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基本情况

(一)概况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隶属于第四大航空集团海航集团全资拥有。在国内。学校现有学生7000余人,其中留学生1100余人,现开设民航、航海、旅游三大“两航一旅”专业流共27个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国家现代学习试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基础专业2个,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开放精品在线课程8门。 。省级教学团队、省级优秀中青年基础教师4人、省优秀教师4人获省部级教育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学校拥有国家乘务员师资培训中心、中国民航总局航空保安员培训文凭、中国民航总局危险品航空运输培训文凭、乘务员培训文凭。国家海事局、博鳌亚洲论坛安保人员培训基地、海南省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示范中心民航运输省级特色培训站、民航职业技能考核站021.

依托专业教学资源,我校于2014年建成并获批三亚航空科技馆、2015年获批海南航海科技馆。该科技馆于2018年8月获批海南省首批中小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并于2019年1月成为首批中国旅游研学旅行一体化实践教学基地。三亚。科技馆和研究基地自成立以来,坚持向社会各界开放,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教育宣传活动和研学旅行,为中小学校免费举办民航科普讲座。学生,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影响。近年来,科普观众人数近2万人次,相关活动不仅促进了民航、航海等科普知识的普及,也提高了中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知识,启迪了他们的专业知识。良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目前,学校科技馆已纳入三亚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成为海南省和三亚市重要的科普和研究教育基地。

我校由航空集团管理,以民航为主要专业,与航空界及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卑鄙的。为民航科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育基础。

(二)场地设施

1.研学旅游基地——航空科技馆

我校民航科普教学基地主要由科普展厅和航空技术、航空模拟驾驶体验室和模拟乘务体验室组成分三部分,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总投资近1.5亿元。

航空科技展厅:分为五个展区。其中,航空知识展区主要展示各种飞机模型和现代航空发展史;驾驶模拟器体验区模拟飞行。可以体验模拟飞机操控;航模制作区展出了我校航模协会学生制作的实际飞机模型,可以亲自体验航模的组装和制作,并观察航模飞机的飞行性能;飞机实物展示区展出了两架运7飞机和三架道尼尔328飞机,您可以近距离接触飞机内部。外部结构,可以登上飞机体验和了解机舱和驾驶舱内的各种设备;飞机装备及器材展区展示了众多发动机飞机、各种飞机材料、维修工具和模拟变速箱等,可以近距离观察和体验飞机维修知识。

航空模拟驾驶舱飞行训练模拟器有多个,模拟驾驶舱与真机1:1的比例,里面的各种控制装置、仪表和信号显示装置的工作方式与真机一样。能够真实模拟飞机在不同机场、不同天气条件下的驾驶情况。身处模拟器中可以给体验者带来真实的飞行驾驶体验。

模拟乘务员体验室:配备静态模拟舱、水上应急疏散设备和多尼尔328飞机,可向基层普及飞行安全、应急疏散等科普知识和技能和中级水平。学生。

2.科考旅游基地——海洋科技馆

除了科技馆航空学方面,我校还建有航海科技馆,同时可以普及航海科学教学知识。航海科技馆由航海科普知识展示教学馆、航海驾驶模拟体验馆、涡轮机、模拟高级消防船和航海培训中心五部分组成。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各馆设施如下:

航海科普知识展厅:设有多媒体教材、航海发展史展板及画作、各种船舶模型、船舶结构模型、锚等。模型、国旗和旗帜我国内海信号流、磁罗经、电罗经等航海设备仪器、小型模拟训练帆船、电子沙盘等。

水上驾驶模拟体验室:设有360度水上驾驶模拟器1台、120度水上驾驶模拟器2台。 360度航海模拟器通过30多台计算机、18台投影仪和音响系统的联合操作,在360度大屏幕上实现3D模拟效果,可以模拟航行在各个海域和港口的不同类型的船舶和港口。 。世界各地的抵达和出发。

透平模拟体验室:购买30万吨级油轮模拟透平模拟器。您可以通过演示和模拟了解船舶电气系统的运行和故障排除。

乙模拟高级消防船:是为港口内船舶或岸上临水建筑物进行消防作业的专业船。船上配备有大功率水泵系统、高压水枪、灭火剂等消防设备,以及救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可以向参观者普及船舶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

