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十景”已被遗忘?你知道那些失落的景点吗?
1945年9月,湛江市的前身广州湾终于回归祖国,更名为湛江。 1946年1月1日,湛江市正式成立。首任市长郭守华,广东梅州大埔人。为扩大湛江新城对外影响,推进市政建设,郭守华制定了《湛江新城五年建设规划》。 。 (摘自1972年台湾郭守华编着的《湛江城市志》)
由于当时湛江市刚刚建立,辖区较小,主要以法国殖民地广州湾为中心。那么广州湾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在《中法互租广州湾条约》中,广州湾管辖范围为遂溪县、吴川县的部分土地和岛屿,以及两县之间的马歇湾,即现在的峡山、赤坎、南三、纳奥兹东海岛部分地区后岛、马章。因此,1946年评选的“湛江十景”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时间已经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湛江的老十景有的消失了,有的已经落后,有的因城市建设而变得更加美丽。具体有哪些变化?我们去看看吧——
第一景:湖光岩。古寺幽静,湖水如镜,周围怪石嶙峋,绿树修竹,山花烂漫,自然奇观。
美丽的湖光岩风景区
现在湖光岩已建成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青少年科技园基地、公园总面积38平方公里。除原有的核心湖泊、石头、森林外,公园森林内新建了许多景点,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R环湖、地质文化广场、观岩栈道、地震博物馆。当然门票也贵,从几分钱到50元一张不等,而且当地人可以享受折扣,50元就可以办3年的年票。湖光岩已成为湛江第一景区,有“不来湖光岩,白来湛江”之说。
第二景:岳王庙。位于湛江市坡头区南三岛田头村,纪念传奇人物“安南王”陈尚川。宏伟的寺庙可以代表南方寺庙的建筑艺术。
越王庙建筑细节精美
越王庙又称田头村“陈家孝宗”,目前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春节我就通过视频来这里拍照的。小祠堂l 坐西向东,砖木结构,总面积约793平方米。正门有四根石柱,三门三进。里面有陈尚川、陈轩两位名人的雕像。规模虽不大,但建筑设计十分精美。琉璃瓦面、雕龙画凤,充分展现了中国明清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陈氏孝宗据说是明末清初“安南王”陈尚川所建。 1690年,陈尚川派兵将满载金银财物、木石材料的数百人、十艘船运回家乡。由于海上运输惊涛骇浪,运载物资的十艘船中有九艘沉没,最后只剩下一艘载有金银珠宝、木石建材的船,田头号建村。陈氏孝宗氏、大宗氏位于坡头钱塘。
目前,这座陈氏孝宗已经经过三次重修,保护得很好。但改革开放后,湛江新建了许多寺庙,一座比一座宏伟(如调顺祠),所以南三田头村陈氏孝宗就显得不起眼了。加之宣传不够,很多湛江年轻人都不知道安南王陈尚川是谁。希望在未来南三岛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岳王庙”能够得到复兴。
第三景:寸金桥。赤坎西侧,铭记士绅百姓,拼命抵抗法人入侵,保卫国家,展现寸土必争的光彩。
寸金公园大门
以寸金为中心的寸金公园桥现在更大更漂亮了!除寸金桥外,还有抗法纪念雕像、儿童乐园、金竹园、月影湖、月影亭、九孔库、鸳鸯园、鸳鸯岛、仙溪园、烈士陵园等景点。北苑。寸金公园不仅风景秀丽、环境优雅,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令人欣喜的是,公园虽然地处寸土寸金的市中心,但门票免费,这对于市民来说其实是一大福利。
第四景:松王城。硇洲岛淡水,祭祀宋皇帝遗骸,波光粼粼,雄伟壮丽,怀念探寻昔日的胜利。
硇洲岛上的宋皇井
这城墙好像已经没有了。上次去硇洲岛,看见榕树下有一口古井,上面写着“嵩黄井”三个字十个就可以了。离这里不远,有一片菜地和荒地。旁边有一块碑文,记载了明万历年间重建祥龙书院的实际情况。字迹很难辨认。
