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极旅游是必须的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去南极旅游,这些问题要牢记
新华社记者刘世平
连日来,遥远的南极洲引起国人关注的: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选址并奠基;在南极拍摄的民族电影《南极之恋》上映。与此同时,包括长城站在内的南极地区正迎来旅游旺季。
去南极旅游或进行其他活动时,环保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国家海洋局9日发布《南极活动环境保护和管理规定》,要求南极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保护环境。和南极生态系统,尽量减少活动对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害。
未经特别授权,禁止从事六类活动
规定禁止南极活动人士进行以下活动:
——携带和处理放射性废物以及其他引入非南极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毒物质、有害物质或潜在污染物。
——收集并取出陨石、岩石、泥土和化石。
——狩猎或者获取南极哺乳动物、鸟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的全部或者部分样本,以及其他可能对南极动植物群造成有害干扰的活动。
——进入南极特别保护区或国家禁止的其他区域海洋管理局出于安全和环境原因。
——创造人造结构。
——其他可能损害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活动。
《条例》还强调,以从事南极洲科学研究为目的,或者为科学研究提供保障、向文化机构、教育机构提供标本、活体等的活动,《审批服务指南》北极考察活动”并向国家海洋局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后才能继续。
承担搜寻、救援、疏散费用以及通关费用。
规定强调,在南极活动的组织者和活动者必须承担安全、搜救和疏散费用。和救援费用,t医疗、后送及其他可能发生的相关事宜的一切费用。如果活动对南极生态环境或相关历史古迹造成污染损害,南极活动的组织者和活动者将承担清理污染和修复损害的所有费用。
在废物管理方面,规定强调,在南极开展活动时,废物必须分类管理,不得随意处置,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登记;废物必须由专门的废物管理员管理。离开南极洲时,废物应尽可能远离南极洲;如果无法撤离,则必须在焚烧炉中焚烧,焚烧后的固体残渣必须从南极洲撤离。
船只在南极航行必须遵守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以及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前往南极的航空器,包括无人机,必须遵守适用的规定,按照授权的地点和航线起飞、降落和航行,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南极动物造成任何伤害。植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不必要的干扰或破坏。在南极特别保护区内起降或者飞越南极特别保护区的,必须取得国家海洋局的特别许可。
参观南极科考站有规矩
南极长城站是最深受中国南极游客欢迎。近年来,南极每个长城站均接待了2000多名中国游客,这给夏季仅接待30人的长城站的工作、安全和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
规定强调,前往我国南极科考站进行南极活动的,必须事先获得国家海洋局的同意,以保证南极科考的正常秩序。
南极活动组织者必须在抵达南极科考站24小时至72小时内提前通知南极科考站。若南极科考站因特殊情况不方便接收若有意外,可与主办方协商调整参观时间或取消参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