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二十九相重复,又称“重九”

“九九”谐音“九九”

重阳有久远之意

自古以来

登高望远登高已是重阳的传统习俗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下

“姚氏兄弟登上高处,少了一个栽茱萸的人” “

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金秋十月,云远天朗

枫红叶黄的季节

和朋友出去过秋

爬到高处呼吸新鲜空气

让人更加更多快乐 清爽快乐

“菊花月”是农历九月的别称

聚宴赏菊祭妈赋诗

也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

古有陶渊明“东篱下采菊”

如今,各地也举办菊花节

秋夜赏菊,饮酒望月

远方异乡游子

望向明月光

爱对家人的思念

重阳节一直流传至今

增添了更多尊重的内涵老人

尊敬老人、孝顺老人

不仅仅是今天的主题

是我们平时应该自觉做的事情< /p >

我们最大的愿望是

我长大了,你还没有老

我有能力报答你,你还健康

< p>但时不我待

重阳节期间

请记得向家里的长辈问好

p>

家人期盼的也许只是一声轻柔的呼唤

p>

趁浓浓的秋韵

趁着年轻

与家人朋友畅饮

登顶

共享重阳之乐

< p>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邀请老年游客共庆重阳节

湖北推出免费游园及丰富文化活动

武汉这些景点有免费门票等优惠活动

黄鹤楼公园:重阳节当天, 60岁以上游客凭身份证均可免费入园。请游客到售票窗口实名登记,然后凭身份证入园。

园博园景区:所有持老年证的游客持身份证/身份证(60岁及以上,精确到月份),可享受重阳节当天免费入园,当天陪同儿童半价入园(不超过2人)人们)。

武汉植物园:持老年证/身份证的游客(60岁及以上)可享受重阳节当天免费入场,随行家属半价门票(无超过 2 人))。

海昌极地海洋公园:10月7日-10月16日,60岁以上老年人凭身份证提前一天网上预约即可享受39元去极地旅游的优惠活动。

黄陂清凉寨:10月14日至17日,凡60岁以上游客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紫薇城市花园:10月14日-17日60岁及以上老年人门票仅需20元。

丰富的文化活动s

武汉黄鹤楼公园: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中国的历史地标之一。在通车64周年的前一天,恰逢重阳节,“白云黄鹤是我的家乡”研学班将邀请武汉桥梁博物馆专家讲述建成通车的始末和故事。武汉长江大桥的通车主体建筑是黄鹤楼,回顾了武汉桥梁建设的故事。课程还将结合重阳上楼敬老专题活动,邀请武汉离休干部在老年大学绘画班画长江大桥、黄鹤楼。

时间:10月14日10:30-12:00

地点:黄鹤楼公园

武汉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将在崇阳举办当日节日期间,开展“九九重阳,百年情中山”主题活动。老年游客可现场享受免费拍立得摄影服务;游客只要背诵重阳节相关诗句,即可获赠香包礼盒一份;黄鹤楼艺术团的专业演员还将演奏《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古琴,还有书法表演、品尝菊花茶、免费测量血压等服务。

时间:10月14日上午10:00-11:00

地点:松月轩(中山公园前区客服)

重阳节民俗

“重阳”之名,出自《易经》中的“阳曜为九”。九月初九,太阳和月亮都在九日相遇,寓意“两个九相重叠”,故名“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的组合,故称为“重阳”。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中说:“九是阳之数,日月对应,故名‘重阳’。”九月初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节日,一直延续至今。

由于“九”谐音长长久久,因此被赋予了长寿、健康、长寿的寓意。社会要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 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日”。为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健康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2019年12月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3年1月1日规定,每年的重阳节为我国的“老人节”。

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习俗。这一天你还能做什么?

登山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登高可以达到提神醒脑、强身健体的目的并治愈疾病。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志》就记载了人们在汉都城九月九日游览、观赏风景的情况。东晋时期,流传着“龙山坠帽”的著名故事。

摘茱萸

古代很盛行种植茱萸的习俗。人们佩戴茱萸或将其磨碎放入香袋中,有辟邪、趋吉利的作用。山茱萸香气浓郁,可酿酒,滋补身体,祛病、祛寒、祛湿。

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糕可能是因为“糕”与“高”读音相同,是步步高升的好兆头。精美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上面放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含义。

赏菊饮酒

古时,菊花酒被视为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以消灾祈福。相传赏菊饮酒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诗、酒、爱菊闻名;后人也开始效仿,于是就有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孝顺父母、尊老爱幼

今年的重阳节,也是我国第九个法定的“老人节”。可以说,如今的重阳节已经成为围绕老年人的庆祝活动。尊老爱老是这个节日的核心内容。

去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8.70%。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亿,2033年将突破4亿,2053年达到峰值4.87亿。

老年人如此之多,如何做到“关心、依靠”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个人而言,首先要从我们生命中最亲近、最重要的老人——父母开始。

我们都看到了父母爱的模样。是孟郊诗中的“仁母行”,朱自清散文中的“背影”,还有无数作家一次次写下的“扯衣服”。寄”和“望亭”。

“白发催老,青阳催老。”现在,当我们的父母老了,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可以“常回家看看”、“尽量不要让他们因为你的面子而变得谨小慎微”、“接受他们的衰老、疾病、幼稚,因为接受他们就是接受自己的未来”。

我们也可以“以小孝孝亲,以大孝忠国”,我们也可以“老了,我们老了,人也老了”,我们也可以又“谨记戒律,以孝悌‘义’的原则来表达”。

如果说孝道是“德行之本”、“天经地义、民行之道”,那么尊老就是人们的常识和道德标准。一个文明社会。

重阳这一天,我们追溯了千年孝敬老人的传统,体会到了时间和生命中凝结的厚重。

然而,孝敬老人又怎能取决于具体的日期呢?应该植根于血肉,铭刻于心,日日践行。

此时此刻,如果你和父母在一起,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感谢他们。

此时此刻,如果你正在异国他乡奋斗,你可以拿起手机,给他们发信息、打个电话,说说你的思念。

金秋快乐久久,祝您身体健康。

爱满重阳,爱温暖人心!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记得回家陪伴父母长辈,

让我们一起照顾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