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作为榆林人,我很想让朋友们吃得开心,玩得开心。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榆林市流入黄河的河流有53条,均较短。渭河、贾鲁河、无定河。

榆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四年秋“称符陕西、河东”。巡查完百姓后,他们向西渡过黄河,来到了林州。期间写了一首渔家的豪情·林州秋词:秋来赛峡,风景别样,雁去衡阳不留神。四面皆有声响,千里之外,长烟缭绕,孤城闭上。一杯浑浊的酒千里之外的家,嫣然也没有回去的打算。羌管满地都是霜,让人睡不着,将军的白发正为夫君泪流满面。而林州就是现在的神木市,是陕西省直辖的一个县级市,由榆林市代管。

总体来说,榆林是一座能源城市,而不是旅游城市。以下是榆林市几个比较好玩的景点:

1.子洲刘家大院

如果说米脂杨家沟窑洞是旧时代陕北最美的窑洞,那么子洲刘家大院就是新时代陕北最美的窑洞。

子洲刘家大院位于榆林市子洲县李小河乡卧虎湾,距县城40多公里的山上。山路虽然蜿蜒曲折,但交通却极差。方便,但即便如此,前来参观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据刘氏后人介绍,新房动工时,考察了许多陕北著名的窑洞建筑,最后参考了米脂县杨家沟窑洞的建筑风格。

2.米脂杨家沟石窟群

“皇宫是紫禁城,民居是乔家,窑洞是马家。”杨家沟溶洞群位于陕西北部米脂县十里堡,东北延伸约20公里。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之一。其建筑风格均为明、五暗、四室、六室窑,倒坐于殿内,是典型的古代窑洞式四合院建筑。尤其是新院巧妙地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和陕北窑洞文化,堪称中华民族石窟建筑的瑰宝。

炎热的夏天,躺在景区附近农家乐的清凉窑洞里,享受着免费的天然空调,吃着当地人做的煎鸡蛋,凉凉的苦菜、自家种的西红柿、黄瓜、土豆、炒肉、炒鸡蛋泡、钱米饭……心里别有滋味。

3.榆林镇北台

“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镇北台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以北4公里处。榆林以北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修建镇北台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善于骑射的蒙古军队,巩固明朝的统治。镇北台险要近在咫尺,控制着南北咽喉,犹如一把巨锁扼杀了边境关口。它是其中之一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堡垒。

榆林镇北台建于1607年,属于长城防御系统之一的观察哨所。是明长城中部的堡垒之一。砖石结构,面积5000平方米。镇北梯田是榆林传统旅游景点之一。一进景区大门,就看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字样。站在镇北台上,榆林市全景尽收眼底。

4.榆林红石峡景区

红石峡景区位于镇北台景区下方约2公里处,步行需半小时。这里的亮点主要是摩崖石刻。至于峡谷,远远落后于河南的红石峡。榆林红石峡峡谷山清水秀,石窟众多,古迹众多。寺庙。您可以欣赏到宋元精美的绘画作品。峡谷两侧的悬崖上有各种各样的摩崖石刻,其中就有左宗棠的题字。

20世纪60、70年代,红石峡悬崖上开凿了一条运河,有点像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运河。风景优美,解决了下游农田的灌溉问题。红石峡摩崖石刻是陕北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东西壁有摩崖石刻164处,其中碑刻35处,洞刻16处。其中不乏具有优秀思想和艺术性的代表作。喜欢书法、考古的游客可以来这里参观。

5.榆林明清街道

“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行街名扬天下”。 “北塔”指的是第一拖榆林城北长城中,“南楼”指城南凌霄楼,“六楼”指鼓楼、凯歌楼、钟楼、兴明楼、万佛楼骑在榆林街上。 、文昌阁。榆林明清街是榆林的“大街”。其时已破败不堪,但经政府修葺,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我在榆林呆了很多年,不知道榆林民俗博物馆在哪里。那天我带着朋友来到凯歌楼的东侧,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圆形的入口,上面写着我写的“榆林民俗博物馆”几个字。当我询问工作人员时,他们说是2019年才建成开放的。展区分为五个版块,以榆林民俗文化为脉络,诠释了老榆林人在老城、老城区的生活方式。街道、老巷、老场榆林人民的衣食住行。理解起来会更快。 (文/李圣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