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古城十大革命遗址游览

高洪国

[摘要]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位于安阳古城的10处革命遗址,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地方教材和生动课堂。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安阳古城这10处革命遗址的宣传、保护、管理和利用,对安阳古城的保护、修缮和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安阳古城;革命遗址;党史学习教育

一座安阳古城,一幅百年革命图景。安阳古城不仅盛产古玩历史悠久,但也有革命遗址星罗棋布。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将与同事们一起踏上安阳古城十大革命遗址之旅,学习党史知识,坚定信念理想,汲取奋进的力量。

1.安阳救国团反帝爱国演讲会会址——文昌宫

西华门大街文昌宫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人们安阳各界义愤填膺,纷纷行动起来,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抗议北洋军阀政府的暴行。

7月12日,安阳救国总队与数千人再次聚集在西华门文昌宫庭院街道召开第二次反帝爱国讲话大会。各界爱国人士上台发言,发表慷慨讲话。大会临时主席安志珍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救国团的工作。当天,参与者现场捐赠银元100余枚、铜币200余串。群育书店还将售出的爱国小说书籍全部捐赠给救国总队。随后,参加者举行游行,沿街张贴标语,喊口号,惩罚奸商,焚烧日货,振奋了斗争士气,扩大了革命影响。

二、京汉铁路总工会彰德分会成立大会会址——同乐大剧院

人民大剧院西华门大街(1922年8月,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取得胜利。 9月,根据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决定,彰德铁路职工俱乐部更名为京汉铁路总工会彰德分会。

在西华门大街同乐大剧院,京汉铁路总工会彰德分会成立大会召开。选举戴庆平为会长,齐富贵为副会长,谢长春、赵光前为书记。在工会的领导下,安阳铁路工人成为京汉铁路上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战斗力的工人阶级队伍。

12月,安阳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彰德站团成立。党的革命火花病急乱投医,在安阳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三、1925年安阳五三十运动会会址

1941年3月高阁寺

1925年上海5月30日惨案的消息传到安阳时,立即点燃了猛烈的反帝爱国火种。 6月10日,中共彰德特支部书记杨杰人,河南省十一中教学主任、中共党员罗仁义,徐向前(徐向前元帅) ),在驻安阳国军第二集团军第六混成旅政治指导员的带领下,安阳各界爱国人士聚集在高阁寺前举行集会,声援5月30日移动。参与者用黑色面纱包裹双臂,举着白旗,高呼“打倒英国人和日本人”等口号。会议结束后,爱国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游行示威。当时,全国多家报纸都报道了安阳支持5月30日抗日战争的消息。

四、彰德日报社遗址——彰德城隍庙

常德城隍庙(彭存希 摄)

张德福城隍庙位于鼓楼东街,民国时期改建为中山市场。1934年,中共张德区委领导的《张德日报》创刊城隍庙中山市场4号。

1934年1月,中共彰德区委员会(又称安阳中心县委)成立。作为其秘密机构的彰德日报及其焦点其工作是宣传动员工农抗日抗蒋。区委书记刘梅村和区委宣传委员何飞升(何飞升就是何高民,几个月后,他的弟弟何友奇接任宣传委员),开始了他们的事业。在《彰德日报》社长兼编辑的掩护下工作。在此期间,彰德区委组织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成功领导了反对国民党当局在安阳北郊强行修建机场的斗争。

民国21年8月26日《彰德日报》

1934年9月,彰德区委、彰德日报被敌人摧毁。截至年底,彰德区委领导成员刘梅村、何飞生、何友奇、李克宇、程继善等人陆续被捕。这是安阳市地下党组织第五次遭到破坏。

五.中共河南省第十一中学党支部旧址——日进书院

日进堂

河南省第十一中学党支部旧址第十一中学坐落于安阳市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日津书院内。

1925年1月,冯玉祥所在的国民军第二军驻扎河南,其第六混成旅驻扎安阳。徐向前(徐向前元帅)在该旅二团教导营担任政治教官,还曾在省十一中学担任军事教官。留日归来的进步学生罗以仁随第六混成旅来到安阳,担任临习团教学主任。在省十一中,积极从事革命活动。

共产党员杨杰人受京汉铁路总工会党组织派遣来安阳领导工农革命运动。省号十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其前身是日进书院。教育氛围浓厚,师生革命热情高涨。到达安阳不久,他深入教育界开展活动,把省十一中学作为开展党的工作、培养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

1925年4月,经杨劼人介绍,罗仁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安阳教育界最早、最有影响的知识分子党员。经过杨杰人、罗伊人的积极努力,几位亲杜胜武等进取教师入党,成立了中共河南省第十一中学党支部。

6.何高民故居——天水井大街何家大院

何高民故居位于天水井大街何家大院。院怀中有古树一株,基本保留了原貌。这里与城隍庙中山街四号的《彰德日报》曾是1934年中共彰德区委的秘密机关。

何高民,原名何景岳,字飞生,1909年10月生,安阳市人。 1933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月任中共彰德区委宣传委员。 8月,被捕入狱。 1937年11月出狱。 F1938年3月至1940年3月,历任八路军第129师太行游击第四支队民运支队长、中共临安塘栖中心县委书记中国的。 1940年3月至1942年3月,历任安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八路129师第二纵队新三旅政治部组织科长陆军,太行第五区平北县县长。 1942年3月至1947年5月,历任太行第五地委代理专员、中共太行五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太行第五地委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现任中共安阳县委书记。 1947年5月,何高民被组织任命为安阳市市长。他计划在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军)解放安阳后接管该城,但因安阳城未被攻克而没有上任。

