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的玄学(网红景点看法)
// 作者 |卢四爷前言
冷知识: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43个小圣托里尼、102个小京都、68个小镰仓、52个小瑞士、40个小奈良……从数量上来说,不出国就可以环游世界了。
热点知识:很多游客千里之外打卡上述目的地后都会暗自抱怨:“这就是诈骗的程度了。”当场摘掉滤镜,你永远不知道卖家秀背后真正的买家秀。
不久前,滤镜景区事件引发热议。我陷入了网图的邪恶之中,耻辱地踩雷了一天。
网红景点本身并不是贬义词。遭受疫情重创后,网红目的地的打造是旅游业复苏的催化剂,但在实践中,过度包装和d 虚假宣传让人们不再轻易信任内容营销。
如何避免“过滤景点”的陷阱?不仅需要游客擦亮眼睛,旅游业也必须跟上网红的热度。
抓住出行的交通密码
今年国庆节,一群兴奋地想要出去旅游的年轻人被滤镜照片欺骗了。有博主前往网络知名景点“粉红少女心海滩”,发现现场其实是一片光秃秃的砖红色砾石。 “只是一小块,里面都挤满了人。”
图片来源@你的镜子不改序数据数据版
人们打卡被网红景点欺骗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每次都能被展示买家和卖家的对比让我震惊:“星光草原营地”是一片黄色的乡村草原,垃圾遍地; 《杜鲁门的世界同款海边白天楼梯》案例”只是海边的一个半白色楼梯;三亚“超级好看”我拍的“秘境蓝屋”只是海边的一个破旧的彩绘小屋……
作者有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仅仅几张照片就能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知道有可能我就毫不犹豫的踩了雷。看了无数网红景点推荐,格局就打开了。
以前人们看景点是追求壮丽、美丽,现在却追求独特、小众。标签,否则不会有流量。
游客打卡景点的最终目的是“拍电影”。无论风景多么平凡,只要拍摄角度神奇,加上神秘滤镜,就会出现世间独一无二的景象。美丽的照片,展现了小众的品味和精致。
这也是游客还是要试一试的原因他们自己知道过滤器的存在。普通人想要获得更多点赞和关注,还要靠打卡网红景点,没有一组满意的照片发朋友圈,基本就等于没去过。
可以说,如今的旅游需求已经彻底改变,游客的喜好和行为都发生了变化。
以前是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查看当地的出行攻略,再订购交通、住宿、景点等产品;如果你正在计划出行,行动力比较大的话,可以一边看直播一边抢便宜的酒店,还可以订票“走开”。
不同的是,旅游消费的核心环节从“交易”转向“种草”。种草兴趣是否足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前往目的地。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目的地不同,出行行为也在发生变化。很多游客不再喜欢跟团去景区,而是更喜欢休闲游。传统的景点不再是必去的地方。去一个地方,首先打开携程、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寻找网红推荐、高分餐厅、小众玩法、当地人最爱。
景区和旅游业自然也赶上了这种变化。网络营销已成为景区出圈的必由之路。很多目的地开始自我包装,图文视频刷屏,热点无特色。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就是:用内容拉动需求。
在国内旅游和周边旅游兴起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另类景区”:“小京都”、“小镰仓”、“小圣托里尼”……
在小红书搜索“小镰仓”相关笔记高达30000+。在祖国的苏州、厦门、上海、昆明……你都能找到小镰仓。数万名旅游攻略可以教你如何拍日式照片,目的就是打造当地网红景点。
小红书上的小镰仓旅游攻略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旅游需求大幅下降,至今尚未恢复。高端旅游需求已转向国内旅游。
回归周边游和国内游后,出境游客有一个核心问题:需要知道在家“怎么玩”,短途跨省游“做什么”。对于出行犹豫不决的游客来说,需要创造新的需求:用内容激发兴趣,提供旅行灵感,成为立即离开的理由。
这么多的旅游项目似乎凭空冒出来,然后变成了国际旅游项目。rnet 名人。以滑雪为例,在雪地里拍一组精致的照片是这个季节最流行的玩法。 “冰雪热潮”被小红书评为2021年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
2020年11月下旬,小红书滑雪内容搜索量同比增长150%,发布量达到去年同期的400%。携程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以来,滑雪主题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增长超过350%。
今年比较热门的旅游项目:野餐、露营,热门目的地:重庆、长沙、宁夏,都有类似的先在社交平台走红,再成为热门旅游景点的过程。
重庆洪崖洞成为今年抖音旅游打卡热门地
网红景点打造成为旅游行业的交通密码,吸引了各大旅游公司的关注。旨在“重组”。
营销矩阵全年开放,直播、榜单、社区、节点促销等内容丰富。一开始,创始人梁建章cos了各种角色和直播带货,还成立了“星球”,发布了旅游营销枢纽战略。
不久前,梁建章还公开谈论虚拟宇宙,称他可以“利用虚拟现实预览真实宇宙,激发探索真实宇宙的灵感和意愿”。其实这也是内容营销推广的逻辑。
同程旅游拥有视频品牌“同城臻慧轩”、马蜂窝推出一站式旅游信息岛“北极星攻略”、飞猪拥有官方直播间“飞猪购物团”……旅游平台正在利用各种渠道推荐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和玩法。
