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自驾游东北
视频版在这里
此行的计划是看海、看沙漠,所以就沿着东线一路向南。从桓仁直接走高速南下,对于自驾游客顺鸭绿江而下显然没有吸引力,所以离开桓仁后,向东南转,前往宽甸。
鸭绿江边山峦叠嶂,沿途有各种隧道。还有一种安装有雨棚的隧道。我以前在京成高速上见过。它们安装在两个距离相似的隧道入口之间。我想应该是为了防止灯光变化太大而刺激驾驶员。眼睛
路边有很多山,形状也很有趣。不知道设个大门和游客中心能不能卖票赚钱。不管怎样,我觉得如果没有人文因素的话,这个场景大多数高价山谷景区与隔壁的免费山谷没有太大区别,但旅游设施更多。
走进宽甸,醒目的人物提醒你来到了仙境。辽宁最高峰花玻山和鸭绿江,也许就是这里敢于称仙境的原因。
县城不大,和东北大部分县城差不多,没有什么特色
进城主要目的是吃午饭。 。不过味道和其他城市的同类饮料没有太大区别。这是小时候苏打水的味道。不知道为什么,30年前的苏打水这两年又开始流行了,但是我却找不到从钢缸到大碗里喝苏打水的乐趣,而且水滴都是跳到我脸上。
与桓仁相比,宽甸的街道稍微狭窄一些,但也干净整洁。整齐的。几十年来,东北的乡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只要是县城基本上都是垃圾遍地,风吹满天都是纸塑料袋,现在即使在乡镇,也基本上看不到这样破旧的景象了。
吃完午饭,我离开县城,直奔鸭绿江。以前走这条路的时候忘记了号码,但现在这条边境公路有了统一的号码——G331,从丹东沿边境到新疆,全长近万公里。以前走黑龙江沿海的时候就走过这条路。称其为最美的路绝对没问题,只是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有机会走完全程。
路边的山上没有秋花,除了一些松树外,其余的都只是枯黄的。
地形多山,所以大部分道路都是沿着河边,村子就在路边,不远就有一个村镇
永店镇的小河边,这里没有河结冰
这里的气温明显比哈尔滨温暖很多。永店镇的小河岸边虽然有积雪,但流淌的河水却一点也不结冰。这条小河的下游不远就是鸭绿江。
流水与白雪交织,只有哈尔滨初冬才能看到
河水很清澈
偶然路过宽甸烈士陵园抗美援朝公墓,停下来专程参观一下,过了一会儿,我知道,宽滇还有一座铁路桥,曾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交通通道。这里安葬着241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
烈士陵园阳光明媚,微风是温暖的。想必先烈们看到今天人民安宁祥和的生活一定会非常高兴。
从宽甸到鸭绿江有两个河口。铁路桥位于上河口(北),公路通向下河口(南)。新路旁不时可见旧路的痕迹。不知道那些英雄的部队是否也走过这些桥。
已经废弃的下河口老桥
不知道为什么,沿途有的地方河水结冰了,有的地方却是碧波荡漾,可能是在山区的小气候差异很大。
这一段江面呈现出黑白牛的既视感
鸭绿江到达鸭绿江时,鸭绿江表面的冰层就消失了。照片中的桥梁是新建的下河口大桥。波光粼粼的水就是鸭绿江。
边界鸭绿江水面与支流冰面之间清晰可见
沿江有旧路痕迹。这个缺口就是路所在的地方,是在山上挖的。为了让桥更短、难度更小,现在鸭绿江边的路已经拉直了,路也更宽了,更容易走路了。
这个河口是宽甸最著名的河口风景区。岸边有很多度假村式的建筑。正值隆冬季节,不开放,所以没有去一探究竟。
这里山多平原少,所以山上开发了很多梯田。中国人的农耕技术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
梯田里没有植物,不知道夏天这里种什么
快到河口的时候,看到了桃花的广告岛上,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标志,估计是用来拍照打卡的。
沿着山沟一路走,到了鸭绿江边,豁然看见。这里的河比桓仁宽,景色也好很多。
鸭绿江上有一座军舰形状的大岛。所谓桃花岛,应该就是指的这个地方。岛上有一个村庄,叫河口村。地图下面的大岛是桃花岛,上游的小岛叫长河岛。可以看到清晰的上下河口。
地图
有一座桥连接河口公路和河口村。站在桥头向下游望去,真是一幅山水画。
站在桥头向上游望去,我立即打开地图确认自己是在鸭绿江边,而不是某个水库或湖泊。
