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苏州河沿岸有哪些网红景点?如何欣赏情侣画笔之美?
水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对于上海人来说,苏州河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和情感。
乐振文、张弛这对上海知名艺术夫妇,近年来创作了一系列体现上海风格的优秀作品。他们与苏州河的长久缘分,他们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上海这座城市无尽的热爱,都在画作中流露出来,像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9月9日至10月16日,“苏州河的源流——乐振文、张弛作品展”在上海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展出。
乐振文为本次展览创作了“苏州河文化新地标——八号桥艺术空间”。他在画上写道:“小时候,我在苏州河边生活了二十多年,从西藏路桥到浙江路桥,从小学到中学。当时,为了养小鱼,我一早和朋友一起去南昌路桥钓鱼。鱼和昆虫。早晚两岸熙熙攘攘,河岸上的船只为上海市民的生活提供了资源。现在这条河担负起了文化的重任,为上海人民传递着最前沿的文化。所以我想写生。”
乐振文《苏州河新文化地标——八号桥艺术空间》纸本水墨2022
张弛回忆当年她创作《苏州河新八景》时说:“初三的时候,我去国棉21厂画油画,路过苏州河,当时河水又臭又黑。 2007年回到上海后,我发现苏州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年来,在一河一河工程的治理下,步道全部打通了,鱼儿在水中游动,河水清澈见底。天空飞舞,苏州河沿岸的景色日新月异。沿着苏州河漫步,心旷神怡,心旷神怡。作为见证苏州河变迁的见证者,我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我深感幸福,也为能够记录下这美好的时刻而深感荣幸。”
张弛的“纸本设色《邮局大楼》2021
乐镇温、张驰的苏州河画作中,有两组作品非常特别,一组是《窗下》他们以自家客厅的窗户为特定视角创作的系列作品,这组作品以写生为基础,创作于不同年代,从2007年至今已持续十余年,视角依然存在一样,只是景色随时间而变化。
本次展览策展人张立行认为,两位艺术家以独特的方式描绘了滨水温泉的更新客厅窗下的古北路和长宁路上的苏州河两岸,笔墨精致。它试图展现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也反映了这个过程中的心态。
乐振文《窗下2021》纸本水墨2021
另一组是张驰创作的《新苏州河八景》,呈现了旧的和旧的。苏州河两岸新标志独特的景观将苏州河的历史文脉与当下的风景连接起来,让观众对未来产生更多的向往。
张弛曾花费10年时间创作《海揽七十长卷》,广受好评,并被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画了黄浦江畔、黄浦江畔等128处上海代表性风景。苏州河,拍摄这座城市,归档历史。张弛《苏轼八景》《后河》可以说是《海上揽胜七十长卷》的精彩延伸。这些作品以及乐振文的一些相关作品曾多次出现在苏州河光影秀中。
< p>张弛《梦园》纸本水墨设色2021张立行表示:“城市景观进入当代山水画领域,给艺术家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山水是因人而异的风景,那就是人与天地的心灵交流。那么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环境和空间就应该是山水画艺术灵魂真正游走的地方,也是笔墨的精神家园。由此看来,乐振文、张弛近年来所坚持的城市景观主题创作,具有超越特定时空的深刻文化意义。”
专栏主编:龚丹云图源:张驰《世界客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