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泰山南麓风景区,清幽幽静,是夏季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自古就有“天下第一名山”之称。唐代诗人李白,在泰山姐妹山徂莱山隐居6年,终于走上仕途。北宋学者孙复、胡瑗也隐居泰山南麓的七真寺(泰山书院前身),闭门读书,胡瑗十年未归。民国冯玉祥将军于1932年、1933年两次隐居泰山,寻求救国救民的真谛!
泰山灵寒峰下有一处风景区。它地处半山之中,清静幽静。与之息息相关的,它就是“革命烈士祠”。 1933年,由冯玉祥将军为纪念在抗战中牺牲的将领而出资修建。1911年滦州起义和北伐战争。后来,由于景区总体规划的需要,经过充分勘察论证,景区管委会将“冯玉祥泰山纪念馆”从普照寺迁至此地。
沿着普照寺山门前的水泥路向东北走,约50米处路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冯玉祥泰山纪念馆” 。踏上蜿蜒的石板路,沿着路标向北行约200米,眼前是一座石基上的庭院,白墙青瓦屋顶。门柱为石砌,顶部有拱形结构梁,上贴“革命烈士祠”五个大字。门前两侧立着黑色石碑,上书“冯玉祥泰山纪念馆”、“烈士祠”字样分别刻。
沿着石阶走进其中,曲径通幽的前方正中矗立着一座前后廊的大厅。侧柱上挂着一副对联:灵寒峰下忠心不死,梅花岗将军爱国。他高度赞扬冯玉祥先生永恒的忠诚和爱国情怀。走进大厅,大厅中央有一尊冯玉祥将军的雕像和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自己的诗《我》。整个大厅的墙壁上都挂满了冯玉祥将军的生平照片和用过的书籍、物品。
大雄宝殿西侧曲径通东,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梅花岗”三个大字,是冯氏所书。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二月玉祥手书,纪念滦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寓意他们同样伟大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盘道西侧是诗画碑林,共有石碑48块,基本涵盖了当时泰安的风土人情。这是冯玉祥根据泰山民俗与画家赵望云创作的“诗有画”。里面的诗是冯玉祥创作的《秋八诗》,简洁明晰,别具一格。
正殿东侧,院墙下横卧着一块巨石,形如猛虎。人们称其为“卧虎石”。石体南侧有“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于右任的题字:“催末帝制,奠共和新基。” ……黄色花朵的绿色血液,永远闪耀在这里。”高度评价滦州起义的伟大意义。还有秋山的题字国民党军委中将宁:“泰山何其雄伟,万物皆包容……宇宙万物皆如此观”。头脑!
主殿后的第二进院落,东侧有第二展厅,西侧有第三展厅。喷泉、扶贫、宣传抗日事迹。庭院北侧中央是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的正殿,廊下镶嵌着纪念1911年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的碑文。院内侧有冯玉祥夫妇半身像和周恩来庆祝冯玉祥六十大寿纪念碑(生日碑)。
泰山南麓的“冯玉祥泰山纪念馆”安静幽静,微风徐徐。这是一个好地方暑假、观光、休闲!你觉得这怎么样?欢迎留言讨论!
温馨提示:开放时间:8:00--17:00,免费参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