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攻坚之年,也是疫情三年后旅游业复苏振兴之年。春节和“五一”假期期间,人们旅游热情纷纷消退,体现了文化旅游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内需活力。刚刚举行的第13个“中国旅游日”,全国各地挖掘本土文化,融合文旅,塑造城市品牌,举办系列活动,推出惠民举措,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深度旅游。一体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激活市场潜力。

本土文化挖掘

作为一座有着618年历史的大都市,田忌n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核心作用。经过600多年的积淀,天津已成为一座有魅力、有风格、有温度、有内涵的城市。 5月19日上午,2023年天津“中国旅游日”子站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启动系列活动。天津图片展、天津十六区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市场。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朱益海表示,近年来,天津通过打造城市文化场景、推出复合型公共文化服务等方式不断发展探索发展适应文化消费需求的多元文化业态。在数字时代,人们有多样化的沟通需求。文化消费。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保护好、传承城市文脉,以历史为根、文化为魂、城市为载体,不断提炼“金业”。为进一步探索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模式,2022年,川渝两地将开始联合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如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再次硕果累累。为持续推动“三峡旅游”整体振兴,巴蜀文化旅游推出两项活动造福人民:“百万巴蜀工人游三峡”“百万巴蜀学子学三峡”。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组织架构处处长王浩表示,今年3月,重庆已成为全国五强城市之一。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10条国家级长江主题旅游线路中,长江三峡地区13个景区入选。 “巴蜀学子游三峡”活动让青少年在欣赏三峡壮美景观的同时,感受三峡文化魅力。

中国文化协会文化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晓蓉管理协会表示,推动文化融合发展而旅游业对于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地衍生体验内容、打造消费场景,让当地旅游变得更加精细、更加深入。

增强市场活力

旅游市场正在发生变化,进入全球大众旅游发展新阶段。曾经以风景文化资源为主的旅游景点不再是游客出行的唯一参考和选择,游客开始通过自驾游、自助游的方式进入旅游目的地的商业环境和生活场景,走进影院聆听看一场戏,进入美术馆观看展览,进入博物馆学习。或是去不知名的城市参加露营、音乐节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学院李龙辉博士表示,这一切都表明,支撑旅游活动的旅游空间进一步从旅游景点起源地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完善的地区拓展。 。

为适应旅游市场发展,北京艺术院团、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机构推出免费门票参观,惠及群众。江苏省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针对六越博物馆、江南民俗博物馆、炻器博物馆推出优惠措施中国之都、苏州徐悲鸿美术馆,还有半价旅游。 、江南古镇文化和乡村文化。

扬州市皮石街推出“重塑新生活”创意主题市场,将环保理念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充分利用回收、二手、废品等环保元素。项目下,环保主题市集的“新玩法”吸引了大量年轻游客,通过为期三天的市集抽奖,发放了150张价值7000元的消费券,从而提高了商户的日均营业额将提升至180%,极大释放区块的消费潜力。

“通过这次中国旅游日活动,我们打造了一个旅游文化旅游新知识产权,在扬州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发展扬州夜间经济、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新步骤。扬州东关街道经理告诉记者,近年来,皮石街道为探索差异化、专业化、系列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打造了“规划-规划-项目-运维”全链条实施方式深耕古城本土文化资源,解决古城复兴实施难题。

数字科技赋能

携程集团、抖音积极响应2023中国旅游日间活动文化和旅游部。抖音连接景区、酒店、民宿等,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文旅内容,助力文旅传播和发展。同时,抖音直播还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角度展示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文旅资源,结合地域特色,让更多用户通过抖音分享美丽风景。 。携程与众多热门旅游目的地合作,为全国游客提供旅游优惠券、优质旅游产品推荐、目的地指南等旅游福利。统计数据显示,国庆节当天中国旅游方面,携程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69%,平台当日交易额突破25亿元。其中,门票量同比增长646%。

下一步,文化旅游产业将突出旅游为民,进一步推动大众旅游;增强创新活力,加快智慧旅游文化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旅游。 ;促进社会和谐,积极推进文明旅游旅游: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积极推动旅游业高水平复苏和高质量发展。 (李荣坤 日报练习生名单(张欣、李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