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仓城好玩的景点有哪些(上海千禧大酒店-松江仓城店)
松江仓城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西路
交通:地铁9号线
停车场:松江中山西路停车场
开放时间:00:00-24:00
门票价格:免费
松江仓城历史:
春秋时期,土地属吴国,战国初期吴死后属越国,中期属楚国。秦统一六国后,属会稽郡。松江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有“苏宋征半世”之说。谷仓城,位于松江中山西路一带,自明代以来一直是粮(税、粮)重地。 “仓城”因粮仓而得名。共有清代、民国古建筑128座。
主要景点:
飞花公馆:
位于中山西路258号,杜氏雕花楼旁,面积约1200平方米。费华曾任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行政院秘书长、财政部长。现存门厅、仪门、殿堂及建筑较为完整,保存完好。
千一门门枕石造型优美,雕刻精美。该殿建于清末,五间九架。其建筑高大雄伟,雕刻精美,精美绝伦。后楼为民国风格,高大华丽。
杜氏雕花楼:
当地士绅杜令梅的宅邸。据杜氏后人回忆,这座建筑建于清朝嘉庆年间。
该房屋位于中山西路266号,仓桥东对面面积约650平方米。原主人是杜氏。现存四进,前三进是走马楼,一进、二进是清代老建筑,比较破旧,三进是民国时期重建的,作为儿子的婚房。杜彦庆(国民党区长),极其奢华、富有。楼上楼下所有的木结构都精雕细刻,有中西图案。第四进是杂院。
杜氏宗祠:
位于秀南街陈家巷1号,面积约500平方米。杜家是松江有名的大家族。家族房屋数量众多,精致,分布广泛。祠堂有仪门和殿堂两部分。仪门是民国风格,大厅是建于清朝。大厅宽敞高大,五间九架。梁文所有可见的脸上几乎都布满了雕纹。除了常见的吉祥图案外,还有大量反映氏族历史重要事件、栩栩如生的人物场景。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瞿氏住宅:
位于中山中路580号,面积约950平方米。这座房子的原主人是华阳桥崔氏二弟瞿继康。因居东,故称东曲。现在已被部队使用。现存门厅(店面)、清代仪门、清代大厅及民国豪华二层住宅楼。易门清水砖雕,有人物有场景,极其细腻优美,造型精美生动。有五间七架殿内,保存完好,较为宏伟。原匾“宁道堂”为郑孝观题写。
宝素堂:
宝素堂位于中山西路秀野桥西侧,分北侧和南侧,立面五开间,宽约30米。据考证,为明代建筑。
这里原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古民居,据说有十台九院。清代,这里是曾任平湖县令的徐家德的宅邸。现仅存殿堂宝素堂(俗称徐家堂)。殿前原悬有“保素堂”匾额,但现已毁坏。大殿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屋顶是江南特有的草屋顶。斗拱繁复,交错多变,纹饰华丽。替代虽然现在大多已褪色,但柱子上的卷闸依然气势磅礴,梁柱粗壮,柱根青石雕有腿,十分美观,仍保持着古代的特色。大厅建筑。
云间第一桥:
云间第一桥位于中山西路榆树路西侧。原名安龙桥,又名跨塘桥,始建于宋代,为木结构桥,坐北朝南。
相传明朝某年端阳端午节期间,桥上观众拥挤,桥因超重而垮塌。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知县王衡在旧址上重建石桥,是当时松江最大的桥梁。从此,它更名为“第一兄弟”。云间岭”,就是现在的三孔桥。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4年),桥再次重修,为三孔石拱桥。桥拱部分用青石砌成。
1986年,由于年久失修,桥拱变形,修缮时将部分石材换成了花岗岩石料。东侧桥上有同治年间刻的“云中第一桥”字样,桥柱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四字。这座桥非常精致,500多年来,这座桥一直保留着原来端庄、雄伟、古朴、典雅的风格,体现了江南古桥的特色。
p>
大仓桥:
明天在位期间,知县张太丙儒学建立。五孔拱形石桥高10多米,跨度50多米,是上海著名的明代石桥之一。原名永丰桥,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俗称大仓桥。
西林寺:
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原名云间接待楼,院内有重恩塔一座,宏伟壮观,元初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重修,改名西林寺,并建塔一座,俗称西林塔。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南宋云间接待楼创始人元应禅师,故易名为元应塔。
宋吉清真寺:
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融合了中国宫殿式古典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明代曾四次重修、扩建,清代又四次重修。因此,至今仍保持着元明时期清真寺的风格。
元朝统一中国时,那苏翠丁率领一支部落——中亚波斯人镇守松江,死后葬于松江西郊。他的部落及其后裔定居松江,松江穆斯林就是从这里来的。
寺庙内主要建筑:
碉堡门楼——建于元代,典型的阿拉伯建筑。
礼拜殿——礼拜殿分前殿和后殿。前殿为明代建筑,古色古香;后殿为元代建筑,具有阿拉伯风格。
北讲堂-明代所建
南讲堂-清代所建
古柏-正堂北侧有一株古柏,植于明朝时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醉白客:
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初为宋代松江进士朱之春的私宅“谷阳园”。陆机写了一首《如古水阳》诗,说故乡松江在古水阳水。朱志春以名人的名言为这座房子命名。
“谷阳园”历代不断扩建。明朝末年(公元1644年),松江著名书画家、礼部尚书董其昌在此修建“思面堂”、“疑航”等建筑,并赋诗赋诗。这里的文人群体。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画家顾大神将这里列为私人别墅,重新修建。充分利用松江秀丽的风光和江南水乡最迷人的特色,主体为700平方米的长方形荷塘,采用不规则对称等造园手法。建立资金池银行。竹、梅、假山、奇石相得益彰,融为一体。
项目竣工后,业主想到:如果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一定会陶醉在池景和池边的花园里。同时,他也着迷于白居易的诗词。因此,花园被命名为“醉白池”。 (其实主人最沉醉)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醉白池改为御影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花园得到修复。 1959年进行修葺、扩建并对外开放,面积扩大至76亩。 1983年后又重新修建,占地80余亩。公园里的景色美丽迷人。
方塔:
建于宋代西宁至元佑年间(公元1068-1094年)兴圣教寺内,故名兴圣教。寺塔已有900多年的历史,1975年至1977年曾进行过修复和大修。该塔为砖木结构,高42.5米,四面九层。因塔平面呈正方形,故俗称方塔。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东岳宫,又名松江月庙、松江东岳庙,位于松江区老城区谷阳门外大街。初建年代不详,但宋朝大臣朱尔开始扩建。
解放后,大殿内发现大量白蚁,面临白蚁危害。坍塌。 1964年12月,正殿被拆除,其余房屋也被废弃。 2003年3月17日,东岳庙主体建筑东岳殿正式破土动工。大殿是仿明清古建筑。
正殿西侧是阳后殿。杨侯名叫杨文升,相传是本县典越的官。一次意外,整座山被烧毁,后者被尊为神,所以神脸色漆黑,烧焦了。
永恩堂:
原名“乐恩堂”,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美国传教士兴建,清政府购买土地兴建。 1925年左右,在附近的中山路街(现中山西路746号)购买了十余间门面,修建了一座新教堂,命名为“松江基督教乐恩堂”。疫情爆发后1941年的太平洋,松江教会的全部财产,包括乐恩教堂,被日军占领。抗战胜利后,仍为教会所接受。
1998年搬迁重建,2000年竣工,更名为永恩堂。总建筑面积2900平方米。这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墙壁由棕色砖和红色琉璃瓦砌成。 ,气派高雅,是松江基督教的主教堂。
仓城古建筑(部分):
唐代诗人刘长卿《独松江》
洞庭初,孤客甚悲。
明月天夜,青山江秋。
一官成白头,千里发沧州。
成名已久,可配得上海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