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自驾游三峡,第一站是宜昌市区葛洲坝。

与人头攒动的三峡大坝、西陵峡景区相比,葛洲坝的游客很少,显得十分冷清。

不过这样也不错,可以安静的欣赏风景,看船过船闸。如果饿了,可以去附近的葛洲坝中心市场吃点好吃的。

01

看见大船就有故事

我在葛洲坝边吃西瓜的时候,看见一艘满载水的船出来了的三峡 大船与汽车。

从葛洲坝岸边俯瞰三峡口

这艘船是我们在葛洲坝看到的最大的船,所以我们拍了一些照片。

当时我就觉得这艘船叫闽浦,这个名字很有文化。

古人淳朴,今人狡诈——出自《商君书》

旅行回来后,我好奇地查看了闽普货船的情况,但网上的信息很少。但他们发现了一个尘土飞扬的地方。这是宜昌人民在抗战时期创造的伟大功绩,也是深刻影响四川的一件大事。

原闵普伦就是这一伟大功绩的创造者之一

02

长江大撤退最后一战

1937年10月26日,谢晋元率领800壮士守卫上海四行仓库为掩护大部队撤退,这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上海的陷落已是必然。

11月19日,国民政府宣布重庆为陪都,显然,在蒋介石以空间换时间的大战略下,包括首都在内的长三角地区陷落安靖,已成定局。

此前,沿海各类战略物资和人员已经开始向四川转移。

这就是长江大撤退。

西陵峡口,远隔葛洲坝和宜昌市

当时,四川与外界的交通只能依靠长江航运。这样,扼守三峡口的宜昌就成为了重要的咽喉。

1938年6月11日,武汉会战爆发,更多物资和人员涌入宜昌,形成宜昌大面积拥堵。

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8月23日致信蒋介石,称宜昌积压货物7万多吨。截至10月底,积压货物已达9万吨以上,10万余名难民滞留。

长江大撤退泽江已到了关键时刻:宜昌作为最终目的地,不仅面临日寇的压迫,而且12月份长江枯水期即将到来,航运将陷入停滞。

这些战略物资和人员能否安全撤离,为中国保留更多力量,为抗战赢得更多胜利,宜昌成为大撤退成败的关键。

长江岸边废弃机械设备

03

困难浅滩,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长江航道直到上世纪中叶,这里仍然是进出四川的主要道路,这条路极其艰难和艰难。

天然河流不可能一路畅通,礁石险滩成为航运的最大障碍。

特别是三峡地区,存在著名的三大险滩,是三峡的瓶颈。整个水道的k。

巧的是,他们都在宜昌。从宜昌到巴东,分别是崆岭海滩、青滩海滩、斜滩海滩。

长江枯水期无法通航的关键是险滩艰险。

三大险滩中,绿滩最为险峻。

船在绿色的海滩上行驶时必须有追踪器的帮助。生活周刊记者拍摄

木船时代,青滩几乎每天都有翻船的情况。杜甫入蜀所乘的船,船底被礁石刺穿。当时的心情一定很激动吧。

为此,杜甫在《蜀记》中称青潭为“峡江最险处”。

在机械动力船舶时代,穿越绿色海滩也是一个很高的风险。例如,首艘中资运营的“舒通”轮在峡江搁浅倾覆这里。

险滩的存在,造成长江上游和长江中下游运输能力存在巨大缺口,大量物资和人员滞留在宜昌。

预计1938年10月下旬,宜昌积压的物资和人员要运到重庆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只剩下40天左右了。

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4

团结意志,创造奇迹

早在1937年冬天的旱季,一位名叫段高高的船员就提出了三个航次:< /p>

宜昌至重庆的交通分为宜昌至青潭、青潭至万县、万县至重庆三段,并进行中转。

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船舶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货物周转的速度。

然而,分段传输计划遭到军工局反对,军需物资需要直接运往重庆。

此外,随着局势紧张,大量人员聚集在货区争夺船位,港口运输工作受到极大干扰。

这导致宜昌大量物资和人员积压。

1938年10月23日,卢作孚奉命督办宜昌交通事宜。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是“停止谈判”,以便“处理运输”。

卢作孚

卢作孚连夜召开相关人员会议,制定了严格的运输计划。

该船白天航行,晚上装卸。运输按三级通航法进行。为了提高周转率,第一阶段还提前到了三斗坪。客船取消第二次班级铺位并用座位代替。新增员工3000余人,保证装卸效率。征用了 850 多艘私人木船来运载轻货。沿江船舶、码头配备无线站,保证通讯畅通。

在这一系列有效措施下,在宜昌数万名沿江工人的努力下,到12月初枯水期时,宜昌积压的物资和人员已全部撤回。峡江。

后续从长江到重庆的运输虽然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最终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宜昌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民生公司就有177人牺牲,76人致残,22艘船舶中有16艘受损或被毁。

宜昌大撤退被誉为“中国工业的敦刻尔克”。

只要输入t下江,日军轰炸将困难得多

另一件事值得记住的是,从1938年4月到12月,宜昌总共有15000多名儿童被转运。

专门接收和抚养儿童的护理协会,拥有61个托儿所(包括延安儿童保育院),1938年共有儿童29486名。

05

历史是一条绵绵不断的河流

据记载,敏普伦当年参加了宜昌静修,是民生公司第20名员工中的两艘船之一。不过,没有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2019年,三峡枢纽共发送旅客16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47亿吨。

雨中的三峡大坝

三处险滩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沉入水底。原来艰难险阻的长江航线,现在变得畅通无阻。

至三峡沿线的古迹都已改变了面貌,有的甚至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长江大退的结果也间接塑造了今天的四川和重庆。

当时,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文化精华和精英大部分沿长江进入四川。虽然许多人在战后离开,如西南联大的开办和关闭,但也为蜀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比如,在这40天里紧急运来的物资中,泸州化工厂、重庆钢铁厂等现代工业装备后来成为四川现代工业体系的基石。

历史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没有一刻是相同的,不变的是永恒的流逝,但有些事情不应该被忘记。

人生是一场旅程,相遇是缘分。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是好的,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这对于旅行实验室的生存非常重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