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不止有山,

这些地方更值得一去!

华山被誉为“天下第一险山”,是秦岭山脉支脊北侧的一座花岗岩山峰。依托大自然变幻的装饰,华山的千姿百态勾勒得惟妙惟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华山矗立在中国国土腹地,像一块天造地设的美丽手表。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其高耸入云的雄伟高大形象令人自豪、振奋。

说起华山,大家都知道它是著名五山之一。来华山的人也想体验一下华山的险峻。然而,在华山脚下,也有一些很多人不熟悉的地方。这些地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值得我们去参观!

1.魏长城如ins

魏长城遗址是我国最早的长城。比秦长城还要早130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许多专家学者认定,今天华阴长江西岸的长城就是战国时期的维西长城遗址,是魏王修筑的“长城”的最南端。 《史记·韦氏》记载,十九年回族。部分。

据探测,华阴魏长城起点位于朝元洞东南约150米处的华山脚下,夯土建筑在生土上约5米处。从表面上看。由山麓组成。华阴卫长城沿着蜿蜒的长江河由南向北延伸,有的略显笔直,有的有较大的弧度。

2.西汉京师粮仓

京城遗址石粮仓位于华阴市鱼余区月庙办事处双泉村南。经石仓又名华仓,始建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前88年),是为首都长安储存和转运粮食的国家大型粮仓。遗址依自然地形而建,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120米,南北长700米。发现粮仓六座,平面呈长方形。 1号分为三个房间,其余的分为两个房间。其中,1号仓库东西长62.5米,南北长26.6米,总面积1662.5平方米。中室最大,东西长49.3米,南北长7.1米。历史、经济史、运河航运史都很有价值。

3.一柏一石一井(云门池金柏)

北区华山玉泉路,古时有一座道观,名云台寺。台中学堂所在地,云台寺主要建筑有三清殿、玉皇殿、夕月殿、无量殿、三官殿、柳氏殿、北斗宫、文昌阁、习夷阁等。八角井,名云门池,还有金柏树,为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88年)弘农郡太守韦君石所植。与井边奇石并称“一白”。 “一石一井”是一幅诗意的人文景观。

4.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曾多次修葺,民国时已初具规模。占地40亩,坐北朝南。其主体建筑由前厅、厢房、东西配殿、正殿、后殿。配殿面阔8米,进深6.7米,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院内建有石牌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间。它有四根柱子和三扇门。它的形状像一座山。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研究价值。

以前,关帝庙道士云集,香火最盛,不少赶着考试的学生留在这里求卜。但因历经沧桑、地震、洪水,神像被毁,殿堂破败。解放后,寺产多次转移,文革祭祀活动中断。只剩下前殿、石牌坊和几间厢房。华阴市政府高度重视,拨款数百万元收回e 关帝庙。 2010年,市、省文物和旅游局制定了保护修复规划。省文物局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一期修复工程,由西安古建工程公司承建,使关帝庙重新焕发美丽容颜。

5.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华阴市岳庙办事处庙前村北党校内。是当地人祭祀东岳帝的活动场所。东岳庙原有金水桥、石牌坊、山门、前殿、正殿、后殿、东西道观及厢房。气势宏伟,南北长180米,东西宽93.2米。原占地约25亩。现仅存正殿、前殿两座清代建筑。主殿坐北朝南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为砖木结构的悬山式建筑。五梁两柱,前檐斗拱,屋脊刻瑞兽,梁柱上绘神话图案,线条优美流畅,清晰可辨。东岳庙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 1920)私人筹款用于维护。

6.胡敬一将军墓

胡敬一将军墓地位于华阴市玉泉路北段华山荣军陵园东南角。南北长36米,东西宽15.5米,面积约558平方米,修复后的墓对于介绍胡靖一将军的生平事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生活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

胡敬一(1892-1925),字李僧,陕西富平人。 1910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在耀县组织起义,失败后流亡日本。 1915年保国战争时期被遣返回国。 1917年,达摩战争期间,参加于右任在陕西组织的靖国军,任四路军司令。 1920年支皖战争后,编入陕西陆军第一师。直奉战争期间,部队驻扎在彰德至顺德一线。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他秘密联合冯玉祥、孙悦在北京发动政变。后与冯、孙组织国民军,任第二军副军长、军长。十一月,任河南军务监察使。 1925年4月在开封逝世。胡锦涛将军逝世英义震惊全国,北京、西安、开封、郑州均举行盛大哀悼活动。 5月,胡静仪将军灵柩从河南返回陕西,安葬于华山北麓王孟太下。

再过几天就是五一假期了。如果你打算来华山,不妨带上家人,走进这些景点看看,感受华山脚下丰富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