这真是“横如明镜”。我走过许多河流呃,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巨大而平静的水面。它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另一边的一切都在水中形成完美的倒影。与这里相比,那种只有小水坑靠得很近时才能拍摄到的所谓“天空之镜”简直弱爆了,根本不在同一个维度。难怪我一进城就鼓起勇气立了一块“宽甸仙境”的牌子。
岸边比较陡,不太容易下去到水边,所以就没有下去
没有什么特别的美容效果,只会现场看更美
桃花岛很长,有3公里多长,看起来像一艘即将驶入鸭绿江的军舰。但我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最后,我找到了一位看管驳船的老人。他告诉我,这里的热闹只有四五月份才会开始。两边都种了很多桃树岛的两岸,桃花盛开的时候再来就好了。只是没想到因为疫情的关系,此行之后我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哈尔滨了。
回望岛上的下河口大桥,一群野鸭(?)在平静的河面上悠闲地游着,身后拖着长长的小道
为什么不能是家禽?因为他们后来飞走了
岛上有很多度假村。沿着岛上的路往北走,发现都是农家饭馆、鱼餐厅。我放弃了,写了这篇文章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岛的北端还有一座断桥。
回到岸边,有一条路沿鸭绿江向北,可到达鸭绿江口。河口的对岸就是长河岛。可能是没有大岛的屏蔽,我们这里看不到镜子般的景象.
长河岛上的建筑很有特色
虽然达不到“明镜级别”,但“水波不动”的级别“还在那里。如果夏天想来这里看对岸的话,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安静的鸭绿江
河上不时有水鸟游过,偶尔还有小舢板经过,真有人间仙境的感觉
从这里继续往上游走就是铁路桥的方向。路的两边都种了很多枣树,树上还挂着很多没有人采摘的小枣干。挑选一些触手可及的东西真的很甜蜜。
过了长河岛,铁路从附近的山上拐出来,当年抗美援朝的军用列车都经过这里。鸭绿江边有一个小火车站,是军纵队的所在地众人集合,准备渡过鸭绿江。
火车站建了一个小型观景台,但是不开放
从这里上游几公里就是当年的铁路桥,还有一个博物馆到了桥头,没想到会穿过不远处的村庄。由于临时修路,无法通行,只好掉头。看来这次和宽甸鸭绿江大桥是没有机会了。
鸭绿江这一段有很多养殖网箱。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但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农民在笼子上忙碌。据说这些网箱里饲养着经济价值很高的鲑鱼和鲟鱼,我仿佛看到了一箱箱的金币漂浮在水中。
毕竟海边网箱养殖很常见,但在河里这么大规模的网箱养殖还是第一次见到
有一对形状位于上游河口的北侧。他们石狮子门的意思,应该是一个风景区或者度假村。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狮子的表情有点特别。
可以看到离河口不远有一座廊桥,应该是景区的一部分。不过我对这样的景点不太感兴趣,所以就没有再往前走。
离开宽甸,沿331国道继续向南,鸭绿江就在您的左边。桥头堡的广告让我恍然大悟,现在我们已经用无人机耕种了,时代真的变了
当汽车沿着山路爬上高坡时,我就看到了船头桃花岛的“军舰”。这个场景似乎在很多有关鸭绿江的文章中都出现过,但我之前看到的却是绿树碧水的景象。我以前从未在冬天见过它。这样看来还不错。根据地图上的标记,这里是一个度假村,应该还是蛮悠闲的在这里住几天。
从这里继续向南,就进入了丹东境内。鸭绿江的这段越来越宽,两岸的平地也相对开始增多。偶尔还能看到对岸的小村庄。
从距离上来说,宽甸到丹东的路并不算太长。小景区或者度假村,但到了隆冬,这些地方大多闲置。
沿途有河流流入鸭绿江,每个河口都有独特的景观。大部分支流的水都很平静,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正值隆冬的缘故。
蒲石河是此段最宽的支流,绿水如镜,可惜冬天没有青山。
桥下堆积着浮冰。可以看到冰层很薄。看来山上也不是很冷平凡的时代。冬天出行的人很少,东北等地自驾出行的人就更少了。其实冬天游客较少,而且风景与夏天完全不同,开车也可以欣赏。
过了蒲石河,我们就进入丹东了。
标签: 鸭绿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