至于“引得多少文人骚客,哀悼七百年”的松王城城墙,我还没有看到。据说,城位于硇洲岛淡水镇附近,城宽约180米,进深约12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城墙遗址有两段,其中一段水平向北,残长10米,残宽5米,残高0.9米。它们是用不规则的青石砌成的,中间填满了泥土。建筑粗犷、古朴,可见这座炮台是当时仓促建造而成的。为了纪念忠烈,后来又产生了宋代皇城西园、黄屋、那林三村分别为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建庙像。
不过,我没有看到城墙遗址,也没有看到忠臣庙宇,景点也没有任何指示牌。也许城墙在历史上的某些战役中被摧毁了?还是被村民无意中破坏了?事实上,即使这个景点存在,也不应该受到任何保护,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高州府志》曾记载南宋最后一个小王朝在硇州的史实。这段历史本来应该成为湛江的一处景点,但现在却面临着毁灭。很可惜。
第五景:白头山。东海岛北部,湛江最高峰之一,四面临海,像一朵白色的山茶花漂浮在水中,孤零零地矗立着。
东海岛的龙水岭
这个景点最为奇特。查了资料,根本没有“白头山”两个字。我以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这种事。后来,经过多次讨论,我和罗老师、飞鸟哥、伟智哥推测,这就是东海岛唯一的一座山——龙水岭。不可能是洞头山岛。洞头山岛是一座平原冲积岛。龙水岭是东海岛的最高点。它是一个火山锥,从霞山、南三、特城岛都可以看到。
虽然龙水岭植了不少树,进行了绿化,已经看不到“白头”的景象,但据说在20世纪40年代,北边和东边山脊的表面确实是白沙,而且山上有很多白沙,远远望去就像一朵白色的山茶花。罗老师说,“白头山”可能是龙水林的民间名称G。然而,“四面朝海”这句话我们还是理解不了。目前看来,它两面朝海,或许有一部分是填海而成的?
20世纪60年代,龙水岭的山体大部分被挖空,修筑工事,并修建了军事防空洞。溶洞很大,有四个出口,可容纳两辆车行走。据说洞内不仅有粮仓、军械库,还有病室、军人休息室。底层设有乒乓球桌、篮球场、会议室。不过这个防空洞最终没有被使用,就被闲置了。或许是因为涉及军事用地,十景之一的“白头山”也被故意从各种宣传材料中消失。
第六景:东营早渡。那是今天马歇峡山脉的过渡,东方白茫茫,轮船来去,渡船穿梭,白帆点缀,甚是有趣。
峡山马斜码头榕树头
马斜码头还在。由于修建了更多的道路和桥梁,从这里到东海岛和南三岛无需跨海。峡山的马歇码头已经不再重要,回合数也减少了。在现代,船舶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由于这一段海域是军港,渔船不能随便出现,“白帆颠颠”现在也很少见到了。如果想看海景,不如乘坐“红嘴鸥”快艇看军港、工业港、渔港的风景。
第七景:夕影夜月。那就是霞山法国公使馆前的海滩,玉兔东升,月色融化,夜景迷人。
海滨公园的摩天轮
此场景对应的是e 上面的“东营早渡”。由于当时的政府办公地点在法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将眼前的风景做成了两个景点。一个是正对面的“西营夜月”,一个是斜对面大榕树下马歇码头的“东营早渡”。
“夕影夜月”宁静的夜景被热闹的海滨公园所取代。法国大使馆前是现代化的时代广场,是海滨公园的大门。大门为欧式建筑风格,有20根柱子支撑的弧形柱廊,上面镶嵌着九块汉白玉浮雕,描绘着湛江的百年历史。广场的地面由红色、棕色和灰色的马赛克组成了一幅世界地图。
至于“玉兔东升,月光溶化”的场景,不是说没有,而是被海滨公园的喧嚣冲淡了。晚上的公园还是很热闹的热闹非凡,人们散步、唱歌、跳舞、打太极……现在已经建成了一个儿童游乐场。从法国大使馆望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巨大的摩天轮,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法式风情街”。很难再现宁静的月夜景色。
第八景:西池远眺。也就是说,霞山赤坎至赤坎之间的芬川大道之间的田野风光,满眼都是绿色的田野,具有独特的田园气息。
现代川川大道
这个景区真叫“长田桑海”,昔日的田园美景已经荡然无存。飞鸟哥说,以前跑前线的时候,巫山、楼下等村庄都没有高楼。向西望去,赤坎、峡山、马章之间的万亩波田一望无际,稻浪滚滚,田园风光,这里正是胡锦涛沿岸的沃土。广快专线。如果走到二线,坡头、马歇军港历历在目,海面上波涛滚滚,海天一色,沙滩洁白,好一幅海滨风光啊!