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流量密码。 3月份,抖音内测了“山竹旅行”小程序,其中包括机票预订和酒店预订功能。
聚焦内容营销的趋势仍在推进。笔者获悉,2022年,携程将继续聚焦内容平台,包括自孵化IP矩阵、营销渠道、明星动力引擎三个关键部分。
踩雷不仅仅是营销的错
营销内容多的好处是,与以前要翻旅游手册找景点的时代相比,寻找出行攻略更容易也更多样化,当然踩雷也更容易。
有评论者抱怨:“我宁愿相信世界上有鬼,也不相信骗人的照片。”九宫格展示朋友圈,摆拍、滤镜、修图等一系列神奇操作种草时让游客踩坑。
国贸最洋气的咖啡馆,图源网络
如何避免踩雷?网上屡屡踩坑的游客总结了“防草”指南,比如用“关键词+避坑、踩雷”搜索反向陷阱,或者出行前全网搜索攻略。
但这些仍然是表面现象,很容易“所向无敌”。
以西北旅游为例,今年3月至7月,新疆、西藏、甘肃等地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沙漠旅行摄影、帐篷观星……旅游资源优越的西北地区开发了许多新的旅游项目。飞猪数据显示,今年夏季西北地区旅游产品预订量创五年来新高,用户人均消费同比增长超160%-年。
独特的山水风情吸引着西北游客,但由于旅游服务发展不足,很多地区的高端酒店跟不上人气,一些小城市只瞄准区内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很难容纳突然涌入的游客。
笔者在宁夏中卫考察时也发现,西北沙漠是今年一大旅游热点。对于游客来说体验并不好。
由此带来的蝴蝶效应是非常不利的。花大力气打造的网红目的地只能火一时,很快就会消逝。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归咎于营销。事实上,营销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需要建设旅游业来承接流量。
携程集团副总裁王伟在接受《财经》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作者。他认为,更多地说明,短期流量增长带来的“人气”可以带来短暂的繁荣,但无论是景区发展,还是文旅产业,长期竞争力仍来自于不断提升旅游产品、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出行过程中,平台只能通过客户服务和评分反馈机制保障旅客体验,更需要对目的地文旅业态进行整体升级,优化供应链端服务。这也是内容营销带来的积极变化:内容带来的流量推动旅游行业平台和服务商的升级迭代。
王伟表示,平台更贴近用户需求,更容易了解目的地当前需要哪些产品、哪些产品需要升级。大量的消费数据可以为目的地政府提供分析支持,促进当地产业的增长。
网红景点的B面
事实上,疫情期间,营销成为旅游业复苏的“冲锋枪”。
“这次会议在澳门设立,是对澳门防疫工作的信心,也是推动澳门旅游和会展业快速复苏的巨大动力,所以我想加一句:今天我太爱你们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在会上致辞时说出上述话。当地旅游局局长热情的表情有些出乎意料,但却很真诚。 p>
旅游业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包括澳门在内的出境游受到严重损害。2019年,出境旅游人数澳门游客达到3940万人次,是往年最好的一年。但2020年,游客数量大幅下降至590万人次,甚至低于1999年的700万人次,入住率仅为11%。
文绮华表示,过去两年,国内在线旅游平台和消费模式有力支撑了澳门旅游业的复苏。给澳门旅游局带来的启示是,要继续以内容宣传澳门旅游,更精准地将信息推送给感兴趣的游客非常重要。
澳门是第一个对内地游客开放且没有强制检疫政策的地区
同样,由地方政府带头打造内容、打造目的地已成为趋势。今年3月,“江苏之星”打造全国首个省级旅游目的地聚合平台在线。
截至7月31日,“水韵江苏”明星旗舰店总曝光量近8亿人次。 2019年同期复苏率为116%,旅游交易额较2019年同期复苏率为112%。
“对于当地旅游市场经营者来说,政府可以来大量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鼓励他们继续经营、加强投资。”王伟告诉笔者,2020年、2019年,我国超过21个省市发放了旅游专项消费补贴,这对当地旅游市场的复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且复苏速度明显好于国外。没有补贴的地区。
对于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旅游项目来说,内容营销带来的游客推动了平台帮助欠发达地区建设高端度假民宿,可以弥补当地高端住宿的短板,培养当地人才。切实带动了当地旅游业。
“我们希望游客来乡村旅游时,不仅可以住在度假农场,还可以通过体验了解有趣的项目、美丽的风景以及文旅新产品。这样,他们就可以再次前往周边地区,拉宽了游客的出行半径,他们也愿意留下来。”王伟提到。
远观,内容营销虽然存在滤镜、景点等乱象,但也有助于国内旅游市场发生积极变化,这就要求营销要真实、不辜负乘客信任。
12月9日,已经环游世界数月的梁建章晒出了自己会见国家旅游局代表的照片。例如英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美国。
他表示,这些海外目的地都期待着亚洲游客特别是中国游客的回归。开放。”
什么时候可以免费旅游?虽然答案还没有确定,但游客和从业者都热切期待。网红景点在旅游市场充分成熟之前,也应该练好内功恢复,让游客下次打卡网红景点时不再依赖滤镜。镜子化腐朽为神奇。
标签: 营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