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汉中好玩的景点有哪些(史上最全汉中旅游景点推荐)
白讲台】推荐指数:★★★
简介
汉中白讲台,又名白讲坛,位于南北两个广场高台各高约十丈,相传是汉高祖刘邦拜韩信为将军时所建。南台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平台平坦、宽敞。碑文上刻有“江滩”三个大字,并刻有“台上乳业”。西碑上有“韩将军韩信拜将军坛”8个大字,碑背刻有诗:“古野孤忠,未央公越剑轻寒。”今日沛公帝何其仕途,不如淮阴有将军坛。北台建有亭子,山顶呈斜坡状。斗拱的屋檐上翘,下面的檩条竹子都是排的以黑紫色和苏式彩画为主。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城南门外
电话0916-2513096
【南沙湖风景区】推荐指数:★★★< /p >
简介
景区面积105平方公里,水面2.7平方公里。 、54座雄伟秀美的山峰,山水林竹相得益彰,鸟语花香争奇斗艳。
199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001年被省水利厅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2007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2010年被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文物保护厅评为最美山水风景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厅。省旅游局评定为陕西省安全景区。
地址汉中盆地城固县董家营镇徐家营村
电话0916-8601333; 0916-8601300
【五子山】推荐指数:★★★★
简介
子午山主峰896海拔米,集自然风光、珍稀植物、宗教活动于一体。景区主体为五子山,“三峰环抱,两水环绕”。它的特点是有数万棵高大葱郁的白皮松林。儿子来了但景观主要有:五子朝霞、白皮松林、飞凤山、大夏河、小峡河、热峰洞、博格洞、九龙飞泉、东坡红叶、千亩茶园等。寺庙、凤起亭、裕顺寺、饮马场、胜水堰、岩上古镇。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堰口镇
电话0916-6371154; 0916-6223898
【佛坪熊猫谷旅游区】
推荐指数:★★★
简介
<佛坪县位于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上的秦岭南麓。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北部,东邻安康市宁陕县、石泉县,北与西安市周至县、宝鸡市太白县毗邻,西南与连阳县接壤,距汉中150公里,距汉中200公里。距西安数公里。古有唐洛、子午公路,现有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穿县而过。全县人口3.5万,总面积1279平方公里。佛坪是“大熊猫之乡”、“山茱萸之乡”。地址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城北20公里108国道旁
电话0916-8992044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
p>
推荐指数:★★★★
简介
黎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部陕西大巴山,陕西南部距郑县县城60公里。有原始森林64万亩,其中杂草林20万亩。 2000年被列为省级森林公园。
公园内山峦叠翠,沟壑纵横,一山一势,翠绿翠绿,西流河峡谷贯穿其中,既有奇石险峰之美,又有山水之美。古树参天,溪流清澈。二郎山水库是高峡平湖,青山辉映,山水交融;洞内钟乳石滴着露水,石笋如影随形sts。石马山石林高耸,石中长树,树中长石,还有大大小小的冷巴天然牧场,牛羊欢快地叫着,田园歌曲悠扬。
公园集“山、水、林、峡谷、溶洞”于一体。是都市人享受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黎平镇
【石门栈道】推荐指数:★★★
简介
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位于汉中市汉台区、勉县、留坝县(区)交界处的包古口,距市区15公里。依托石门水库,是一处风景秀丽、古迹丰富的城郊水利风景区。景区内绿树成荫,怪石嶙峋。这里不仅有雄伟的水利景观,水的风景,还有深厚的文化历史遗迹。
地址陕西汉中市汉台区
【宁强县青木川古镇】
推荐指数:★★★★
简介
青木川自然保护区位于宁强县青木川镇。北接甘肃,西接四川。素有“一只脚三省”之称。保护区山势绵延,有大片原始森林,栖息着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红腹雉等国家保护动物,还有珙桐、野生杜鹃等珍稀植物。区内有石梯,拾级而上即可看到古栈道的遗迹。凤凰山海拔2300米。山形如凤凰,四时景色各异。有一般的石头,有清澈的泉水落在山上。素有小九寨沟之称。这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美景。
地址:陕西汉中宁强县青木川镇
张良庙(张汉留侯祠)
推荐指数:★★★
简介
相传,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急流勇退”,以“辟谷”之名隐居于此。后人钦佩他“智者保命”的谋略和“功成名就”的高风范,并在此建庙祭祀。因其名“刘侯”,故名“刘侯祠”,俗称“张良祠”。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
电话0916-3966003
【勉县武侯祠】
推荐指数: ★★★
简介
