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旅游景点介绍(邵阳旅游景点百科)
双清阁位于资江与少水河交汇处的地珠矶。双清阁始建于北宋。四角朱亭,双层回廊,优美典雅,仿佛飞翔在空中。明代巡抚赵显题写“双清揽胜”,因为亭下汇聚了水之美、山之秀、石之奇,还有楼阁的雅致、古塔的幽静。 ,城墙凹凸不平,月色清亮,亭外亭台楼阁。清末诗人吴德祥的对联:云带铃穿树;月亮把塔的影子移过河。双清阁是宝清的旅游胜地,上面有宝清翰林名士魏源、一代名将蔡锷的题刻。这是水晶宝清文化的沉淀和古城历史上的一页。 1956年9月,邵阳市人民政府将双清阁修复并扩建为公园。 1978年再次整修,“双清秋月”被誉为风景区。双清阁旁有一座高庙,原名康济庙,康熙年间改称关帝庙。寺门口有石刻联:“一汉名钟,山仍向西;吞吴饮恨,水从东流。”隶书,笔画稀疏而迷人。雕刻很好。现在保存完好。
双清阁
白水洞白水洞位于新邵县城西北12公里处的高桥乡。白水洞四面环山,两山环绕,洞内有瀑布、溪流。它的形状像一个山洞,水色洁白如银,故名白水洞。白水洞深20余里,风景秀丽,山势雄伟。据《宝庆府志》记载,洞内有铸铁亭、片石亭、石庵、吸湿岩、寒碧寺、滴水岩、银涛峡、瀑布泉、镜石、落雁池等。被誉为“白水十景”。南有桃花庵。相传宋代时,有不同僧人在此居住,遍植桃花。白水洞,从塘溪北望去,形似深山峡谷,曲折蜿蜒,流水潺潺,甚是有趣。溪两旁是卓笔峰,陡峭险峻,形状如笔尖。深五里,有一座古刹,名曰片石寺。右转数百步,突然天上出现一个洞。 ,环境优美ul,犹如桃花源。至此,山水尽尽,拾级而上,奇观层出不穷。第一个是滴水岩。水珠从几十米高的岩石上落下,像断了线的珍珠。水晶体呈半透明状,洁白如玉。从此,攀上石壁,便是深不可测的银涛峡。流水撞击岩石,激起一米多高的波浪。润水从石壁落下,银河如花倾泻而下,色彩斑斓,幽静而感人。洞左侧有谢居文观象台遗址。洞穴、梳妆台和一排天空场景。再行十里,便是罗山水库,松杉遍地,黑白声成韵。白水洞幽深幽雅,自然秀丽,水质清澈,景色宜人。这是一个天然的旅游胜地。
白水溶洞
南山南山,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古称巴士里大南山,平均海拔1760米,有48坪、48条溪流、23万亩草地丘陵和坡地有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山地牧场。南山年平均气温11℃,夏秋最高气温仅28度,空气清新,土壤、大气、水体无任何污染和公害。是集天然牧场、异域风光、疗养、避暑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南山景点众多:清潭高神武一带,这里云雾变幻无穷。神木区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景。资阳牧场区是奶牛放牧区,在这里可以俯瞰牧场广阔的草原。太阳从大雅口升起,霞光呈紫色,十分奇观。轿子洞是一个大山谷,雾柱腾空,如玉龙。陆家壕沟壑纵横,有高山瀑布、峡谷飞泉。神通山是“南山神拳”的发源地。南山顶海拔1940米,俯瞰南山全景和浩瀚的湘桂河群山。如今的南山,不仅开发了南山神泉、鲜奶露、脑黄金奶粉等系列绿色产品,还建成了紫阳阁、天湖阁等众多景点。是一处独特的旅游胜地。
南山
庐山庐山旅游峰风景区位于新宁县城以南10余公里处,总面积约108平方公里,有景点60余处。已经开发了。乱山是典型的丹霞峰林地貌,是一块以水秀、山秀、洞奇而闻名的宝地。合计至此,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丹霞峰林地貌分为五大景区: 紫霞洞景区。该区域包括玉泉寺、万净草、神仙洞、红瓦山等11个景点。紫霞洞是一条曲径通幽的峡谷,面积百余亩。因空气中弥漫着紫色的气息而得名。骆驼峰风景区。该区域包括一线天、幽魂洞、烛峰等13个景点。骆驼峰由四座石山组成,形似一头寻找同伴的巨大骆驼,远远望去,头尾分明。此峰为鸾山风景区的最高点。 “天下第一巷”位于牛鼻村云雾深处,百丈悬崖上,被一条线劈开,长230多米,宽仅0.8米。世间罕见。与丹霞还有天下第一桥该地区的地貌。八角寨风景区。该地区主峰为云台山,毗邻广西资源,主峰为云台峰。八角寨最陡的一角,峰形似一只凸起的牛角,这就是著名的“龙角乡”。此外,在八角赛的西南方向,还有一组号称“天胜”的峡谷。峡谷起伏,鳞次栉比,大小峡谷百余条,奇峰怪石拔地而起,雄伟壮观。下半山风景区。该景区有仙人桥等5个景点。黄山这颗闺中明珠的风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黄山现已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云山
云山云山,湘西南名山,位于武冈市南5公里处。最高峰海拔1372.5米年平均气温15%C。 1992年9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国家森林公园。
