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结束后旅游业复工现状(“解禁”后首个小长假,旅游业复工情况并不理想)
不再有因疫情造成的旅行码、健康码、核酸检测和目前的限制。 2023年的第一个长假,是第一个一切“恢复正常”的长假。 “旅游回归”、“人群再现”、“各地恢复正常”等报道接踵而至。 “阳康去三亚”引发的节日热将气氛推向最高点。
从国家大数据来看,市场出现一些复苏迹象: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将有全国国内旅游人数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关于游客数量从各种长假的旅游收入数据来看,“逐年增长”的概念其实“早已失传”。
除夕人流(来源:社图网)
但另一方面,在统计各省份的“成绩单”以及采访一些旅游从业者后,新旅界媒体发现,各地整体恢复情况并不理想。由于大量员工生病,许多酒店刚刚在除夕夜暂停营业;一些酒店和度假村也因预订受到影响而出现订单取消和推迟的情况。此外,除三亚等“非常热”的城市外,大理、丽江等一些传统旅游城市的复苏相对有限,仍有一段路要走。r 恢复往日的繁荣。
即使剧组没有因为解禁而“飞上天”,但复苏的信号确实存在。不少省市游客消费意愿明显增强,消费增速明显高于游客。各地除夕活动重回舞台,人们在热闹的“人间烟火”中再次开始倒计时,共同迎接新年。尽管旅游业在这些短暂和漫长的假期中忽热忽冷,但无疑正在逐渐恢复生机。
全省旅游成绩单:
超百亿无迹可寻,多省份未公开数据
今年小长假过后,多省市我各城市元旦放假旅游数据尚未公布,文旅市场汇总。从目前已披露数据的省市来看,没有一个省市收入超过100亿;江苏、湖南、四川、重庆等往年可能突破百亿大关的地区,今年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下降。
目前,旅游收入超过50亿的省份仅有湖北、河南、江苏3个;旅游人数超千万的两个省份是中部地区的两个主要经济省份湖北和河南。从增速看,披露全省数据的13个省市中,仅甘肃省、天津市、云南、河南两省客流量和消费增长较大,增速超过20%。 。其中,天津恢复最好:接待游客263.7万人次,同比增长37.40%;旅游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66.10%。
我们可以看到,总体来看,中部地区、华北、东北地区恢复情况较好。这可能是因为北方实际上已经成功“度过了高峰”,人口健康状况相对更适合旅行。江苏、湖南、青海、四川、重庆5省市旅客流量同比大幅下降。其中,江苏、四川、重庆多年来一直是旅游接待大省。我们可以看到即使不加控制,疫情仍对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市场造成严重打击。
但今年的“游记”是坏消息吗?很明显不是。
首先,跨省游无疑呈现升温趋势。携程报告显示,近60%的用户在元旦假期选择跨省出游,同一份出行报告显示,其酒店、用车等异地订单占比大幅提升。酒店订单中,异地订单占比由去年同期的51.3%增至67.6%。城际车订单占比也有所提升,从去年同期的10.8%增至今年的22.7%。据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19日起,价格2023年元旦出行机票均价逐日上涨,飞往三亚的机票均价已突破千元。
此外,正如全国汇总数据呈现的趋势一样,在这个元旦假期,不少地区都出现了旅游收入和游客消费增速远超增幅的局面。在游客数量上。北京是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监测景区游客人数为268.9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仅增长86.4%;但累计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48亿元,增长44.5%。 2019年同比,人均消费量可观。
北京首钢公园跳台滑雪平台(来源:Photo.com)
类似情况其他省市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黄山风景区所在的黄山市同比下降4.8%,但旅游收入同比增长5.51%。四川5A级景区假期接待游客量同比下降5.44%,但门票收入同比增长3.64%。
火爆全网的三亚:
只是恢复了往日,人少问题很难解决
虽然当地旅游业的具体数据尚未披露。尤其是海南和三亚,无疑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自从北方第一波感染高峰过去后,“羊康人群三亚”、“三亚18万晚酒店一房难求”等话题就一直在微博上热搜。
