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是现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笔者已经去过很多次了。著名的标志性景点我就不多说了。你可以在百度上看到它们。今天我们来提一个问题。主讲了两个独特的小众场景,但更具象征意义。

这两幅小景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分别位于万寿山的东、西两侧。一文一武合一,象征文武双全。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说说这两个景点。

NO1,文昌阁。

原来颐和园叫清漪园。文昌阁始建于乾隆十五年,即1750年,是颐和园六座城关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文昌阁是一座传统祭祀建筑,供奉传说中的文曲星神。文学名气。 1884年,慈禧太后退隐养病。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重建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文昌阁于光绪十七年重建。老朱现在参观的文昌阁是光绪年间重建的。从原来老照片中的三层楼减少到了两层楼。可惜现在已经无法登上亭子四顾了。

(这是一百多年前的文昌阁老照片,是英法联军拍摄的)

NO2,苏 云檐代表文武之中的武术。

苏云烟位于今颐和园西北。原为城门,又名北阙。清朝末年,这里不出所料地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这里供奉的关羽银像也被毁于一旦。阿肯走开。但建筑本身基本没有损坏,现在可以看到原来的样子。对于看腻了传统景点的朋友来说,笔者推荐这两个怀旧的小景点。感觉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