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伟峰

国庆、中秋节期间,我想很多人都想出去走走。安徽巢湖三瓜乡郁金香高地,百万朵向日葵盛开,“笑脸”向着太阳绽放;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8万余件珍贵历史文物和古代艺术杰作令人赏心悦目;在宁社自治县高山音乐会现场,音乐爱好者、登山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为的就是“音乐”。到处都是旅行的“打卡圣地”。然而,当我们在双节期间领略山水之美、感受人文之美时,请记住,还有文明之美必须亲身体验。

他总有多彩的方式开启美好的生活。进入新时代,物质文明的丰富带动了精神文明追求的提高。 “诗与远方”的燃烧效应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这意味着老百姓的精神享受发生了升级和转变。尤其是今年“黄金周”“喜相逢”双节期间,假期重叠形成8天长假,多地还引发了一波景区降价潮。在一波又一波利好消息的提振下,国内旅游的景气已然可想而知。

旅游业也是反映整体人口素质的一面镜子。随着双节的临近,文明考试的问题也被摆上桌面。目前,他出行中的不文明现象依然时不时闪现在公众视野中:有的汽车始终没有学会礼让行人,旅游景点的角落里仍能看到皮皮瓜壳,还有“来一趟”的艺术刻字表演。年复一年……不文明的外出活动都以“拖延和无赖”的形式出现,虽然属于少数,但确实令人心碎。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文明出行的呼声已成为广大民众的共识。经过多年努力,“文明”二字已成为旅游市场关注的焦点: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旅游等,都使旅游业整体文明程度大大提高。然而,除了硬件改进、缺点和弱点等诸多“必答卷”外,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一道“国考题”,那就是文明出行,旅客自己要行动起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项测试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旅行过程中的幸福感和收获感。

无论是旅游法的制定,还是《不文明旅游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都致力于打造旅游的“四梁八柱”。旅游文明。旅游文明“有法可依”,内化于心、外化于实践的脉络将变得清晰。空气。这种法治氛围也将激励更多人将“文明”追求到底。

一次文明踏青,会给人“种桃李、春风得意”的幸福感和收获感,但原则是你、我、他都参与。想象一下,不用发推文,不用罚款,你能在旅行时做自己的文明工作吗?文明旅游是展示个人素质的舞台。今年双节之旅你能获得多少文明积分?测试仍在进行中,我们拭目以待。 (谢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