对于行为对于文化和旅游界来说,这并不是突然的、意外的复苏,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证据。 “往年,三亚正是度假旺季。”海棠湾某豪华酒店的工作人员艾瑞在与新旅街交流时说道。 “只是暑假期间三亚因为疫情封城了很长一段时间,然后天就黑了一段时间。而且大家刚刚康复,所以突然关注到了这个。其实每年都是这样”
根据数据。事实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的“爆发”实际上是“回到了去年的水平”——甚至没有回到疫情水平。海南机场集团数据显示,海口、三亚、琼海三个机场新年期间共完成航班2225架次,运送旅客32.46万人次,e 较2022年元旦假期增长2.13%;而往年一直被视为“狂欢符号”的外岛免税消费总额仅为4.22亿元人民币,购物游客4.3万人次,商品47.6万种。人均购买金额9816元,“逐渐恢复到去年元旦假期的水平”。
海棠湾海景(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就像每年的寒假一样,三亚也确实迎来了“熟悉又亲切”的旺季。入住率方面,新旅界从采访中获悉,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三亚亚特兰蒂斯等高端豪华酒店入住率超过90%,最高房高可实现满房入住;而在价格方面,根据2023年元旦假期总结报告携程方面,三亚酒店均价最高,达到1553元,涨价近30%;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等高端豪华酒店的价格也上涨了20%以上。 “但和往年差不多,海棠湾的房间非常贵,平均价格在4000多元,旺季时经常被订满。”艾里说。
虽然不需要做太多营销,自然就能吸引“南飞候鸟”的度假者,但海南的热门也引发了一个问题:劳动力短缺。 “现在酒店人很多,所以我们要增加很多员工。”艾瑞告诉新旅业,海南的情况比较奇特。冬季是生意旺季,尤其是新年期间。e,但很多外省的农民工都要回家过年,而海南居民大多不打工,所以每年都要提前计划招工。今年,已有不少员工感染新冠,这个问题变得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还好我们提前做好了安排,招募了足够的人手,现在招人肯定来不及了。”
Iry 面临用工荒的不仅仅是酒店。据时代财经报道,受疫情影响,三亚不少酒店员工纷纷辞职。再加上感染人数增加,酒店普遍人手严重不足。有些酒店只开放一半房间的房价,所以nt相应更高。酒店报价很高,每天300元。没有找到临时工。
长线旅游目的地:
已恢复,但未完全恢复
跨省游一旦开放,“经典”长线景区将先恢复了。黄山风景区“老兵中心”元旦假期接待游客21860人次,同比增长68.4%;门票收入288万元,同比增长63.5%;经典“特色城市”依靠戏剧节等精彩活动持续吸引游客,乌镇仅元旦当天游客人数就达到8000多人次,三天累计游客人数超过18000人次。“冰雪”假期共接待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176.48%。
乌镇(来源:乌镇景区公众号)
除了老牌景区,冰雪游览无疑成为热门选择。联席主席徐秉轩复星旅文文化集团总裁、Club Med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告诉新驴界,长白山、北大壶、亚布力等地的Club Med滑雪场入住率都比较高。 “今年冰雪季节开始得早,预售情况也不错。长线产品和高端产品占比增加。此外,今年滑雪场的客群明显年轻化、家长化程度更高。 -孩子。冰雪热潮更上一层楼。年轻人的圈子变宽了,尤其是奥运会之后冬季滑雪运动员谷爱凌、苏一鸣等人已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偶像,他们对年轻滑雪运动员的影响力将在本雪季显着体现。受疫情大规模蔓延影响。 “我们的提前预订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但圣诞节和新年期间,我们的一些主要客源地受到了疫情影响,部分城市的出行和交通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近期疫情爆发,导致不少顾客选择暂时取消圣诞、新年出行计划,虽然北方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回暖,但东部和华南地区的消费者可能无法出行,因为恢复。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国家站仍然达到了2019年预订量超过70%的水平。”
