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历史文物是前人智慧的积累,是城市内涵、品质和特色的重要标志。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史遗迹众多,偃师、一条街、一条巷子、一座建筑,都可能代表着一段历史,蕴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这个初夏,去偃师开启文化之旅,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根源和精神灵魂。

01 深山古刹,观音像巍然矗立

坐标:洛阳偃师城关镇杜楼村北

路线:开元大道—洛燕高速—杜甫大道—北环路—山东全佛寺

特色:千年古刹,历史悠久

费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偃师上洞泉禅寺掩映在偃师区城关镇杜楼村北蛮山龙泉沟的松柏丛中。

山东全佛寺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共有神像80余尊,晨钟暮鼓,响彻数里,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山东佛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一座高大挺拔的多层建筑,飞檐翘脊,红墙青瓦,金碧辉煌。、千手千眼观音殿、菩萨殿等。

根据寺内的介绍可知,这座建筑的前身是寺庙在清朝时期留下的五孔窑洞。唐朝开元年间。其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千手千眼观音堂和大雄宝殿。

千手千眼殿内有一尊观世音像,双手各一只眼,巍然耸立,占据一栋二层楼房,一楼二楼均可观赏;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尊佛像和十八罗汉像均采用樟木雕刻而成。

山东全佛寺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史称“山东”、“佛洞”、“龙泉洞”。李隆基的妹妹,玉真公主。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玉真公主曾在此山寺过夜。第二天一早,公主见周围群山环抱,苍松翠柏,泉水潺潺,便在此设坛传道。之后,人们在设坛的地方挖坑建庙,取名山东。 1991年经有关部门批准命名为“山东全佛寺”。

02 在诗圣墓前,感受历史的温度

坐标:洛阳偃师城关镇杜楼村

路线:山东全佛寺—北环路—杜康大道—杜甫墓(约4公里)

特色:文化底蕴深厚

费用:免费

建议游玩时间:1小时

>

古墓作为一种特定的文物,无疑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不能不去参观诗人圣人杜甫的墓地。

杜甫墓位于首阳山麓,偃师杜甫中学操场后面。墓地不大,但松柏茂盛,鸟语花香。杜甫,诗人圣人,希望“有“天下万宅,天下贫民皆乐”,将埋葬在这浓浓的绿荫之中。

杜甫墓的墓室是圆形的,四周环绕着青石砌成,墓顶草木茂盛,墓前立有墓碑,高约5米,为“墓”。

诗人杜甫曾长期居住在偃师首阳山下,直至迁居长安。公元770年,杜甫在湖南去世,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遗志。去世43年后,葬于不远处的偃师。现存墓葬为清乾隆五十五年重建。当时的偃师知县捐出俸禄,买地重建杜甫墓,并请河南知县题写墓碑。

杜甫墓的东北方向是其祖父杜慎言的墓。墓碑比较新。人们尊称杜甫墓为杜宇墓。杜神岩“杜甫故里”或“三都圣地”。

千百年来,杜甫的诗词被代代传诵,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对他的怀念,而在墓前祭奠他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纪念的方式。

杜甫的坟墓,除了一座坟墓、三块碑石、一片松柏外,似乎没什么可看的。事实上,古墓葬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怀旧的记忆,对过去的怀念。走近名人墓地,寻找尘封的历史遗迹,感受历史的气息和温度,才是最好的文化旅游。

在03馆,领略夏商文明

坐标:洛阳市偃师区商都路

路线:杜甫墓—杜甫大道—商都路—偃师博物馆(约4公里)

特色:豫西明珠、华夏宝库e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费用:凭身份证免费参观

●建议游玩时间:2-3小时

博物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当地的博物馆。在偃师博物馆,您可以感受到“豫西明珠,中华宝库”的魅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夏商时期研究、展示和宣传为主的历史专题博物馆,偃师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陈列室面积11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四阿重宅”式仿古宫殿建筑群,青砖青瓦,古朴典雅。博物馆建筑布局仿照夏都一号宫二里头遗址,主展厅北面是一个长方形院落(即后院),由走廊、游廊相连,东、西、北三面为辅助展厅。 “夏商王都文明陈列馆”和石雕艺术长廊,彰显了中国“最早的中国”的辉煌历史成就。

“夏商王都文明陈列馆”主要展出被国家认可的作品。学术界。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处最早的都城遗址——夏都真真(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商都西伯(偃师商城遗址)历年来的考古成果。其中,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早期青铜器、大型玉器、象牙器等再现了中华民族迄今为止最早的青铜文化的风貌。而展出的国宝级文物——夏代绿松石龙更是引人注目。龙身长1米,昂首张口,弯背,尾部若隐若现。我雕刻细致,工艺精湛。

石刻艺术馆藏有碑刻、造像、翁仲、墓志铭等200件(套),其中有著名书法碑、字体碑、史料碑。 (张宝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