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山东旅游品牌)
望月畅谈|山东文旅品牌“一枝迷城,百花齐放”
——塑造文旅产业新优势讲座系列三
周雪泽
说起山东的旅游资源,人们都充满自豪:雄伟的泰山、厚重的三孔、连绵起伏的微山湖、浪漫的海滩,都是度假观光的好去处。 ;旅游城市繁花似锦,不少地方闻名全国。旅游城市。毫无疑问,山东是旅游市场的“强势派”。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有A级景区1227个,居全国第一。疫情前,2019年山东省旅游收入11087亿元。占山东省GDP总量的15.6%。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19年,山东旅游收入排名全国第五,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 2020年以来,山东克服疫情影响。虽然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不及疫情前,但仍处于全国前列。未来五年的文化旅游。坚持以文化塑造旅游、以旅游弘扬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旅游、研学旅游,提高旅游水平智慧文化,做强“山东好客”品牌,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
“好酒也怕巷子深”,有好的文旅产品就得会“卖”。文化旅游与可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用精准简洁的语言推出文化旅游品牌。
作者不禁想起“山水圣人”。 “一山一水一圣”曾是对山东主要文化旅游资源和品牌的概括。 “一山一水圣人”原是清代乾嘉年间北方考官南下应试,应第一联“山多水多”而写的名联。 。 “多才多艺”。本义《一山一河一圣》中的“水”字就是黄河。借去山东旅游后,“一山一水圣人”中的“水”有了黄河、趵突泉、山东黄海、渤海等多重解读。对“水”有不同的解读,存在两种“认知”:一种认为内涵丰富,从多角度概括山东的“水”;另一个认为不够具体。
近年来,央视对山东文化旅游的介绍是这样的:“山海行,美丽山东”。泰山从这里升起,孔子从这里诞生,黄河从这里入海。 » 。这样的描述是准确的,没有任何歧义。 “黄河从这里入海”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人能把“口入海”。比模糊的解释要好的“一水”。 。
语言是一个人的另一张面孔,也是解读和推广当地文化旅游产品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用精准简洁的语言诠释当地文化和旅游的特色,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事情。聊城,“江北水乡·运河故都”;台儿庄古城,“天下第一村”;淄博周村区,“干船坞”、“号源”、“生命之源”、“爱之源”……这些概括言简意赅,让人一眼就记住了。
山东有推广文化旅游产品、塑造地方形象的许多成功实践。五年来,山东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山东好客”、“山东好产品”更加响亮健康。
“处处是旅游环境,每个人都是旅游形象”。正如茅盾先生所说:“人是最美的风景”。人们旅行时,当然会重视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人是旅游环境的主导要素。 “山东好客”四个字,凝聚了山东人尊礼待客、热情好客、慷慨诚实的人文品质,蕴藏着齐鲁文化共有的文化基因。
2021年9月,北京游客王女士深夜发布长视频,讲述家人去山东青岛旅行的亲身经历,引发社交媒体广泛关注。她在视频中感叹:我爱的大青岛,为什么我如此爱山东人。她讲了三件令她感动的事ee:一个电话,前台深夜给孩子送了一大桶牛奶;她觉得啤酒味道不好,二话不说就把钱退回来了。她想从卖家那里买一辆更便宜的滑板车,没想到卖家直接把滑板车借给了她的孩子。
热情好客的“山东人”,让山东的旅游环境“光彩照人”。 2020年12月,外地游客突然发病,潍坊警方开通了生命通道;如果你在山东迷路了,会有热心人为你指路,或者带你走;给你一把雨伞,或者只是带你去兜风。山东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形象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好客山东”四个大字,以生动、严谨的语言,传递着山东发展全域旅游、优化旅游环境的方向,打造“让远方的人更近”的文化旅游形象,让中外游客印象深刻,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方式
消费购物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好品山东”的提出,体现了山东深厚的品牌文化和山东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家庭手工业的地位,已成为山东旅游购物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
山东发布2021年《山东好产品共建共享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扩大品牌建设范围某产业某领域向农业延伸,在工业、服务业、建筑业等领域,构建产品、企业、产业、区域、地理标志“4+1”品牌体系“好品山东”,开启国家区域品牌建设新模式。今年3月,山东发布了第一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涵盖制造业、消费品、农产品等14类223个品牌。 “好品山东”内容涉及面广,有代表优秀传统文化的祖传山东品牌、代表农业大省的优质农产品、有全国领先的高端制造装备。
“山东好产品”是对历史传承的一种尊重。 L汉东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工商业发达。渔业和盐业一直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周村丝绸、博山瓷器早已闻名并广为流传。 “山东好产品”是对山东经济发展实践和品牌建设成果的凝练总结。 2020年山东省“质量月”启动仪式暨质量提升现场观摩会数据显示,全省拥有山东省名牌产品1500多个、山东省著名服务品牌500多个、山东省著名商标700多个。 、66个百年中国品牌。山东打造山东·好品山东医院品牌体系搭建发展平台良性投资,促进旅游业发展。
随着国内旅游市场从旅游经济向休闲体验经济转型,各地积极创新培育具有文化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的文化旅游知识产权,加快开展主题化、系统化的品牌产品探索。只有明确评估当地文化旅游的特点,才能拥有更加精准、简洁的区域品牌。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需要在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其中,用精确、简洁的语言描述文化旅游产品的特点,是塑造文化旅游形象的重要要素。
下在“好科山东”、“好品山东”品牌的发展方向上,各地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扩大品牌效应,深化文化内涵,打造专属品牌形象、品牌产品和系统品牌服务?在“旅社山东”品牌的引领下,如何让各地多开花,打造区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引入“一城花开,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各地的探索和实践。
(大众日报特邀记者周学泽、策划楼河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