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无为市,古称凉州、古臧、永州;河西走廊中心城市。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征战河西,击败匈奴后,被封为武威,以展示汉帝国的“武威军事威力”。

武威城南门


景点盘点

1白塔寺(景区4A)

白塔寺,藏语称谢尔智白代,是东方浣花寺。是凉州四大藏传佛教寺庙(白塔寺、莲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位于凉州市东南20公里处。位于10多公里外的武南市白塔村,地势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是扎木河下游的一片冲积绿洲位于黄阳河流域。兰新铁路和312国道横贯东西两侧。

白塔寺

白塔寺

白塔寺

白塔寺

天梯山石窟2个(4A景区)

天梯山石窟又名大佛寺,位于登山村中路乡,位于华夏王国北良市南50公里处,已有约1600年的历史。天梯山主峰雄伟,险峻险峻,高耸入云,山上有石阶,可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呈悬梯状,转弯故称天梯山。天梯。

天梯山洞

现在天梯山洞只有3层,大小洞窟17个。最大的洞穴高30米,宽19米,深6米。洞内有一尊释迦牟尼造像,高15米,宽10米。大佛左右两侧分别供奉着文殊、普贤、广目、多闻天王、迦叶、阿难六尊造像。雄伟壮观,形象各异。

洞内南北壁绘有大幅壁画。南壁为云纹青龙,中部为象梅花鹿,象背有闪亮卷轴,下部为老虎、树木花卉。北墙上部绘青龙,中部绘白马、墨虎,马背经书熠熠生辉,下部绘牡丹花卉。整幅壁画笔触清新,色彩鲜艳,气势磅礴,气势磅礴。现实的年龄。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最早石窟的代表。石窟建成后,世人效仿金塔寺、马蹄寺、文殊山、榆林石窟等。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洞景区内有天梯山庄和洞窟文物陈列馆。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公元412年至439年,北凉王句曲孟逊发掘。 1958年,为解决黄羊河流域土地灌溉问题,决定在天梯山溶洞附近修建黄羊河水库。除了大佛洞,位于地表数十米小洞内的数十尊造像和300多平方米壁画被运至甘肃省博物馆保存。

3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部,也是武威市博物馆所在地。这座文庙始建于明代。其规模宏大,历史地位较高。被誉为“龙游书院之冠”。现在您可以来这里祭拜圣人孔子,参观古老的历史建筑和庭院,参观博物馆收藏的众多文物。

4西夏博物馆

西夏博物馆位于城区东南角,武威文庙旁边。 ,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占地2900平方米,为两层仿古式建筑,主要陈列凉州出土的西夏珍贵文物。展品中,最有价值的是西夏碑。西夏碑,原名《凉州护国寺重修感通塔碑记》,是全国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碑,有许多西夏文和汉文对比文字。

西夏碑刻于西夏崇宗五年(1094年)。清嘉庆九年(1804年),中国著名学者、金石学家张恕与异人在武威大云寺发现了她。 1898年,法国学者德韦利亚确定碑正面为西夏文字。近代中国著名文字学家、金石专家罗福成陨落延期注册。

西夏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两面都有铭文。正面为西夏文,意为“感通塔铭文”,正文为西夏楷书28行,每行65字,背面为篆书,中文“护国重修感通塔铭文”凉州寺塔”,文字为楷书26行,每行70字。碑文大致讲述了护国寺塔的最初修建、外观和重建的故事。保存了许多史料和资料。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经济、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得到中外学者的认可,被誉为研究西夏的活字典。有很多图案、花朵、人物等。雕刻技艺精湛、精美,工艺水平很高。

5 武威沙漠公园

武威沙漠公园位于清远市,距武威市东部仅几步之遥,距离市区开车约25公里,是一个在沙漠基础上修建的公园。公园靠近沙漠,但看上去却像沙漠中的绿洲:有湖泊、草原景观,这里种植了很多植物。除了自然景观外,景区内还有亭台楼阁等园林式建筑,精致美丽。在这里,您不仅可以观赏外面的戈壁滩,还可以享受湖边花园的宁静。

6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该景区因冰沟河,一条由祁连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山脉。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部,祁连山东端,距武威市40公里,隶属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市管辖。景区总面积9310公顷,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在2050米至4874米之间,最高气温25℃左右,最低气温零下左右20℃,年平均气温5℃左右,空气丰富,负氧离子是城市的近千倍。目前,冰沟河生态文化旅游区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集自然风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

还有补充的地方,请在评论里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