在韦志哥的印象中,《西池远望》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原来北方地区的稻田,绿油油的,一望无际,就像雷州西边的田野一样。当时,市民或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开发区巫山踏青,巫山成为“西红眺望”的最佳观赏点。时光飞逝,巫山村周边已成为湛江的家具批发集散地。数个物流商贸城在这里运转,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城镇。
第九景:鸭港观潮。在赤坎东北角,海天一色,让人心旷神怡。涨潮的时候gh,你可以看到大海和波浪。
亚平港已成为一个充满房地产的地方
清朝末年,亚丁港外海面汹涌,内部与大陆相连。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红坎唯一的海港。如今的民主路、南华广场,当年都是海滩。雅皮港外停泊着船只,随着涨潮,可以沿着沿岸沟到达古渡等码头。
赤坎新春路、新景路以北,也就是现在的金城区一带,当年是大海。正是吃小海鲜的好时候。这时,香港人背着竹篮,在一尺深一尺浅的滩涂上走来走去,将小鱼小虾和各种螺类收集到口袋里,身上就会有丰富的海鲜。桌子。
伟志哥哥小时候在香港雅皮长大。他经常去在那里和他的小朋友“年”一起游泳、玩捉迷藏。那时的雅皮港真是美丽极了。各种船只进出,木船满载着柴火、碳等货物,在港口卸货。周围的海滩上长满了杂草。以前,雅家港的野草汁非常有名。
随着湛江城市化的发展,这个景点现在已经完全消失了。现在赤坎东北角的雅皮港,看不到潮水,只有20到30层的楼盘和各种建筑群。 “海天一色”的旧景已经成为历史,保存在老一辈的身上。记忆中的湛江人。
第十景:沙湾海水浴。也就是说,如今的下池海滨沿岸,绿树成荫,沙滩连绵,海水清澈,是天然的游泳休闲场所。
今天’金沙湾澡堂
说起“沙湾”,很多湛江年轻人都不知道它在哪里。 。这个景区一直是湛江人赏景、休闲的好去处。时至今日,它依然存在,而且已经升级换代,焕然一新。
如今的金沙湾面积12.6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景区、400余亩大型湖滨公园、大型天然沙滩。蓝天、白云、绿树、鲜花、碧海、细沙……这一切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非常壮丽、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
金沙湾海水浴场周边楼盘众多,已成为湛江房价最高的地区。在湛江以下的县市区,也有很多有钱的老板来这里买房。心理状态好像是——占领进入金沙湾后,就像占领了大湛江一样,哈。
今天的金沙湾海水浴场更漂亮了,活动也更多了。每年夏天,在浴场,都能看到年轻人在水里游泳、嬉戏;岸边的沙滩上,大人小孩踩着松软的细沙,或在沙滩上散步,或追逐、做游戏,有的还放风筝。有的玩沙雕,有的甚至踢沙滩足球……如今的金沙湾已成为湛江的一个美丽客厅,成为湛江旅游的一张金名片!
上述十景曾是湛江的骄傲,展现了20世纪40年代湛江的美丽风景。 70多年过去了,随着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老十景中的一些已经退役、被取代;有的被赋予新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人们的记忆中……
2001年,湛江开展新八景区评选,评选出镜湖明月、东海崛起苏n、长廊观海、硇洲古韵、一寸金、港湾揽胜、南雅奇缘、南三听道。新八景和旧十景虽然有一些联系,但是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也看到了时代的变化。
18年一晃而过,湛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建设焕然一新。那么,最新的“十景”或者“八景”应该是什么呢?您如何看待“老十景”的变化?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