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稳步复苏(国内旅游市场恢复)
全体记者:刘明涛 全体记者:叶锋
日前,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旅游市场表现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23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45.5亿人次左右,同比增长73%,较2019年下降至76%;国内旅游收入约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89%,2019年即将恢复至71%。
民生证券分析指出,随着规范化的推进居民表示,“乙级管理”防控措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出行担忧逐渐减少,旅游业开始进入是一个整体恢复阶段,重点是进一步发展:
1.春夏季将至,以往受疫情抑制的居民出游、暑假需求有望得到释放,旅游业加速复苏;
2021年2月2019年“双减”政策实施,中小学生周末、寒暑假有更多空闲时间,2023年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亲子游市场表现游学预计将跨越疫情前同期;
3、2020年以来疫情的扰动导致居民出行半径缩小,本地旅游及边远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本地旅游细分市场这。创新性强、多元化广的景区,“名山大川”等景区不再成为消费者的唯一选择,旅游景点行业竞争模式逐步优化。
4. 2月6日起,恢复境外团体旅游试点。近期各航空公司进出港航班数量快速增加。完全恢复需要时间。
还值得注意的是,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开展智慧旅游沉浸式新型体验空间推荐、遴选、培育试点工作。新型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空间是指依托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利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打造工业遗产、博物馆等相关场所或空间。它是旅游融合、虚实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产品和新的消费场景,让游客相互参与、深度互动。
点评: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国家开放,旅游行业直接受益于旅游意愿持续回升,需求应迎来解放。
这里综合多家产权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列出四家公司,仅供大家参考。
1.西部地区旅游
西部地区旅游西部地区是新疆从事资源开发、产品和服务提供的龙头企业。公司主要景区有天山天池风景区和五彩湾温泉风景区。提供的旅游产品包括旅游交通、观光游船、缆车游览、演艺表演等综合旅游服务。上市后,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充分发挥天池景区的带动效应,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吸收整合高效资源。
2.九华旅游
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景区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十新措施”出台后,九华山举办“十项新举措”元旦三天假期共接待游客4.87万人次,同比增长97%,较2019年的4.3万人次增长13%,实现新年旅游“开门红”。一周,九华山共接待游客31.45万人次,比2022年的11.28万人次增长179%,比2019年的37.5万人次增长84%,复苏趋势明显。
3.黄山旅游战略上,公司通过“山水村洞”多业态产品组合战略培育产业护城河,利用超级“黄山”。旅游IP打造价值差距 黄山可持续活力发展区位方面,公司旅游目的地体系位于长三角腹地,新航航线高铁“长京黄”、“赤黄”预计将进一步利好客流增长。在底层优化方面,公司顺应行业趋势,依托底层数字智能的发展,赋能平台管理智能化、产品服务创新和产品营销新媒体。
4.宋城演艺目前已公布的主要资产项目中,杭州、三亚、丽江项目相对成熟。剧院增设后,接待能力和场馆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桂林、张家界、九寨、西安、上海项目仍处于提升阶段;西塘、佛山项目均处于建设阶段。据测算,如果公司公布的大资产项目均已达到成熟阶段,可与贡献营收约51.24亿元,净利润约27.16亿元。结合未来公司轻资产项目的逐步爬坡,公司整体增长空间较大。
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