航海培训中心:配备各类救生艇,通过参观、讲解或实操演练,普及船舶海上急救、自救安全知识,掌握相关实用技能。

(三)科学研究与普及课程

我们的学校充分利用航空、航海、旅游三大专业群丰富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发了“云端旅行”等多个主题的完整研学旅行体验路径, 《海上丝绸之路》、《安全与我同行》。 》、《海岛之旅》。课程采用我校专业教学设备,由专业教师授课。课程类型涵盖知识延伸课程和活动体验课程。内容既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和科学性,可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学习。根据学科的具体需求,对各主题的课程进行模块化组合,并开发专属研究课程。方案开发建设如下t:

1:云端之旅

探索飞机的4个部分

通过理论和实践体验模式,让学生了解飞机了解并充分理解飞机发展历史、飞机结构、飞行控制原理。同时,在制作模型飞机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探索飞机的兴趣。

魅力空姐4节

通过现场体验式教学,学习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和空乘礼仪知识,了解语言、礼仪、着装、接待、沟通, ETC。 .礼仪,了解空乘人员的职业形象和职业魅力。

2:海上丝绸之路

海洋的秘密第四部分

通过了解大型生物类型以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分布为背景,延伸到中国海洋科技史和中国核潜艇、航母的发展现状,揭示海洋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的兴趣。

小航海家3课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航海舰艇的发展历程,学习海军行为的基本理论,学习和体验海军行为、共性。技术技能,例如打结的基本方法以及在教练指导下在模拟器上进行导航模拟的能力。

3:安全与我同行

安全飞行课程3

以现场教学体验、小组练习、小组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注意事项飞行安全,学习如何使用客舱安全设备,掌握基本的客舱应急程序。

第4节水上疏散

通过教学体验和模拟练习的形式,了解如何使用水上常用救生设备,了解救生动作,掌握落水人员救援的相关知识、水、气道开放方法、人工呼吸操作技巧。 、心肺复苏操作等相关知识。

4:海岛之旅

海岛游3段

研究革命红的历史和热带自然景观海南解放时期特色民族风情,结合场景再现方法,现场书写引导文字,让学生们制作情景模拟导游,充分了解海南的旅游资源。

茶香与茶韵第五节

通过理论讲解和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茶的历史、了解茶的十大养生功效并学会如何选择健康茶。 ,掌握多种茶的冲泡方法。

第五届君豪酒店专场

通过小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讨论,揭开酒店行业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发现酒店员工的工作,了解酒店员工的工作。著名的奢侈品牌酒店品牌。

(四)队伍建设

我校航空科学教学基地配备科研导师2名,科学教师25名。讲解老师均为以下学校的老师在我校全职从事航空和旅游相关领域的工作。他们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和科学讲解经验丰富,精通科学讲解。为了配合科普讲解队更好地完成工作,基地还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吸收我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乘人员等、航空安全。 、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担任科普志愿者,负责提供讲解、导游等服务。基地注重科普队伍的专业性和能力提升,定期组织科普讲解专业培训,派出外籍人员参加各类专业学习,组织志愿者学生岗前培训,不断提高。该地方的解释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基地建设投产以来,学校制定并发布了《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科技馆管理制度》、《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科技馆管理制度技术》(补充规定)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科技馆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科技馆投诉处理办法》、《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科技馆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制度健全,执行严格。

(六)经费运作

为保证科普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每年拨付专项科普经费,用于基地的维护。设施设备、展品采购和人员培训 组织和举办各种科普活动。此外,我校每年还获得海南省科技厅、科技产业信息局拨付的专项资金三亚市科学技术协会、三亚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单位,用于网站建设和定期科普组织。教育活动。有关费用的预算和报销报告以及供货和维护合同的签署均已得到海航集团和学校财务、法务部门的批准。成本管理透明、规范。

2.科普工作情况

我校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响应全国科普日、科普活动月、科技月等各级各类科普活动的号召。并扩大科普范围。目标组织进行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民航特色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自2015年基金会成立以来,相关科普活动已惠及超过28000人。主要活动有:

(一)校园开放日活动

活动期间,基地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邀请三亚一中、九中南新小学、琼大幼儿园、新爱宝贝青少年及幼儿园小朋友以及我校国际学生参观展馆,体验模拟驾驶、客舱服务、安全演练、模型飞行等航空科普活动。

