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是农民增收的来源之一,特别是特色乡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那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哪些?

模式一:“经营+村所有制”

在这种模式中,村民以所有制的方式进行经营。土地、宾馆、饭店作为参股和关联方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组建运营公司,依托运营公司对村庄进行开发、经营、管理和推广。一方面解决乡村旅游服务标准、项目建设、品牌推广等问题,另一方面鼓励村民实现共同致富。

中浩峪村

山东省淄博市中浩峪村,曾是一个干旱的村庄,没有独特的山水资源。 2003年以来,为了脱贫,一些村民自发组织到农场活动。为了强化品牌力量,形成合力,该村于2011年成立了悠悠谷旅游开发公司。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在经营中,“两个村委会”只占了一半。 21%的股份,其余由村民用自己的房产、果园、劳动力等资产投资。除了营业利润外,公司每年还收到股息。

该公司管理所有项目,并根据合同将其分配给企业主。企业主全权负责接待和服务工作,未经许可不得招待客人。同时,所有价格项目由公司确定,所有单程费用由公司收取。

运营方面,公司负责村内项目的开发、运营和推广。在这种统一的经营模式下,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年经营收入近3000万。

模式二:引进外资发展古村镇

对于文化历史资源丰富的古镇,乡村旅游可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发展“快车道”。包装和施工。

临沂朱泉村

朱泉村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部。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古村落。青岛龙腾集团引进外部资源,投资1.56亿元,构建为一个整体。

通过古村落的开发,现在的竹泉村已成为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度假、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这也是山东省第一个系统开发的古村落站。同时,竹泉村还曝光了大量的乡土文化、地方美食、传统民俗等,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乡村的文化休闲体验需求。

2015年,景区接待游客超过8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000万元。如今的竹泉度假村已成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模式三:以爆发点推动品牌

对于传统资源地区,得益于挖掘传统工艺等,利用规模化、特色化生产的优势,发展爆点品牌。

陕西袁家村

袁家村距离西安70多公里,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为此,袁家村决定打造陕西特色菜。作为乡村旅游的目的是大力发展民俗风情一条街。

通过挖掘传统民间故事、精选当地特色素材,为游客打造陕西特色传统饮食文化。为了打造最正宗的当地美食,他们没有聘请大型酒店或厨师培训学校的厨师。为了让游客享受到最传统的风味,v的民间厨师们袁家村的饮食全由袁家村负责,工资由村里支付。随着这里的人气越来越高,很多商店的顾客都在排队。

在美味佳肴的基础上,袁家村还开发了酒吧、民俗体验、住宿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提升游客体验,拓展连锁乡村旅游产业。

如今,袁家村日均营业额超过200万元,年收入超过10亿元。

模式四:预约用餐体验

相比袁家村的发展模式,有些地方依靠自身优势,对全村封闭。游客凭一张门票即可享受所有服务。

吴村

吴村位于位于嘉兴吴镇西栅历史街区边缘,背靠京杭大运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

梧村颠覆了中国传统的乡村旅游模式,采用一价全包的套餐体验模式: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一站式乡村。休闲度假项目,可以同时准备吃住行,20多个免费体验项目。乌村一方面依托乌镇带来的巨大人流量,另一方面也为整个景区提供了乡村生态民俗文化的原生态体验。

吴村的启示是,毗邻传统景区的乡村旅游点可以自我定位充分以差异化产品作为景区的支撑甚至优势互补,从而凸显自身价值。拿一块吧。

模式五:民宿助推乡村旅游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是农家乐升级的高级形态。依托大城市庞大的人流量和消费能力,一些地方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以寄宿家庭为热点,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上海、南京、杭州金三角中心。

近年来,一些外国人在莫干山开设农家乐,将中国传统家具、瓷器、雕花屏风、石墩、鼓等融入莫干山文化和现代西方艺术中s。长三角旅游休闲群体旅游目的地独特,广受游客欢迎。

2007年后,羊家乐成为莫干山的关键词。在莫干山、桐庐、浙江等城市的抗议活动带动下,包括全国各地在内,引发了热点,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

以上是乡村旅游的五种主要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乡村旅游被视为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