云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山。明代最为繁盛,形成了以胜利寺为中心的寺庙建筑群。寺内有僧人500人。现存石僧塔14座,碑刻50余块。摩崖石刻3处,青石板“秦人古道”5公里。
云山风景秀丽,历来都是旅游胜地。古今名人题刻众多;导演潘应星曾题写“仙桥横寒”、“崖前??水”等十景,并流传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原国家领导人华国锋也题为“楚南名胜”。
云山植物资源丰富,植被面积3118公顷,其中原生次生阔叶林200多公顷,是50多种植物标本的产地。 1921年,奥地利著名植物学家汉·马迪在这里发现了80多种植物新种,其中有20多种以云山命名。初步查明植物有203科、1518种;有66科211种,有10余种珍稀动植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
云山以山奇、水秀、林幽、云幻而闻名。理想的地点是郊区的森林公园。
云山
城南公园城南公园位于邵阳古城南部,面积10.76万平方米。始建于1955年秋。公园地理位置适中,环境条件良好。公园绿化覆盖率为70%,活动场景广泛。设施比较齐全。由于主要景观是人造娱乐设施,有儿童游乐场、早期溜冰场、风雅茶馆等建筑,有植物造景的喷泉和花坛,环形花园道路,点缀着凉亭、躺椅,占总共50%的面积是未开发的天然乔木和灌木。既是孩子们玩耍的场所,又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人休息、娱乐。
城南公园
水府寺水府寺又名双江楼,位于邵阳市沿江大桥东端,资水与邵水交汇处。
绍平时,水势平缓,春夏之交,暴雨急,水势极猛。由宝清市居民与资水、韶水船民共同修建。供奉河神,可避水灾,祈求吉祥。后毁于火。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重建。寺前河边有一座戏楼。每年都有庙会,祈神唱戏十分盛行。可惜的是,这座古建筑没有毁于战火,没有毁于水火,而是毁于大跃进时代。庆幸的是,寺前的戏楼、半云古亭至今依然存在。以此为题。建设水宫游乐园。
花园精致,河前曲岸,飞舟飞翔。靠着铜曲大道,车流量很大。西南三桥相映成趣,繁盛。亭前亭后,两江波涛摇夕阳红,数不胜数回头看的风景都是一样的。
剧场楼顶题字“半入云”,两侧有一副对联:妙手空空,一弹秋水一弹炸月;
p>余音袅袅,一半入江风,一半入云。舞台后面的化妆间里有对联:
古往今来只有这样;淡妆和浓妆总是合适的。
1978年,市政府对水福寺戏楼进行大规模整修。修复后的水府寺戏楼保留了原有的结构和风貌。从外观上看,三层楼阁、红顶飞枪,显得十分气势。里面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因其造型优美,建筑独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水福寺东侧有一座新开辟的临江公园,是一座精致典雅的小花园。公园因九曲六十二柱廊,镶嵌花窗、水波墙,成为闹市中的“天堂”。花园东端的秋月楼金碧辉煌,西端是美丽的江枫阁。园内还有荷花池、金龟池、假山、花卉园。整个花园巧妙地将室内外场景融为一体,给人以古朴、典雅、欢快、以小见大的意境。
为了方便群众休息和游览,水府寺红楼旁新建了“秋月楼”和“江枫阁”。曲线优美,非常优雅。倚栏杆,紫水蜿蜒而下。十英里的BL波涛汹涌,尽在眼前。小花园既是天然的,又是人工的。
水府寺
东塔【东塔】东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后毁。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同乡谢成实重修旧址,因战乱仅修至四级。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其子谢永娥历时三年建成。塔东二十余里有一座禅寺,俗称东塔尼姑庵,与塔同时建,尼姑庵住持。因供奉如来佛、观音像而成为市内著名的佛教圣地。
东塔
玉湖学记景区位于城东乡。这座山“又高又陡,不容易爬,尤其是有雪的时候。晴天的时候,景色独特”e.”明代车大人的《小射狐山》诗:“佘山高数百尺,爱清时雪。 ,凝结的光辉折射出这一天的奇异;万千森林频发色彩,万万山谷骤然恢复姿态。我欲趁春色,为迎客演讲。”此山“小射狐山”之名,始于唐代。唐代崇尚道教,沉太之死后,朝廷命邵州为他建庙,每年祭祀,沉太之隐居修行的涉虎山,距州府(今邵东县涉天桥镇)较远,为方便祭祀。后,在此山上建祠堂,称射护寺,山名小射护山,渐名射护山。山顶有亭子。民国时期,香火甚盛。每到秋天,远近的信徒成群结队地来这里拜佛,络绎不绝。山下有雷祖岩,鞋子空空发出声音。
