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有哪些文艺景点和诗画馆?
从瘦西湖西门进入,过一座窄桥,就到了二十四桥景区的惜春台后面。通常的游玩方式是沿着罗烦栈道一直往前走,上二十四桥。这样,万华元在左边,小李将军的画册在右边。
不过,如果不去罗帆栈道和二十四桥,进了西门还能看什么? “诗画碑廊”!
廊桥荷香
从曲折,到静廊,尚未到“诗画画廊”。这条走廊,光影昏暗,既是走廊,又是桥梁。曾经有一部很受欢迎的故事片,叫《廊桥遗梦》。不知道有没有故事关于这座廊桥。现在有一朵美丽的荷花。荷叶在田野里,荷花正在盛开。这是一种罕见的品种,花朵大,双瓣精致。我看到后不禁担心起来。这么薄的莲花杆能撑得住这么重的负载吗?
长廊横跨郁郁葱葱的荷花池。走廊左侧是扬州税务学院的辖区。荷塘里有一艘小画船,正是“画船往来荷花天”的意境。一座九曲小桥连接荷塘两岸。中间是登船的码头。一座青铜雕塑前,主角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荷花池、税务法庭、清官,好有趣的设计!右侧是瘦西湖“两岸花柳皆水环抱”的壮丽景象。正是赏荷的最佳时节。走在这样一座两侧柱廊密密麻麻的廊桥上,微风徐徐,莲香阵阵;大荷叶上,凝结着清晨的露珠。荷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露珠也随之滚动。有几次我担心露珠会滚落,但在关键时刻却又折回了。淘气!
诚信古朴
走过廊桥,映入眼帘的是一面“歌唱古扬州”的大白墙。墙外建有飞檐翘角的楼阁,古色古香。几步之遥,便是独具特色的瘦西湖诗画碑廊。一道“如意门”是吉祥,是祈福。门紧锁着,不知道门内是怎样的宇宙,里面住着怎样的美丽。
如意门对面,有一座亭子。亭三面临水。三个月的洞门,就像三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景象。不同形状的桥梁不同功能的建筑、不同的植物及其在水中的倒影,与岸边的实景一起,营造出稳定超然的意境。
这里就进入了诗画碑廊。我喜欢吸引我眼球的扇子画。光看字体就能认出作者。六本半的特点太明显了。仔细一看,确实是板桥正邪的作品。 “江东甲客木棉秋,无数金山月楼。半夜潮来风热,卧吹笛管去扬州。”
<扬州这座城市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个扬州人,我确实应该感到非常自豪。 “八怪”之首郑板桥,写惯了奇石细竹,却也有彩虹屁般的字,那就是扬州。板桥素描
从唐宋到郑板桥,“烟花三月去扬州”、“两分无奈是扬州”、“躺着吹管扬州”、“名都怀左,极品《竹溪处所》、《月夜二十四桥,何处有美人教你吹箫》等等,都是关于扬州的。昼夜春秋,扬州的每个季节、每一天,人人都在歌唱。美丽吗?
我看到了一幅画、一片荷叶和一朵花。墨浩。附诗曰:“不抹铅粉,不抹朱砂,冻荷色变。”
问君老花庄,有此一枝吗?学神?”作者是李峰,清朝中叶安徽怀宁人。虽是墨荷,却与水面上的荷花相得益彰,仿佛散发着迷人的清香。当作者画这幅画时,他夏天的时候,我们一定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地方,满眼都是荷花。
“画山写水动而静,酒杯诗古朴而忙。”这是最简单的诗题,没有鲜花来搭配。作者华岩,福建上杭新螺山人。他与郑板桥、李勉一样,长期居住在扬州。他们和另外十几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扬州八怪”。
李面漠河
边走边看敏珍、高凤涵、罗频等人的字画”八怪”,一一出现在你的面前。 “野梅细如影,多谢山僧分享一株,此刻不能闭门忙碌,咽下酸香才能数须。”这首诗是罗品罗、凉风作的。这位擅长画鬼的画家是八怪中年纪最小的一位,金农弟子。
他笔下的鬼魂都是可爱又温暖。他心里的鬼比人可亲得多。这群性格桀骜不驯的“八怪”在扬州找到了共同休憩身心的地方。
诗画碑廊很长,一直到平山堂脚下。步行街的人很少。想要读诗书画,要有时间,要有兴趣。在最初的几年里,这就像发现一个新世界,至少每年一次。从平山堂脚下的出口出去,或者过马路到平山堂,或者向右走几步从另一扇门再次进入瘦西湖,步行到二十四桥景区出口。
一切顺利
记不清是哪一年,同一条路走到了尽头,但出口被封锁了。只能原路返回。从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去过这一秒了化了几年。毕竟来来回回的路很长,没有激情和新鲜感。这条走廊变得越来越尘土飞扬。
大约去年,我又去了那里。我决定回去。走到最后,突然发现一个只能出不能进的栅栏门。走了出去。然而,相反的进口已经消失了。出门后,绕了一大圈,才走到停车场。瘦西湖万花园门和新北门建成后,对于想从这两个门进出的游客来说,还不够友好。
长廊里游客不多,玩的人也快没了。有一种“治愈眼前疮、挖出心”的痛感。不过,缺点并不能掩盖优点,这里还是值得再次光顾的。或者静静地坐着
光影长廊
不信?来吧ee。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