以1911年革命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

在前面蔡济民故居大厅的墙上,有一面展开的“九角十八星旗”。八颗黄色圆星,旗帜表面已经变得又暗又旧,颜色不再鲜艳。然而,在屋顶明亮的窗户斜射进来的阳光下,仍能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铁血”震撼。

五黄石市阳新县浮图镇骊山下村

骊山下村,古称“天堂山下骊”,位于阳信县天堂山麓。该村建村已有400多年历史。民风淳朴,农耕、读书世袭,文化底蕴丰厚。民居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尤其是李英明官邸,远近闻名。 2014年在文化部门的重视下重建。

柳石堰市张湾区黄龙镇黄龙潭村

黄龙潭村位于鄂西北十堰市西郊渡河河畔。在这里,现代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文明在这里完美结合。 2011年12月,黄龙潭旅游度假区荣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漫步在这里的古街,踩着记录历史的青石板,穿过曲径通幽,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繁荣景象历历在目。四大古街共同构筑了独特而宏伟的黄龙古建筑群,金碧辉煌的殿堂、风格各异的天井、精雕细琢的飞檐,向世人展示了她的无限魅力。

齐黄港市麻城市黄土港镇大五原村

黄土港镇大五原村位于大别山。曾经是富贵一方。大坞源的村屋依然保留着数百年前的面貌,留守村民也保持着最质朴的乡村生活方式。

为了向大家呈现中国乡村最质朴的生活方式,有人专门拍摄了微电影《到了大别山,你不能错过大房子!” ”讲述了一个跨越170年的故事。

八皇岗市麻城市黄土岗镇同建冲村涪陵窝

涪陵窝毗邻国家AAAA级景区——涪陵窝一级景区——铜尖冲瀑布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森林植被面积占全村面积的90%,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属原生态。天然氧吧。

旧县宁市通城县塘湖镇大郭村

大郭Village又名野猪窝。这里有自然环境优美的黄袍山,森林覆盖率达66%以上,被誉为“鄂南之肺”、“天然氧吧”。黄袍山天坛(大盘山水库东南侧,满山生长着至少10万棵野樱花树,每年3月中旬到4月初,这里就变成一片粉色樱花的海洋。< /p>

汉代谋士张良退居村里时,创办了“费贵书院”、“野猪窝”古戏等。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著名人物也曾隐居于此,并保存有张文鼎故居“文鼎师弟”。

闯王镇高湖村朱家湾,咸宁市通山县

闯王镇高湖村,位于九宫山,境内有金鸡谷风景区,是著名的金鸡谷风景区。瀑布、溪流、奇石、桥梁和珍贵树种,其中就有著名的鄂南第一龙潭。还有著名的风景区创王文化公园。

高湖村朱家湾所辖牛鸡岭西麓的小月山,是闯王李自成墓所在地。由坡地和主体建筑门楼、墓室、陈列馆等组成,依山而建,气势雄伟。

十一恩施州利川市毛坝镇人头山村

人头山村位于毛坝集镇西南20公里处。人头山,顾名思义,因其形似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丽女子,站在山顶眺望远方而闻名中外。早在1952年,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就题词“大坝漆闻名”

仙福溪发源于人头山,是青岩河的支流。民谣中的“四十八尺不”干”,据说仙府河蜿蜒曲折,从毛坝集镇沿仙府河逆流而上,到达人头山村。“坝漆清亮如油,照在美女头上,摇动了“虎色提鱼钩”是对坝漆和人头山的赞誉。巴漆、传统村落、民歌等特色文化成为人头山村入选中国特色村落的有利因素。

十二恩施州宣恩县长滩河乡白果村黄家寨

黄家寨是宣恩县长滩河侗族乡银杏村的一大特色该村组自然村,距县城30公里座位。村里的民居大多以木板和黑瓦为主。始建于清代,至今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以斗式木结构为主。

这里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地面植被保存完好,绿色农田开满菜花,村里小溪蜿蜒流淌,碧波荡漾。走近黄家寨,给人的感觉就是悠闲、舒适。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奢侈的。而且越是稀有,越是值得欣赏。

十三恩施州宣恩县高洛镇大毛坡营村

大毛坡营村位于宣恩县大山深处,整个村子有超过600余名苗族村民一村有160多户人家。美丽的梯田、古老的农耕习惯、纯朴的民风,让这个深山里的苗寨处处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这个存在了近300年的苗寨鲜为人知,这也让村里的吊脚楼和风俗得以完整保存并延续至今。 “原始”自然村。 2016年11月,大茅坡营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可以看到山,可以看到水

记住乡愁

这就是我们现在旅行时期待的风景< /p>

p>

告别城市,背起背包

体验一片从未见过的山水田园(湖北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