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全球旅游战略 旅顺战略 旅游景点
老邹巨著旅顺口传
旅顺最值得一提的是她的历史文化。
旅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生产。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这里是辽南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近代渡关东的先民也曾乘船在此上岸,是通关东的重要通道之一。从汉代到清初,旅顺口一直是中央政府直达东北腹地的重要口岸。三点归金、太宗东征、明清,都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 1880年后,李鸿章开始修建旅顺口。旅顺的现代军港文化在全国无可比拟,被称为“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从1880年至今,旅顺口一直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港之一。
史前文明、战争文化、移民文化、军港文化、军事文化、异域风情、自然风光——世界最美的旅顺口!
从旅游角度看,旅顺有8大景区72个景点。从文物来看,旅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1处,每一处都可圈可点。我只说看得见、摸得着,结果却是在军事禁区,根本看不见。总之,旅顺口的景点就像星星一样散布在5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这里,您可以随时抢救一段历史。
第一部分,史前文明——雄伟旅顺,上下六千年
1、王家风雨
位于北海街道大朝口海滩南王家村。至今还能看到六千年前先民留下的层层贝壳,人称“王家北丘”。 1990年代初,旅顺博物馆王思周先生主持文物遗址发掘,发现了最早的旅顺人——红泥傀儡,以及东北乃至山东半岛最早的玉器旋机。
现在,它已建成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俄罗斯小镇。
2.郭家圣火
铁山街道南山里郭家村中间的一座小山丘上,有距今5000至3000年前的古人类生活文化遗址。辽南地区发现的最大的居住部落。考古发掘表明,这里的先民过着农耕、渔猎的史前生活。东北乃至朝鲜半岛最早的一把大黄米就是在这里发现的。骨需要找到的东西只能穿过现代蜡灯——4000年前、3000年前,各有一堆人,过去的祖先去哪儿了?他们的后代在哪里?我真的不知道。
郭家村附近发现大量青铜箭头和短剑。从年代来看,应该是大秦灭燕的时候。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进行了最后的抵抗。
如今,郭家村所在的铁山南山里一带,是旅顺樱桃的原产地,可以说是整个东北最好吃的樱桃。
3.史前墓
在铁山街东西方向的将军山南北山脊和堆庄沟-白兰子线上的老铁山南北山脊上,尚有可辨认的墓葬。有石墓40余座,保存较为完好,是全国罕见的史前墓葬。据推测这是郭家村各部落的公共墓地。有个人墓和家族墓。为什么要把它埋在山的最高处呢?我想起了于右任老先生的一首诗——葬我高山,看故乡;我的家乡是看不见的,永远不会忘记。
向最早闯关东的人们致敬!
第二部分,汉代英雄风范——汉代时期,这里的文明达到了顶峰
4。牧阳古城
牧阳古城建于战国末期。相传徐福东渡时,曾在此补充物资。汉武帝时期,派大将东渡,开辟了胶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航线,牧阳城成为东北第一海防堡垒。 “河阳灵隐”、“兵工厂中城”印泥这里的空洞,说明了当时牧阳城的重要地位,能够与中原市长、国防部主管兵器的局长直接通信。地位可想而知。当三点回到晋国时,司马懿父子从山东渡海,与东吴作战,牧阳城就此陷入了历史的尘埃中。
牧阳城南数百米处,有一座汉代旧码头。这个地方名叫大乌崖。
站在牧阳城头,望着南下的海路——射雕英雄传,你还能吃饭吗?