(二)摄像头科普活动ps

活动期间,基地还组织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师生开展科普活动。走进校园,来到第九小学和新建的爱婴幼儿园,进行航空科普知识讲座、航空模型拼装、航模飞行体验等现场活动。

(三)科普摄影展

基地组织举办了以航空航海为主题的科普摄影展。 ,导航领域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从过去技术落后到现在技术水平的艰苦奋斗的成果。

(四)研学旅行活动

作为省首批研学旅行基地在海南、三亚市,我校还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8年上半年,基地共接待游学团队20支,共有来自三亚周边市县20所初高中的近1.4万名学生前来参观体验。

上述科普教育活动的成功开展,促进了航空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公众的科学意识和素养,让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近距离地接触了成果。接触航空科技,体验航空科技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航空意识,培养航空精神,放飞航空梦想。

三、科普工作计划

(一)建设科普基地的总体思路和目的

立足民航科技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航空集团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优势和优势。海南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我校专业民航师资、设备等资源,整合海航集团民航科技资源,加强与其他推广基地民航科学家、旅游机构、中小学等相关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基础物资设施设备建设,加强科普讲解队伍建设,完善系统管理和安全保障措施,创新活动形式科普单位,将基地建设成为在祖国南方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民航科普示范教学基地。

(二)主要任务

1.加强物资设施设备建设

(一)拓展基地空间,优化基地布局,三年内计划建设更多民航。一个展厅,增设飞机模型组装制作工作室,增设数字科普会议室(教室)。

(二)在现有教练机的基础上,选择一架专门用于科普研究活动的教练机,对其外观和音响内饰进行针对性改造,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宣传效果受欢迎的科学家。 。

(三)适时引进适合科普实验的动态飞行模拟舱。

(四)民航科普展品齐全,包括历史文献、宣传资料、制服、证书、门票等反映民航发展状况的实物、视频资料。

(5)导游购买安装导游讲解系统,实现自动智能讲解,提升游览体验。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科普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架构和人员队伍,优化管理措施,确保科普基地安全和安全。科普活动序列的效率。

(2)探索建立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做到层层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活动安保预案,定期进行安保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安装通畅高效的救援电话,配备专职医护人员及时开展救护服务。完善监控系统和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

(三)建立科普工作档案,规范各类科普活动的文字、照片、视频及相关统计数据的归档制度。

(四)开展科普人员专业培训有计划、全面,每年专业培训时长不少于20学时。除专职讲解队伍外,积极在学校管理人员、专业师生中招募志愿者参与科普教育,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科普科学家志愿者队伍。制定讲解员工作量补贴办法,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3.完善课程体系

深入研究民航文化、民航历史和民航技术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的游客开发民航科普系列课程和活动 e普及民航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和民航精神,激发公众热爱祖国、热爱民航的热情,为培养更多民航高科技人才奠定基础。

4.创新活动形式

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针对社会热点和公众需求,结合民航行业特点,每年实现3场以上科普活动,包括专题科普教育展览、科普讲座或报告、科普知识竞赛、校园科普、科普生产训练营航模、航模飞行俱乐部等活动。 1至2茶匙每年举办夏令营或冬令营,让广大公众近距离接触科技成果,感受科技魅力,激发科学兴趣,提高科学意识和素养。

5.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向访客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对场所服务质量的意见、评论、满意度和认可度,并根据相关情况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反馈。基地由教务处实践教学中心牵头,二级学院及各职能部门参与,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总结评估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 ,提高基地服务质量。

6.加强活动宣传

创建科普基地网站和公众号,利用网站、公众号、个人媒体等多种形式对活动进行宣传。及时发布通知和活动简介,提高基础影响力和示范影响力。

四大荣誉

9.1 获批海南航海科技馆

9.2 获批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

9.3 获批海南航海科技馆

9.3 获批海南航海科技馆

全省首批研学旅行实践教学基地

9.4 获批三亚市首批研学旅行实践教学基地合一

9.5 获批三亚市社会科普基地

9.6获批三亚航空科技馆

9.7获批三亚科普教学基地

9.8获批三亚科技活动中心三亚及青少年科技活动站

9.10 获批民航危险品运输培训机构资质

9.11 博鳌亚洲安保人员论坛批准培训基地

9.12 获批民航危险品运输销售培训机构代理活动

(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

考察、商务合作——微博:@李可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