其他度假目的地似乎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11.1万人次,同比增长258.06%同比增长 旅游收入2486万元,同比增长228.27% 万达长白山站接待游客1.29万人次,同比增长25% 明月山温汤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客房近一周温泉酒店客房预订持续增加,传统旅游客源市场江西南昌、湖南长株潭、湖北武汉等地客流量激增。
明月山温泉游人如织(来源:明月山旅游)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p有“随波逐流”的快乐。而就购买力而言,游客似乎是“旱死了,淹死了”——有人愿意花重金入住售价18万元一晚的民宿酒店,有的甚至租住标价酒店每晚18万元。日均价格不到500元。 B&B 还需要仔细预算。
“我们的入住率只有65%左右,只能说是‘久旱逢小雨’”,大理湖寺年月海景假日酒店老板老严感慨地说。对于新旅界来说,“真奇怪,为什么三亚的新闻都是人潮涌动,酒店价格全涨,而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滇西线的反响却很差。”
大理民宿(来源: :Photo.com)
他最大的感受是,虽然业界都提到m类oyenne越来越舍得花钱,这些以大理、丽江为灵魂的“文艺青年中产”整体消费能力在下降。“我们民宿疫情前降价40%,即使现在春节房间已预订,房间里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们不敢提高价格,只能保持价格平价,希望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 ”
老严还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购买力中低的中产群体开始更热衷于长期入住和租房,而不是寄宿家庭。越来越多的人来大理租房比往年一两个月,大多数人有时间,也想住得更久,但资金有限,想要所以绕开酒店、民宿,直接租房子,一个人管理、经营、居住。 “过去两个月里,我至少接到了十几个电话,询问房子是否可以整体出租。 ”
您如何看待未来?
虽然这次的新年出行报告相对来说并不意外,但总体来说也在行业的预期之中。即使没有健康码,核酸和路线图,疫情本身仍然是人们出行的最大障碍,很多文化旅行者已经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心理准备。
专家已经多次说过这样的“预警”魏晓安在2022年底表示:“没有后疫情时代,只有正常疫情时代。这是判断2023年走势的根本方向。”他指出这可能旅游业一季度难以满负荷复工复产,真正的复苏至少要等到6月份。
他将2023年分为三个阶段:< /p>
第一阶段:1月-3月
第一季度为第一阶段,由于年末和春节期间出现大规模人口流动,将会有第二阶段一波感染,还有几波大规模感染。感染可能要到3月底才会结束;
第二阶段:4月-6月
中期为第二阶段,人们出行信心初步恢复,但整体出行仍占主导地位按城市。大型休闲度假、乡村微度假,以及露营、民宿、度假村等管控期间的“机会”行业主要产业不景气,旅游市场只能算是“松了口气”;
第三阶段:6月以后
第三阶段是6月以后,此时人们对旅游的信心增强。出行基本恢复,他们不会再因为疫情而恐慌。只有这样,旅行社、旅游景点等传统旅游业务才会复苏。
中国社交媒体高顺利,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旅游》杂志原社长、主编中国旅游报也撰文称,旅游业的复苏在2023年将难以完全实现。即使接待和旅游收入逐步恢复,投资、旅游、就业、经营业绩等状况也将面临较大挑战。恢复发展质量等仍需时日。诸如此类的因素各地经济的复苏和活跃度,以及城镇地区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复苏和增长,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旅游业的复苏。 .
但无论如何,黎明总是令人安心的。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所言,对旅游业的预测已经可以从谨慎乐观调整为乐观。半暖“调整期”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但旅游业无疑在疫情常态化的过程中朝着正确的轨道大踏步前进。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