勉县武侯祠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始建于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春。诸葛亮,三国蜀国丞相,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昔日,武侯祠有星有数,不胜枚举。现在,全国尚有规模较大的武侯祠9座。陕西汉中勉县武侯祠为皇帝所建,比成都武侯祠早约50年,堪称“中华第一武侯祠”。武侯祠位于勉县城西3公里处,川陕公路以南,汉水以北。武侯祠内有殿宇、回廊等建筑。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20米,呈长方形。它是四周青砖围墙,占地30亩,有庭院7个,房屋、亭台楼阁54间,布局适宜。寺内有数棵古柏,直径约1米,高大茂盛。还有一种罕见的开花树,形状像莲藕,人们称之为“旱莲草”。它高约10米。它在早春开花,有花瓣和雄蕊。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勉县108国道
电话0916-3296212
【紫柏山风景区】
推荐指数:★★★
简介
紫柏山位于留坝县西北部,与汉中市、宝鸡市接壤。是秦岭主峰太白山的支脉。海拔1300-2600米,山势雄伟,雄伟。山上古树丛生,故名紫柏山。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明媚,气候宜人。李尔;草木茂盛,葱茏;
紫柏山岩谷地貌奇特,自然风光优美,野生动植物众多,森林覆盖面积达4000公顷。山下的张良寺背靠紫白山。其最高建筑蜀蜀楼矗立山顶,掩映在紫柏青松之中,掩映在云海雾海之中,雄伟壮观。
交通
自驾路线:
汉中市内行车方案
1)沿X301行驶35.1公里直行至G316
p>
2)沿G316行驶9.3公里,经过右侧张良寺约100米,前方右转进入X219
3)沿X219行驶7.4公里,经过右侧紫柏山风景区,到达终点(路右侧)
公交路线:
汉中至留坝公交车:6:40——17:20,每20班分钟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城关镇南环路105号
【南湖风景区】
推荐指数:★ ★★
简介
南湖风景区属于国家AAA级旅游区,位于寒山南麓,西南16公里处。汉中古城距西汉高速公路南郑出入口13公里。景区交通便利,211省道横贯景区;景区规划面积6.5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109亩;植被保护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4%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秋凉;景区地貌复杂,山势秀丽,七沟八梁,六十八座山峰,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松树、柏树、竹、杉、桂花、茶树遍布山坡,与碧绿的湖水遥相呼应,孕育出“青山碧水、松竹海、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
地址位于汉中古城西南,寒山以南16公里处,距西汉高速南郑出入口13公里
电话0573-82532848
< p>【华阳风景区】推荐指数:★★★★
简介
美丽的长清华阳风景区是位于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上,素有中国中央公园秦岭南麓之称。平均海拔1700m,自然风光具有“高、寒、奇、险、秀”的特点,气候变化多样。这里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被誉为中国的“动植物宝库”蚂蚁生态资源”。景区距洋县县城76公里,是集绿色、国宝观赏、红色、古镇等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地址华阳陕西汉中洋县镇
交通
自驾:①西西汉高速-(龙亭或洋县出口)-阳华公路—华阳②汉中(西汉高速) ——洋县(108国道)——洋华公路——华阳
【西乡樱花谷】
推荐指数:★★★★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
电话010-62591283
【洋县朱鹮生态园】
推荐指数:★★ ★★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洋县
电话0916-8319567
【大佛洞】推荐指数:★★★★
大佛洞位于汉中市以南约15公里处,位于X以上的山腰上辽南海。其势面俯瞰小南海,背靠龙头山,南垒青石关,北线赤水(今冷水)。洞口仙火,宽约17米,高20米,原与大佛殿同建,故名“大佛洞”。洞内景观奇特,洞顶呈拱形,犹如天空覆盖周围田野,高40米,宽30米,长200米。彩色大理石点缀其间,形成无数天然图案,犹如百鸟迎风。其形似孔雀开屏,如画廊、艺术殿堂。沿着石桥向内走,烛光探秘,经过“六叉洞”、“过十三桥”、“攀十三石梯”、“涉过犀牛滩”。洞底有暗河,清泉溪流,无源无涯,乳乳石滴露,石笋如林,形成独特的造型。
【苏景园】推荐指数:★★★★
简介
苏景园位于汉中市以西2公里处,陕西省。市区公交车直达公园,是一个仿苏州园林的景点。占地60余亩,有苏景园庭院、亭台楼阁、水榭、长廊、百年古树、人工湖、多个园林、各种花木,还有奇石、石雕、古匾、水车、磨台、古井、名人。字画等
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西环北路附近
【城固县张骞纪念馆】
推荐指数: ★★★★
简介
张骞,西汉著名外交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他的家乡是汉中博望村位于城固县城南2公里处的汉江畔。墓地位于县城西2.3公里的饶家营村。现为张骞纪念馆,属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骞墓坐北朝南,长35.6米南北向,东西宽20米,高5米,呈倒桶状。周围古柏参天,竹影婆娑。墓前有汉代石虎一对,雕刻工艺粗犷,体态雄伟,布局大方。
整个陵园以奉献殿为中轴线,对称分布。馆内有著名书法家和画家所绘的大型壁画《张骞出使西域》、《镂空图》等。画家张重光在专用厅内。东西配厅为陈列室,分别推出“张骞一生及丰功伟绩”展览和具有鲜明陕南特色的民间艺术展览。阙式大门,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两阙相对,飞檐斗拱,代表了汉代宫殿的建筑特色。
1986年、1993年在这里举办了两次“张骞国际研讨会”,大力弘扬张骞“敢为人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世界。如今,城固每年都会举办张骞文化艺术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