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航: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 第一阶段(1949-1978)初始阶段。其特点是:①接待项目仅限于外国友好团队及其成员、侨胞、港澳同胞,其他各类游客受到限制,接待游客规模很小;目标不是操作,而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 ③旅游主管部门与旅游接待单位一体化;第二阶段(1979-1990年)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第一阶段。其特点:高投入、高速度、低质量、低利润;工业化第三阶段(1991年至今)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新阶段u 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其特点:从速度型逐步走向效益型。

2、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以“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两家旅行社的创建为标志。 2、新中国现代旅游业的扩张,以“国家旅游局”的成立、中国旅游客源市场的转移和游客构成的变化为标志。 (二)改革振兴阶段(1978-1989年) 1978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应有的重视。在一系列适宜的旅游政策和持续改革的引导下,我国旅游业突破了传统的旅游模式。长期以来以接待外商为主的模式和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企业的性质得到了肯定。一个格局逐渐形成。 (三)总体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居世界第四位和第五位,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业已进入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三大市场联动发展的历史阶段。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2751家,旅行社17957家,设有旅游系(专业)的旅游院校762所,中等职业学校941所,在校生73.49万人。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超过271万人。

3. 通过新中国成立后,旅游业经历了哪些阶段?这是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称中国旅行社)的总社和华侨服务机构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分、分公司。 1957年 中国旅游局成立(1964年) 1978年改制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旅游总局”,并在各省、直辖市设立旅游办事处中央政府; 1982年改制为“国家行政管理局”。 (2)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全面振兴时期:入境旅游接待阶段为主要阶段,入境旅游接待阶段实行不提倡、不提倡、不反对国内旅游。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三大市场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装备:1977年55,856人; 2003年入境旅游人数为9166.21万人次。2004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08亿人次,有望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四位。 2005年,他排名第四。旅游外汇收入可达255亿美元,有望超过德国、英国,位居世界第五。出境旅游:1983年至1984年、1990年出国旅游探亲。自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公民可以自费出国旅游,但目的地主要限于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地区。东方。 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总数达到90个,其中63个已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