新中国成立后,何高民历任华北管委会卫生局中医药处处长、卫生部中医药司副司长健康,《健康报》代理主编,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山西省政协常委(正局级)。 1986年6月因病去世。

7.少年英雄马继臣故居——马豪后街1号

1934年1月,在北方人民政府领导下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中共彰德区委员会成立。 4月,共青团彰德区委员会成立,主要成员有省十一中学生马继臣、常百川等。为团结各界爱国进步人士,彰德区委先后组织了青年反帝团、抗日救国团、左翼作家联盟安阳支部、革命互助会等。援助会、红色妇女会、儿童救国会、红色儿童联盟。团体,大力开展革命活动。马继臣担任红色儿童团团长。

当时,彰德区委印制完传单后,由红孩子们秘密散发。群邮。红色儿童联盟还组织了一支粉笔队。每当有纪念活动时,他们都会在晚上上街写标语。有时一夜之间,革命标语就写满了安阳市的大街小巷。

1935年4月,马继臣带着宣传品前往郭家湾,途中被特务抓获。在安阳县看守所,敌人用欺骗手段诱骗他招供,他不肯;敌人对他严酷折磨,但他仍不屈不挠。敌人将他押送到开封第一监狱,对他进行了各种酷刑。马继臣16岁时在狱中被饿死。

马继臣故居位于马豪后街一号院。安阳市烈士陵园安阳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文字介绍和铜像。

八.解放安(阳)新(乡)战役遗址——西南城墙角

安阳古城西南城墙角楼(三角湖公园)

安阳古城现保留两处城墙角,一处是位于一个是三角湖公园,一个是新修复的东南城墙角,都是1949年从安(阳)解放(乡)战斗遗址。

1949年4月16日至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第四野战军第42军为主力,第47军第160师、太行第五军区军师2个团和38军炮兵团为下属单位。在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的统一指挥下,他们发起了解放安(阳)新(乡)战役。 5月6日上午,红旗插在安阳城头上,千年古城解放了。

三角湖公园西南城墙一角,国民党军留下的城防工事73号碉堡洞,至今仍保存完好。碉堡洞是河南保安第十四团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秋修建的城防工事。指导老师是马云奎。券洞内尚存了望口、射击口和73号碉堡纪念碑。

9.解放安(阳)新(乡)战址-东南城墙角

安阳旧城东南城墙角楼

修复后的东南城墙角,作为安阳市四大文物保护展示项目之一,今年“五一”对外开放。

城墙一角,还保留着国民党军队留下的完整的工事碉堡洞。防御工事原本分为上、下两层。向上每一座都有一个拱形屋顶的砖洞,用青砖和白灰建造,有休息处、弹药库和射击口。距离城墙顶部约4米;下一层距城墙顶部约8米,是从城墙夯土上开挖的。洞穴的顶部没有经过处理。洞内隧道纵横交错,有上下两根竖井相通,主要用于弹药运输和紧急疏散。下洞曾穿过护城河到城外,用于部队逃生和转移,但新中国成立后被掩埋。

2008年2月3日,安阳古城东南城墙角楼194°安(阳)新(湘)解放九年战役中之后,敌人挤在这个碉堡山洞里,顽强抵抗。不知道有多少解放军战士围攻这座城市的敌人都被这两个射击口的火舌淹没了。城墙边角仍布满弹孔、伤痕累累,无声地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场面。

10.新中国成立初期安阳市人民政府旧址——东街144号

1949年5月6日,人民解放军攻入安阳县县衙。

东街144号大院,曾是明清时期的彰德府衙。是安阳市人民政府驻地。

1954年9月,安阳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市政府召开。图为全体代表在市政厅门口合影。

1949年2月4日,在中共太行区委、办事处领导下,中共安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于水野镇。刘方生任市委书记,李宜林任市长。

1949年5月6日安阳解放后,安阳市党政军机关进城办公。市委办公厅驻东莞市戴祥路北;市政府驻地东大街144号院内。市政府下设秘书处、市政府、工商部门、建设部门、文教部门、司法部门、财政部门、税务局、公安局等9个工作部门。年底,秘书处改为办公室,增设人民法院、人民银行、产教所、劳动大队、军库、军客等6个部门

1958年4月8日,撤销安阳专区,将所辖地区划归安阳专区管辖。新乡特办领导。 4月20日,安阳市委由东关埭巷迁至原安阳地委所在地北关,市政府(时称“安阳市人民委员会”)由东大街迁至原安阳特别行政区办公室位于甜水井大街。从此,历经沧桑的东街144号大院,在完成常德公署、特派员公署、安阳县政府、安阳市人民政府的政治使命后,悄然落下帷幕。

安阳古都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