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参观,处处有舞台。扑面而来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为文化和旅游市场全面复苏、重振活力提供了绝佳机遇。

4月13日晚,游客在云南省景洪市澜沧江畔放飞孔明灯,祈福许愿。新华社记者蒋文耀摄

记者通过多地调研了解到,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各地优化政策、改善服务,加强文化与旅游融合。世界各地的游客“敞开大门出游”,交通、住宿甚至单身都难。商业实体通常已满的信心。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

“开门”之旅:说走就走

从黄海之滨的青岛到两江交汇的重庆,从西安大唐不夜城到湖南的美丽的张家界,从西双版纳到泼水节再到厦门鼓浪屿……这里有精彩的山水、民俗、人文、文化项目,表演艺术随处可见。主要景区客流的密集,说明文旅消费的复苏。

4月15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镇泼水广场,人们泼水。新华社记者单雨琪摄

春节期间,电视剧《到一个有风的地方》热播带动了大理旅游业,成为“影视文旅”的典范。一时间,游客们在房间里沿着同一条游览路线,一一打卡,感受着大理治愈的风景和慢节奏的生活。 “以前很热闹,没想到现在人还很多。”四川成都的王芳女士说。

在各方努力下,今年云南旅游业强劲复苏,实现“开门红”。统计显示,1-3月,云南省共接待游客2.8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74.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70%以上。

温泉季期间,山东青岛的海洋旅游线路非常繁忙。对游客非常有吸引力。

“我带着孩子来青岛体验了海路,这条线路很受欢迎,等了两趟船才上船。”东营游客梁晓说。

自今年1月22日正式开通试运营以来,青岛奥帆中心往返海底世界航线迅速成为青岛海洋旅游的“明星”航线。游客在5000人左右,尤其是3月以来,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排队乘船已成为“家常便饭”。截至目前,该航线已售票超过11.5万张。

崂山风景区结合“提质”、“文化赋能”等举措,今年一季度景区接待游客量再创历史新高,共接待游客76.4万人次,同比增长199.1%,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127.4%。

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猫眼河四大景区一季度共接待游客224.79万人次,同比增长418.34%。

在重庆,今年1月,重庆市监测的120个景区接待游客超过920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45.3%,恢复到94.6% 2019年同期。今年1-2月,重庆接待过夜游客1517.82万人次,同比增长77.9%。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期间国内旅游人数3.08亿人次。今年春节这些同比增长23.1%。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较2019年同期下降73.1%。

4月23日,游客在梦幻岛观赏紫藤盛开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结镇。新华社发(徐​​从军 摄)

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张润刚表示,2023年以来,旅游业的复苏速度非常快。旅游景点、旅游酒店的客流量甚至超过了2019年的水平。旅游业的快速复苏,对拉动各地经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热门”住宿:难找a.

当前,世界各地游客纷纷“敞开​​大门”出行,带来了交通、住宿等方面的持续火爆。一些高铁行程和酒店同时“一房难求”。

“今年以来,航班数量、旅客数量均大幅增长。”东航山东分公司地面服务部副总经理王丽娟说。

记者从东航山东分公司获悉,截至4月14日,东航今年共保障青岛进出港航班9994架次,进出港旅客115.8万人次,与2022年相比分别增长78.4%和116.62%。

王丽娟表示,为了更好保障旅客出行,东航山东分公司进一步加大运力投入,开通“联合值机、行李直接托运”活动。 ” 为东航国内航班,让广大旅客能够畅游青岛。中转方便快捷。

据东航山东分公司介绍,4月中旬客票数量5月1日期间青岛采购量超过2022年同期,增长45%,其中重庆、武汉、广州、南昌等航班预订量超过2022年同期,

随着密蒙高铁、大瑞起铁路大宝段的建成通车,以及成昆新铁路的开通,日益密集的路网也让云南旅游更加便捷。

截至今年4月13日,中铁昆密NG办公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旅客2560万人次,同比增加1321万人次,增长160%。省际间,昆明至成都、重庆、南宁客流量较大,昆明至云南大理、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客流量明显增加。 1月27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7.4万人次,创通车以来最好成绩。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7.5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6%。其中,3月份,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858万人次,同比增长171%,以返程为主。与2019年同期水平持平。