5.大盘的过去
大盘家村是旅顺西海岸一个鲜为人知的村庄。但在这个村子里,至今还保留着两处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一是贝壳地,估计是青铜时代先民的垃圾场。全部耕地面积为密密麻麻地塞满了蛤壳。这里还出土了一具非常完整的儿童骨架。
一是首尔遗址,仅存的几处起伏说明这里曾经有过首尔。出土的汉代铜镜证明了这里当时的繁荣。
第三部分,军事要塞——世界级名将相继出现
6。成山传说
成山就是旅顺第二高峰,海拔406米。山上有一座山城遗址,相传是辽金时期的。考古学家确认其为明代海防城。站在这里,一眼就能看到旅顺西北海岸。相传唐太宗曾亲征高句丽,登临此山,在此筑石城,留下了海怪修城的传说。
7.图克横荡官
旅顺土城子村,尚存明代土城遗迹,据说更早。只剩下南墙两段,从现在可以推断,土城的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它是明代守卫旅顺至锦州必经之路的要塞,与成山城遥相呼应。也有人说,辽朝统治者为了阻止新兴的金国与北宋交往,在此修建了这座城。达成海上联盟,辽国同时受到南北夹击,最终导致辽国灭亡。
8.名将的不幸
明朝末年,冀辽总督、部级干部袁崇焕在旅顺西湖嘴姑子庵口。当时他杀了副总理毛文龙东江黑级将士,酿成大冤案。当时,他被比作秦桧杀岳飞,为后金拔出插在他们背上的利箭,成为了明清王朝。战争最关键的转折点。如今,谷子庵已重建,入海口山水未变。满山苍松波涛,毛帅的名号至今仍被人们叫着。
9、水师营
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九月决定在夏龙江畔设立旅顺水师营。旅顺盘龙山。这就是今天的旅顺海军营。经过一年的准备,旅顺海军营正式建军并出海巡逻。
海军营位于旅顺港以北约5公里处。营地地势平坦,四面环山。有一条龙河通旅顺港口。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地方风水不错。营地地势平坦,四面环山,有一条大河直通旅顺港。码头还在,前几年还立了一座纪念碑,但修高铁时就拆掉了。那时的龙河可不是现在的样子。这里很宽很深,海上巡逻的军舰可以沿河直达旅顺港。以前的龙河码头,船只停泊,热闹非凡。如今,只剩下永恒的荒凉。
按照朝廷规定,水师营每年三月出征,九月回港。海上巡逻范围西至巨花岛,东至鸭绿江口,南至皇城岛以北90海里海域(登州海军在南巡逻)。也就是执行整个东北地区的巡逻任务海岸线。乾隆末年,水师开始由盛转衰。鸦片战争前夕,水师营陷入房屋倒塌、船只破损、无法哨兵的境地。海军营官贪兵弱,畏敌如虎,害民如狼,丧失战斗力。道光三年(1823年),应内阁要求,水师营1200间营房中的800间被拆除,白银变卖入库。鉴于水师营已无法承担保卫海上的重任,清政府于光绪六年(1880年)决定撤销水师营,代之以李嘉诚创建的北洋水师。鸿章。也就是说,与那些从西方缓缓驶来中国海岸的大船相比,海军营的cs和装备基本都是大宝贝级别的,没必要留着。
历经166年的沧桑,旅顺海军营已经走到了尽头。但旅顺最早的一批先民却留在这里。
也就是说,海军营的官兵已经成为很多旅顺人的祖先。旅顺海军营正处于组建初期到中期,在维护地方稳定、打击海盗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10、徐氏墓
徐氏墓位于旅顺口区水营街四沟村老虎台后的石山上。于盔墓,墓碑保存完好。这也是唯一可考证的海军营官兵墓群,证明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样的一群人。
据小南村记载:“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徐氏始祖为德旗尉(清朝五品武官)军官徐靖宇,出身草帽胡同世家(满族)正黄旗)位于北京前门门大街,被朝廷驻扎旅顺军营,其家属及子孙定居小南村。
此后,历代不同,其子孙大多都是由清廷世袭任命的,如:徐平、徐廷贵、徐廷美、徐文才、徐恒辉、徐立中担任武略骑兵校尉;徐廷瑞、徐廷桢、徐廷植担任萧骑兵校尉(武官)。直属都统、副都统);其中,徐恒辉是清朝七皇子爱新觉罗。亦真的老师,(亦真是光绪的父亲,溥仪的祖父)。
徐氏墓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研究清代历史和旅顺水师营的建立、变迁和发展。
标签: 出行攻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