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开放高位、稳步增长(综合旅游市场)
今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产业复苏势头强劲,市场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总人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较2019年同期恢复至119.09%。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可比增长128、9个百分点,口径较2019年同期恢复至100.66%。
“5月春节以来,假日旅游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加速复苏,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均超过2019年同期。标志着市场复苏的开始。 “高质量发展的拐点。”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节日期间,全国1.28万个A级旅游景区将正常开放,占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86%旅游景区,大部分地区旅游景区有望全面开放。
“五一”旅游市场回暖是需求密集释放的结果,经济整体向好、收入状况改善进一步推动提振了消费信心,帮助人们将出行热情转化为“尽快出发”的行动,他们是这么说的。”
“市场加速复苏也是各地出台切实举措的结果发展产业。戴斌表示,各地把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主战场,丰富产品、完善服务、吸引客流。结合“中国旅游日5.19”月主题活动,各地各地推出一系列文旅惠民活动,设立景区优惠门票,发放文化消费券和旅游券。同时,各地积极打造东道主共享美好生活新空间山东淄博推出烧烤小火车、免费停车等措施迎接游客;北京八达岭长城风景区采取了以下措施:提前开园,定期夜间开放长城,以满足客流高峰;管理和优化游客的旅游体验……
“这个假期,游客走得更远,停留的时间更长。”戴斌说。据统计,假期期间,游客平均出行半径180.82公里,同比增长81.59%;跨省游客占比达到24.5%,同比提高15.5个百分点。去年:9.73个百分点。假期期间,不过夜游客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而停留2天以上游客占比则上升9.55个百分点。 “这些假期的消费特点首先体现在消费旺盛从长期旅行需求中解放出来。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韩鹏表示,长线旅游将成为国家复苏和繁荣的动力。 “吃、住、行、购、娱”全产业链。许多行业都将从中受益。
热门城市和小众目的地都标志着这个假期客流高峰的开始。飞猪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杭州、成都、广州、西安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在众多特色线下演出、节庆活动和本土体验的带动下,连云港、徐州、泰安、上饶、嘉兴等成为最热门的新兴目的地。同程旅游网数据显示,假期“小众”旅游火爆“五一”月环比增长172%,酒店预订火爆度增长最快的是近期火爆的山东淄博。此外,延边、秦皇岛等城市酒店预订热度也增长10倍以上,国内三线及以下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150% 。
同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明阳表示,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大量小城镇对五一假期旅游消费市场贡献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吴若山认为,随着中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模式越来越丰富年轻游客出游趋势多元化,一批新兴旅游目的地迎来窗口期。
“旅行+X”能够激发兴趣或个人体验,受到年轻消费者的欢迎。飞猪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包含演出、电竞、餐饮等体验元素的“酒店+X”套餐产品受到青睐,预订量逐年增长两倍以上。超过一年;包括体验项目在内的“景点+X”产品预订量较上年增长10倍以上。
戴斌认为,“五一”旅游市场的表现将进一步稳定出行预期,提振消费者信心。预计今年旅游市场将继续改善呈现出从一个季节到另一个季节加速复苏的趋势。季节。他表示,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注重两点:一是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治理;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加强市场治理。二是推动产业转型,转变发展方式。 (记者张雪)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