旅游的普及也带动了酒店业的复苏。一些热门旅游目的地酒店住宿开局良好。

“这两天客人太多了,实在是太忙了。”在青岛崂山风景区,崂山九水河源艺术设计酒店经理张斌忙得不可开交。最近。记者第一次联系他时,他正忙着带客人游览崂山。

对于张斌来说,酒店业正在逐步复苏。今年3月,他所在的酒店营业额达到近20万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这种复苏的趋势让他的信心倍增。

“现在酒店每周末都爆满,用‘床位难求’来形容也不为过。”张斌说。

住宿业开局良好,呈现复苏迹象。重庆南岸区住宿业以会展、旅游为主,随着防疫调整

记者从重庆南岸区了解到,累计一季度全区住宿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随着双商品博览会、茶叶展等重要展会的开展,国内外旅游的恢复。出国旅游将推动住宿业更上一层楼。

在游客寄宿家庭中国家一级“远方的家”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尹家溪镇。游客体验土家民俗文化、品尝传统土家美食、参与山水农耕……张家界远方家休闲别墅有限公司董事长曲双全介绍,“地方家家”是一座集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休闲别墅。 、暑假、休假、养生。今年一季度累计营收超过118万元,同比增长30.89%。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措施,相关部门也不断通过打折促销等方式刺激消费。作为‘旅游相关业务’的主力板块,我们受益于很多。”曲爽说道。什么时候。

“实用”生意:受青睐

在调查中,记者感受到,随着各地文旅市场客流量的增加,多数经营主体表示,他们“太忙了”。大家普遍表示对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充满信心。

“生意好的时候,一晚上卖200多杯,泡柠檬茶手都疼。”澳门钟家明笑称,他确实感受到了“痛并快乐着”。来重庆创业后。

在重庆南岸区长江之滨的“好好吃×小熊·芭莎”里,钟家明和女友在香港、澳门经营着一家小吃摊。工作日下午6点,他会准时将车停在路边,然后将车顶撑在车顶,拿出茶桶、新鲜柠檬等工具和材料,将自己的车舱布置得井井有条。

“这辆微面(包车)是摆摊的‘神器’,我们特地装饰了一下车子的外观,希望能够吸引顾客。”非常满意。

“主干市场”是这个夜市的特色之一。 “好好吃×小熊芭莎”的经理熊英东说,“一打开保险箱就开始营业。来去方便、高效。

据统计,去年12月以来,“有活狮×小熊集市”已重新恢复约130个摊位的货量,年中日客流量可达1万人次以上。一周约有 30,000 人,周末约有 30,000 人。

夜幕降临,星光夜市高庄溪双井景区内灯火通明,游人如织。

泼水节之际,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迎来旅游旺季。身着漂亮傣族服饰的游客穿梭于景区不同地点,等待摄影师捕捉精彩瞬间。晚上10点多,特色小吃摊前仍有不少人排队。

傣族姑娘玉娇刚刚做了一只春鸡爪,准备为下一位客人准备美味的柠檬米粉。 “这几天生意和春节一样好,我一个人做不了,就打电话给家人来帮忙。”她说。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她还订购了更多的食材。

根据据统计,2023年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共接待游客20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0.35%;全年旅游总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长291.13%。

西双版纳是全国最早发展旅游业的民族地区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当地富民、带来幸福的产业。如今,西双版纳凭借气候、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以及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夜晚灯火通明,西安大雁塔脚下,大唐不夜城街区,盒子塞舞台上《唐朝克里特》中,两位演员“房玄龄”、“杜如晦”与游客聊天,问得很快,回答得也很快。在场的游客纷纷上台互动,或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些问题和幽默的回答。

大唐不夜城工作人员龚菲菲表示,从春节期间的“诗意长安”到如今的“盛唐秘盒”,大唐不夜城不断推出新的文化项目和旅游项目融合产品,受到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前来观看《盛唐秘盒》演出的游客持续攀升,今年以来,大唐不夜城游客量已超过2000万。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超过我国新注册旅游相关企业14.1万家,较2022年同期增长11.5%。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企业对经营情况分别持乐观态度的为68.8%和67.5%一季度旅游业务行业发展情况及对业务经营情况持乐观态度的企业比例。而下一季度和全年行业发展增速分别为77.9%、82.1%。 (记者王凯、严勇、张戈、刘恩利、蔡欣怡)

报道编辑:秦红、顾万全、张武,文字编辑: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