岩石上有一个平台,平台的一侧挂着石头。当水从石头上滴下来时,附近的人就认为这是下雨的征兆。
玉壶雪姬
洛阳仙洞洛阳仙洞位于千金山脚下的一个山洞内。 ,壁上字迹可辨”(见道光《宝庆府志》)洞旁有一口洛阳井,水清如镜,旱不尽。因唐代沉太之在洛阳思念母亲而得名,故称“仙洞”、“仙景”。明代宝庆人有《洛阳洞》诗:“杖履登九华,不知仙屋何处,落花流水春色老,古树闲”到了夕阳西下,谁知丹顶岁月,洞门终日锁在烟霞之中,没有仙人离去的消息,只有春天桃花绿绿。明代深城车达人诗中有“门连丹灶,坛上白云满”之句。由此可以想象,明代时洞口仍有仙人存在。鼎、灶法坛等遗物。
洛阳仙洞
山四小忠【山四小忠】山四小忠景区旧址现为昭陵西路,原名东山。山顶的东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梁代(502~557)年间恩朝。后城太平巷太平寺迁至东山。两寺合并,成为宝清府僧人聚集讲经之地。时称太平兴国东山寺。简称东山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县衙钟楼的“景泰铜钟”移至寺内。每当清瞻之时,大街小巷的路里、河子、邵二水的船只、渔船上,嘹亮的钟声远播四方。明兵部尚书张同昌题《东山寺》诗:“古寺入风静,村烟江头。林木散落,钟声磬磬。”秋天,人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僧请禅。捧杯当云。达掌,醉留此山。”神坛万都 神坛都位于江北新坛镇。资水自西南而来,在此折向东流,故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旧时这里有木棚船免费渡口,免费渡口用了16亩义地。在公路兴起之前,这里是通往西南的重要渡口。相传,远古时期,有神秘的铁船在两岸之间运送渡口。曾有渔民在渡口旁得到一顶头盔,长0.5米,重5公斤,故名“神滩渡”。岸边有一座神坛万都亭。每当夕阳西下,朱亭映衬碧水,行人争相走过,人的身声不绝于耳,波光粼粼,景色十分美丽。杨廷芳在《神坛黄昏渡》诗中写下了这首诗。明:“路转神潭赊入观,归来待渡平沙。空江寂静,远树隐隐,夕阳斜斜,夜转暗转”。入千里迷雾,橹声破云河。世间伎俩多如蝼蚁忙碌,便平淡无奇。”
山司孝忠
龙桥铁犀【龙桥铁犀】龙桥铁犀是指以青龙桥为中心的水城和城市街道以及桥墩上摆放的铁犀组成的景区。旧志列为宝庆十二景之一。青龙桥是跨越少水河的重要交通道路。唐代干宁年间修建了一座木桥,但多次被洪水冲毁。南宋理宗宝庆初(1225~)不久,县令宋忠锡将木桥改为石墩桥,并在中墩上游安放铁犀一头,镇压水怪。为了纪念率领韶州守使赵云作为理宗继任者,故将其命名为“跃龙桥”。根据八卦的方向,桥在城东“镇”侧。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地震之神被称为“青龙”。宋朝灭亡后,改称“青龙桥”。清朝乾隆年间,重建东莞城楼。这座桥位于东关门下,又称东关桥。 1978年改称东风桥。道光年间,发生洪水,铁犀本身无法自保,双双沉入河底。 1968年因修缮紫江大桥上,有一头铁犀牛是从河里捞起来的。它已经沉入河底130年了。紫江大桥距青龙桥数百米。我不知道这么大的东西怎么能在水下移动。铁犀牛独角凶猛,体态雄伟。可以想象,它和它的妻子(还在江底)坐在青龙桥旁,望着江水,倒映着水波,雄姿飞翔。惊叹不已,惊叹其宏伟。元代诗人鞠致远有诗云:“百尺青龙渡青乱,铁犀照玉栏。”
铁犀现在安置在双清公园门口的喷泉里。 ,供游客观赏。
龙桥铁犀牛
八路军湖南办事处【八路军湖南办事处】是全区唯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两路口26号,是一栋独立的二层楼。位于惠兰街两路口的保守党大楼,原名曾家大院。 1938年11月,长沙“闻喜大火”后,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湖南省工委迁往邵阳,八路军湖南办事处也迁往邵阳。 》)。中共中央任命徐特立同志为驻湖南八路军代表为高级委员,任命王凌波同志为驻湖南八路军通讯部主任。徐特立同志的医院位于曾家院楼上,楼下是他的办公室,省工委负责同志经常在这里开会或秘密开会。
1939年2月,省工委扩大会议在此楼上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员会成立编辑。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派的叶剑英、秦邦贤(博古)同志出席会议。
中共湖南省委利用八路军湖南通讯办事处这一法定机构,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曾成为湖南省地下党组织活动和全省抗日救亡的中心
八路军湖南办事处
以上是邵阳的旅游景点。你想来玩吗?开玩笑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